绿色电力交易开启,百亿规模利好新能源运营商

国内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有利于拓宽终端电力用户减排路径,建立长效清洁能源激励机制,加快风电、光伏投资建设,并保障新能源运营商电力消纳和收益提升。

一、新能源发电消纳为重中之重,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形成

当前风光新项目主要有两条并网路径:1)保障性并网,基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2)市场化并网,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绿电交易方案的引入,我们认为将进一步丰富市场化消纳手段,因:1)方案初期以平价风光发电项目为优先的售电方;2)方案研究建立在建项目参与机制,鼓励签订5-10年购电长协;3)绿电交易优先于计划发电和市场电交易。机构认为此举将有助于缓解庞大的装机规模与弃风/弃光限电率上升的矛盾,新能源龙头企业有望显著受益。

二、新能源电价初步具备弹性,附加收益归属明确

当前新建风光平价项目上网电价按“指导价+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且竞争性配置价格不超过当地指导价,而保障收购小时数以外电量,则直接参与市场电交易。除青海以外,其他省份指导价均低于燃煤基准价,价差在0~0.017元/KWh之间。由此导致风光发电量在本质上与其他电源发电量没有区别,且价格弹性较弱。此次交易方案以双边协商、集中撮合、挂牌、集中竞价等方式形成绿电交易电价,机构认为将进一步体现绿电低碳属性,市场化定价方式有望充分释放绿电价格弹性。而交易价格超出原有上网电价对应的附加收益,明确归属于发电企业或者对冲可再生能源补贴。

三、碳电联动+证电合一,激发用户侧参与积极性

当前碳交易市场、绿证市场为完全独立运行,面临碳额配置与国外碳税压力的企业,主要通过购买碳配额或绿证等方式实现减碳需求。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衔接后,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直接购买绿电的途径,避免减排的重复支出,同时碳价或将成为绿电溢价的重要参考标准;“证电合一”交易模式简化有需求的企业获得绿证的手段。此次方案提出绿电交易与其他政策与市场机制衔接的原则,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侧、尤其是有减排需求的电力用户直接购买绿电的积极性。

综上,未来绿电的主要增量来自平价新能源上网,绿电溢价+市场空间扩容,双因素驱动新能源运营商成长,受益标的: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福能股份、三峡能源

搜集整理资料及创作不易,求转发,求点赞,觉得好请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新能源   电力   发电量   溢价   电价   竞争性   利好   平价   运营商   弹性   收益   风光   规模   方式   方案   用户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