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知名策展人谢定伟:财富与艺术不能划等号

对话知名策展人谢定伟:财富与艺术不能划等号

谢定伟

天协文化创始人

策划主办了2014年莫奈特展等标杆画展

—————————————————————


“只见人头,不见印象”,从人们戏谑化的感受中,不难窥探这场“莫奈与印象派大师”展览的火爆。从莫奈到马奈,从雷诺阿到毕沙罗,从莫里索到德加,60余件世界级大师的原作,借着一场展览完整地在“家门口”呈现,也给了国人难得的慢慢欣赏的机会。

这场霸占近期必看榜单榜首的展会,策展人是谢定伟,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与陈佩秋的儿子。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拥有了比“书画大师之子”更著名的头衔——天协文化创始人、主办了2014年莫奈特展等中国展览领域标杆的顶级策展人。

这也是他一直致力于做到的:靠自己努力做点事情,而不是单单依靠父母。

他在做的这件事,是把世界顶级艺术家的杰作带到中国,让国人可以沉下心来,在家门口慢慢欣赏经典艺术。并且,这是一件与创造物质财富无关的事,用他的话来说,“如果为了发财,我不会来做这件事,因为展览不是致富的行当,有很大的亏损风险。”

这是一项需要以极大的情怀持续投入的事业,甚至要承担亏损的风险,但他一直坚持在做。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回报,也不知道谁能给我回报。但是观众喜欢这个展览,他们对艺术感兴趣,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回报。”他说得很坦然,这也与他对于艺术品收藏的初衷高度一致——首先要有热爱,然后去钻研了解,才能有趣味。至于物质上的增值或回报则是附加的,不是初衷,“本末不能倒置了”。

出身于书画世家的他,因为从小的耳濡目染,因而对艺术生出了自然的亲切感和敏感力。

在美国生活了25年的他,决定回到上海,除了上述初衷,也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失去中华文化的根基。

注重文化和艺术素养的同时,他也清楚,只有一个人的人品受到尊重,他的作品才可以被人真正喜欢。而为人处事之道也是他从身为书画大师的父辈那里收获的最大财富。

视频加载中...


1.


汪晓波:

莫奈作品的展出,现在有了一种网红打卡的感觉。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谢定伟:莫奈在国人中是比较受欢迎的,国内的观众听到莫奈的名字都知道。如果换个名头,艺术成就不一定低于莫奈,但别人可能不知道。所以这个展览做得热闹,我们是在名头上沾了些光。

如果没有关注度,这个展览策划得再好也没有用。但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慢慢对艺术产生兴趣——不仅仅是凑热闹、不仅仅是对莫奈感兴趣,对其他印象派名家也感兴趣。

所以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莫奈与印象派大师”,不只针对莫奈一个人。2014年,我们办了一个莫奈展,基本都是莫奈个人的作品,只有少数是他收藏的其他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这一次,我的想法是做一个续展,在莫奈个人展览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把整个印象派介绍给大众。通过莫奈作品的引导,带动观众来了解和欣赏其他的印象派大师。

同时,观众也可以看到印象派这些画家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任何一个艺术流派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一定是有承前,导致整个印象派的萌芽和发展,接着再启后,启迪后面的一些现代艺术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把印象派看做一个承前启后的“分水岭”。

在了解印象派的基础上,观众可以走得更远,往上他们可以追溯到古典和学院派这些艺术流派,往下可以看到现代绘画就是从印象派开始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览的真实目的。


汪晓波:

从目前的观众结构来看,您觉得这个群体大体是一个怎样的画像?

谢定伟:我们办每个展览都会对观众做问卷调查,慢慢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数据。这个群体大概是三个“70%”,70%的观众是女性观众,70%的观众是18~35岁年龄段的,70%的观众是学生和白领。当然,这三个“70%”是有互相重合的。

我们最主要的观众是女性,这跟西方是一样的。在西方也是女性的观众为主,女性对色彩和艺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中国的观众跟西方的观众有一点不同,就是西方的博物馆里,观众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甚至更年老的人群,这些人在小时候就受到了积淀数百年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年轻时,由于需要去工作赚钱,没有太多时间来看展,等到他们有钱了、有闲了,就会来看展,这是西方的常态。

而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很多人小时候可能没接受过艺术教育,现在世界打开了,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渠道慢慢了解到西方艺术,于是就有需求来观看艺术展览。我相信再过几十年,等到他们年纪大了,他们也会继续来看展。

你去看西方的那些博物馆,会有很多的老师带着小朋友来看展的,现在我们国内这种情况也多了。将来等到这些小朋友成为中老年人时,他们也会来看展。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慢慢会有更多的中老年人来看展,而不仅仅是年轻人来看展。


汪晓波:

这些年您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画展,从商业的维度来说吃力吗?

谢定伟:没有人不想赚钱,但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办展览这个途径,其实并不是一个发财致富的途径。我做这件事没有期望能发财,能够不亏损,能够继续办展就谢天谢地了。

做展览跟做普通的生意不一样,做一单生意要能盈利你才会去做,不盈利不做。而我们做展览,其实并不知道下一个展览观众会来多少,观众会不会喜欢,可能做了十个展览,只有两个能盈利。现实地说,十个展览加在一起,收支能不能打平,是个很大的问号。

说实话,我们无法做到每个展览都能收支平衡,有些展览仍然有亏损。莫奈展火了,大家都来祝贺。但亏损的时候,没有人在乎你。所以做展览是非常艰难的事,特别是引进高成本的国际展览,本质上不是一个容易产生利润的行业。


汪晓波:

这么多年您一直坚持的原动力在哪里?

谢定伟:我就是情怀,完全是因为情怀。如果为了发财,我绝对不来做这件事情。

我在国外生活了25年,看到国外有那么好的艺术品,而我们国内的人却没机会看到。虽然现在国际旅游开放了,但人们出去看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去细细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所以我就想在国内办展,让国人可以沉下心来,在家门口慢慢地看。

从商业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你如果老是在亏损,为什么还要继续办展?

但我还是在坚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回报,也不知道谁能给我回报。但是观众喜欢这个展览,他们对艺术感兴趣,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回报。


对话知名策展人谢定伟:财富与艺术不能划等号



2.


汪晓波:

除了策展之外,您还做一些收藏,出资拍父母的画作。

谢定伟:我父母亲的作品留给家属的非常少。例如我父亲的作品,可能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送人的。因为从前艺术品不能买卖,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才能作为商品交易。所以我们子女并没有许多父母的作品。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家要出口艺术品换取外汇,所以我父母亲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文物商店出口了,当时的收购价格不高,现在的市场价就不一样了。

这导致了父母留给我们子女的作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和有的艺术家身后留下大量作品给后人不一样,我们实际上没有太多父母亲的作品,所以有时候我看到外面有好的也会去买,但也只能量力而行。


汪晓波:

父母没有给你们留太多画,有遗憾吗?

谢定伟: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经历,没有遗憾,社会就是如此。父母留给了我们很多精神财富,比起其他人,我们已经很幸运了,应该知足。我希望能靠自己做点事情,而不是完全依靠父母。


汪晓波:

现在一些企业家也会把书画收藏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您有什么建议或告诫?

谢定伟:从前的那些大收藏家、大收藏家族都消失了。现代社会正在形成新的收藏家和收藏家族,那么从一开始肯定有个交学费的过程,这也很正常。有些人积累了财富之后来做收藏,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只是,艺术品收藏跟做商业投资,比如买股票,是两码事,它们没有必然的关系,作为收藏者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如果你把收藏看成是一个财富,那就跟做房地产投资和买股票没有区别。或者你有收藏爱好,但希望明后天价格能涨五倍、十倍,如果怀着这种心理来做收藏,就不是真正的收藏,就容易忽略提高收藏品位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热爱是第一位的,然后要去钻研,去了解艺术品,增长专业知识,这样才有收藏的趣味。如果几十年后,它能够带给你增值,这是一个附加的东西,而不是你收藏的初衷或者原始目的,本末不能倒置了。


对话知名策展人谢定伟:财富与艺术不能划等号



3.


汪晓波:

您父母都是名画家。作为艺术家的子女,您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最大财富是什么?

谢定伟:最大收获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素养,父母带给我们的熏陶,这是精神上的财富。除此之外,最根本的是父母教给我的为人处事之道,包括诚实、诚信以及做事踏实。

他们不仅仅是德高望重的画家,在为人方面,他们也是受人尊重的。我觉得,一个画家除了作品好,人品也应该高尚。一个人虽然作品很好,但做人不好,那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

我们也从小这样教育子女,不鼓励他们追求物质,不追求昂贵的奢侈品,只希望他们做人做事踏踏实实。


汪晓波:

艺术作品具有有形的物质财富部分,同时也有无形的精神财富部分。那么财富这两个字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谢定伟:财富跟艺术不能划等号。你可以说艺术品就是财富,具有市场价值,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财富,或者不是绝对的财富。

反过来看财富,财富也不等于艺术。很多有财富的人,并不一定懂艺术。在财富之上,还需要有艺术的修养。当然,拥有财富可以购买艺术品,拥有大量的财富可以购买顶级艺术品。如果能善用财富,你可以在艺术领域走得很远。

很多大收藏家,他们拥有财富的同时,艺术素养也非常高。通过自己的收藏,他们创造了一些可供人们借鉴的收藏方式,甚至把一些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进一步发掘出来,提高了它们的市场价值。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艺术品看成财富,今天买了艺术品,希望明天就能涨价翻倍,这样做的结果是财富没有用好,艺术素养也没法提高。

对话知名策展人谢定伟:财富与艺术不能划等号




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

(Fargo Family Office)

华港财富集团旗下独立品牌,为中国超高净值客户(UHNW)及其家族提供专业,全面的离岸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户口管理、投资建议、税务规划、资产继承等。华港团队通过深入了解每位客户对家族、企业和财富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


- The End -

撰文 汪晓波 大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财富   艺术   印象派   收藏家   素养   初衷   艺术品   中国   书画   观众   知名   父母   大师   家族   收藏   作品   科技   谢定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