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供存猫腻”, 线上线下差别对待,是真欺瞒还是假实惠?

电商逐步的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所熟知,其销售的产品即使是同款产品,也远远低于实体店的价格,然而消费者在收到产品仔细对比后,发现所谓的“电商专供”与实体店的产品存在差别,然而这些商品都是厂家制作并分假货,但是却存在着“低价劣质”的问题,因为商家给其冠名“电商专供”仅在电商平台销售,消费者很难与实体店价格进行对比,以至于被电商玩弄于鼓掌之间。

“电商专供存猫腻”, 线上线下差别对待,是真欺瞒还是假实惠?

北京市民郭女士向消协反映称,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某品牌的羊绒保暖衣,促销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折。结果买到手后发现,实体店内的含绒量显示是70%,这款促销产品含绒量只有30%。当她与店主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这是“电商专供”款,所以才会打三折。

“电商专供存猫腻”, 线上线下差别对待,是真欺瞒还是假实惠?

然而郭女士并非首例,全国出现多起类似事情,电商通过对产品部分部件实行省略,或者以劣提优的方法,以求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因为这些产品都是正规出厂,并且经过授权,不能将其定义为假货,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与“差异定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

“电商专供存猫腻”, 线上线下差别对待,是真欺瞒还是假实惠?

但是因为参数几乎相同,如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出其中的差别,更被说消费者了,更有甚者部分商家将用于“电商专供”的产品与实体产品一同销售,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不少消费者都深受其害,等其发现时已经超过维权期限,只能哑巴吃黄莲。

不管是“电商专供”还是实体店产品,商家都应详细的标明其差别,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购买何种产品,而不是以期满的方式进行混交销售,因为这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黄莲   差别   目的   深受其害   客服   知情权   猫腻   假货   实体   实惠   女士   利润   消费者   商家   发现   价格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