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王”为什么不香了?曾经的中国名酒,如今还不如牛栏山

北京“酒王”为什么不香了?曾经的中国名酒,如今还不如牛栏山

国内的白酒有十二大香型,最主流的是酱香、浓香、清香三种。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酒受到普通消费者追捧其实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时间往前推,最受欢迎的是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川酒主导的浓香型。而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产销量最好,主要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另一个比较知名品牌当属红星二锅头。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造酒重镇”,酒类品种多。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品质,进行了工艺升级。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在品尝老北京小吃,比如卤煮火烧,爆肚的时候,食客也常常带上二锅头来助兴提味。

北京“酒王”为什么不香了?曾经的中国名酒,如今还不如牛栏山

上世纪40年代末,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红星的前身)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国营酿酒厂,同时收编了源升号、同泉涌、龙泉、永和成等12家老字号酒作坊。首批二锅头酒问世,命名为红星二锅头。产量仅20.5吨,被作为献礼酒,当年可是招待国内外宾客的名酒。为了号召“让普通群众都喝得起二锅头”,从一开始,红星的定价就不高。

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入口甘润、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60年代中期,红星对19家郊县酒厂进行扶持管理,传授二锅头酿制技术。这其中就包括牛栏山,该酒厂的酿酒技艺和人才最初就是红星输送过去的,先后扶持生产出十余个不同品牌的二锅头酒。红星二锅头开创将“二锅头”酿酒工艺名称作为产品名的先河,不过到了80年代初,他们选择只用“红星”的注册商标,与其他所有的二锅头酒类生产企业共享“二锅头”的称呼。

北京“酒王”为什么不香了?曾经的中国名酒,如今还不如牛栏山

很长一段时间里,红星是北京白酒企业中销售额最高、销售区域最广的。06年其销售收入8.4亿元,而牛栏山仅有4.43亿元。08年红星二锅头作为北京特产,与茅台、长城葡萄酒成为奥运官方接待用酒。不过在往后发展中,“老师傅”逐渐被“徒弟”反超了。去年牛栏山年营收破百亿,在19家上市白酒公司中能排到第七位。另一份数据显示在光瓶酒市场,牛栏山市占率高达11%,红星仅为2%。

近些年白酒市场逐渐往高端化方向发展,红星也在积极布局。企业实施“一高一低”双品牌战略,其中,“红星高照”为公司的高端品牌。同时签约影视明星张涵予作为品牌代言人,并在电视台与首都机场开始投放广告做宣传。

有媒体点评:借助资本的力量,牛栏山已经逐步实现全国化,外埠市场销售收入占销售总额八成以上。而红星长期依靠北京地区为销售市场,全国化的布局明显落后于牛栏山。此外在市场上还要面对老村长、郎酒、江小白等酒企挑战。

未来,红星将如何在白酒市场冲出重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北京   首都机场   红星   香型   烧酒   名酒   茅台   酒厂   作坊   酒类   销售收入   白酒   中国   年代   品牌   数码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