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华为

很多人都知道华为没上市,现在的华为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研发,自然不需要上市去筹措资金,当然也不需要接受来自股东的监管和质询。但实际上在早年华为是有过上市的想法的。

1996年开始,华为准备重兵进入GSM市场。相比传统的电话市场,手机才是真正的未来。"有线的市场是有限的,无限的未来是无限的"也成了华为内部的共识。在人才方面,华为从东方通信先后挖了侯金龙、刘江峰等一批技术人员来开发GSM设备。但资金方面华为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了。

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电信设备

无线设备领域对于当时的华为来说无疑是一片空白,只有人才是不够的,购置设备就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另一个难题则来自于市场拓展,华为作为一个通信新兵,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是远远落后于其他跨国品牌的。当时中国的电信市场被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所把持,这也是早期电信人所说的"七国八制"。华为想要在如此重兵围堵下进行突围,其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任正非

缺乏资金的华为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上市融资,地处深圳的华为距离深交所可以说近在咫尺,但当时的上市准入机制对于华为来说难度无异于登天。华为的规模完全达不到主板上市的要求,而传说中的创业板(当时称为科技板)又迟迟无法落实。最终上市之路就此断绝。

但天无绝人之路。彼时华为员工基本上是二三十岁的理工男,这些单纯的员工每天的生活就是埋头加班,工资、奖金都"蛰伏"在银行户头上。于是华为就开办了内部银行揽蓄,推出了阳光卡,还有内部的活期存折和定期存折各一本。利息相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出不少。 如果员工要用钱了,就去内部柜员机上取现。而这些单纯的员工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相应的风险。

除了内部存储之外,华为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内部股"。 每到年初,所有员工都会被百般游说购买华为的内部股票。华为全员持股其实是迫不得已,发展GSM的巨额缺口让华为不得不用"内部股"来筹措资金,从而保证研发资金的充足。

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华为第一份GSM合同

背水一战的华为已经在GSM上投入了所有的资源,一旦失败就将万劫不复。但幸运的是,1999年底,华为在福建获得了总金额高达3个多亿的GSM合同并且利润十分丰厚,华为也从此昂首进入了移动领域。

曾经拒绝华为上市的深交所,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肠子都悔青了

华为最初的M900/M1800基站

1999年被视为中国通信行业"七国八制"局面和政府高价采购通信设备时代的终结,以"巨大中华"为代表的国产通信设备厂商集体崛起。中兴、华为启动了数据通信和路由器的自主研发,也正是由于华为和中兴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通信设备,才使得我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大大提升,甚至可以后来居上。而网络基础设施的大幅完善又为后来互联网大爆发提供了基础。

华为的不上市,全员持股等等手段并非如后人所想象的那般有各种深意,实际上更多的是在特定背景下不得已的选择。幸运的是华为成功了,而没上市反而成了华为的优势,让他少了很多掣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告诉发展。只是不知道当年没给华为上市机会的深交所是不是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为   深交所   东方通信   阿尔卡特   富士通   比利时   重兵   肠子   存折   中国   全员   员工   资金   银行   数码   设备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