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前两天,一则消息引发半导体行业“地震”!


“英伟达将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凭借着强大的GPU架构英伟达在游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在过去四年时间里,英伟达的股价涨了十倍

如今已超过了500美元,市值超3000亿美元,成为市值最高的美国芯片公司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而ARM公司刚开始也只是专门为苹果早期设备开发芯片。

它将芯片架构的设计授权给苹果使用,然后进行定制,并花钱聘请承包商来生产。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后来因为它开发的芯片生产体积小、能耗低、便宜,所以慢慢就被其他企业所接受了。

当今,全球 95% 以上的手机以及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子设备都在使用 ARM 技术。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那么问题来了!

英伟达为什么要收购ARM?

这就要来说说英伟达CEO黄仁勋的野心了。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ARM坐拥全球智能手机芯片95%的市场份额,英伟达收购ARM就意味着掌握了全球智能手机芯片的地基。

黄仁勋在收购公开信中明确表示过,不会改变ARM目前的开放授权模式,总部依然会继续留在英国剑桥。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但他计划把英伟达的全线计划应用到ARM的技术当中,并在英国重新建一个AI研究中心

不管是对内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还是对外制定移动标准。收购ARM后,英伟达都可以将技术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有了ARM,英伟达将如虎添翼。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这场收购又能否成功呢?

果核认为这场收购多半是要凉的。

为什么这么说?请往下看!

1、ARM联合创始人的反对;

ARM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强烈反对本次收购。

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将ARM卖给英伟达将会是一个行业灾难。

在交易宣布之后,他更是直接发表一封写给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公开信,要求英国政府“救救”ARM。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一旦收购成功,那么ARM以后的任何销售都必须经过美国政府同意。这可能导致ARM成为美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对于商人来说,考虑更多的可能使企业的未来。

而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可能“跪舔”美国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毕竟,在封杀华为这件事情上,英国就已经暴露了它的本性。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是继续“跪舔”美国,还是深刻考虑ARM的发展,这就要看英国政府的态度了。

2、中国商务部的阻拦;

英国和美国之间的交易,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当然有关系!

根据《反垄断法》及相关规定,商务部发布《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表示: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经营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营业额合计超过 100 亿人民币,并且至少两家经营者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过 4 亿人民币。就应该向中国商务部申报,以进行反垄断审查。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中国商务部不同意,那这场收购多半要以失败告终。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发生过类似事件

高通想要以38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公司。

当时相关的8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都已通过了这项收购(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韩国等),但就差中国商务部一直未批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最后价格从380亿美元涨到了440亿美元,高通都没有完成收购。

所以,英伟达和ARM之间的这场收购能不能成功,还要取决了中英政府的态度。

如果收购成功,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众所周知,华为正在面临美国的制裁。

但华为海思等多家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ARM的授权。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一旦英伟达成功收购ARM,ARM之后的交易将会受到美国政府影响,中国企业今后的授权将会变得非常艰难。

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授权,中国半导体企业将会面临产品无法迭代更新,从而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问题。

今后可能不只是华为,还有中国其他的企业也将会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

所以,英伟达成功收购ARM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场灾难。

英伟达收购ARM,是否会成为一场“灾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芯片半导体已成为中国自主技术体系中最大最突出的短板,必须要突破。

这或许也能让我们早日看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英伟   英国政府   美国政府   华为   英国   中国企业   美国   市值   半导体   中国   经营者   灾难   芯片   美元   数码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