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在1月16日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电池界的两位大佬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再度交锋。话题还是老话题,是关于电池安全的事儿。曾毓群讲述了宁德时代对电池安全的来理解:


“单体安全失效率要由PPM级提高三个数量级到PPB级;二是要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从第一个循环到成千上万个循环,微观结构是怎么演变的、怎么分布的,为什么这样演变和分布,必须做好这些基础工作。”


同台竞技,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的观点是,让针刺实验的测试回归,并且还要加大难度:


“针刺试验是动力电池测试中非常有效、苛刻的一种方法。2015年旧版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明确规定,单体蓄电池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因此,我们建议把动力电池的针刺试验逐步列入强制性标准,同时把目前热扩散试验要求的不短于5分钟,提升到不短于30分钟。”王传福说。


王传福提出的热失控时间比目前法规要求的高很多。2020年,5月12日,工信部连发《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根据法规要求,目前对电动车的要求是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法规的实施时间是今年1月1日。


这显然是针锋相对的观点。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积怨已久。去年3月29日, 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根据比亚迪的说法,“刀片电池”是一种全新的动力电池技术,其拥有其他动力电池难以比拟的安全性和长续航能力。随后5月11日,宁德时代举行了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会上,宁德时代就“刀片电池”等业界所关心的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刀片电池是我们2016年量产的CTP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曾毓群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候表示,其已经选择并量产CTP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同时,他还强调,“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此外,宁德时代还表示其在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都有可通过针刺测试的产品。


这个极具火药味的回应,瞬间引起了网友热议,也立即招致比亚迪高管的“回怼”:“不服?那也来扎一下吧。”


据悉,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测试,有三百多种测试方法。其中“针刺测试”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最高的安全性保障。它的原理是“利用模拟裸露电芯被外部尖锐异物刺穿导致热失控”造成的后果。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比亚迪将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其最新的刀片电池,放在一起进行“针刺测试”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三元锂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摄氏度;磷酸铁锂电池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200-400摄氏度;而最新的比亚迪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在30-60摄氏度。比亚迪以此来判定刀片电池要比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更加安全,并且不会发生自燃的情况。


宁德时代的主力电池均为三元锂电,看到这一幕自然是坐不住了。随后宁德时代也重新做了三元锂电池针刺测试,但是结果却惊呆了众多网友。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在测试时,宁德时代使用的钢针在穿刺时却被折断,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穿刺实验。同时,宁德时代在视频下方写道,“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官方称,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包,钢针根本刺不穿。


不过,众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纷纷称宁德时代是在偷换概念,侮辱网友智商,自证清白变成了自黑。宁德时代的人员解释说,电芯被针刺的情况不会发生,电池包底部“钝刺”和挤压才是更符合真实场景的测试方式。在其看来,针刺单体电芯就类似于点火测试汽油、柴油的易燃性,完全忽略了油箱的保护作用。


此外,宁德时代披露了2017年底(2017年11月24日-12月5日)在TUV南德-日本公司(位于宇都宫)进行的三元电池针刺实验的测试报告,简单来说,结果是“整个过程电池保持完整,没有任何质量损失;电池最高温度35.1℃;电解液无泄漏,安全阀未打开,电池未起火,未爆炸。”接下来,宁德时代官方也阐述了自己为什么没有把针刺方案量产。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开始测试针刺方案,但作为“带头吃螃蟹的人”,宁德时代为什么没有把针刺方案量产呢?原因是国外整车厂对于整车安全的共识已由单体安全转向系统安全。电池的安全贯穿在电池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电池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动态监控和系统防护等。此外,宁德时代认为,从技术上说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已不复存在。


2018年,动力电池新国标征求意见稿调整了18项内容,其中取消单体电芯针刺和增加锂离子电池包或系统热扩散两项标准争议最大。征求意见稿的里面是如何解释取消针刺的呢。主要有三个理由:首先是准入管理里面规定暂不执行;其次是两个IEC等标准没有采用针刺;再次,认为针刺与实际失效模式不相符。这曾被媒体质疑为使得“三元电池检测过关更容易”。


宁德时代还支持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取消针刺测试,并希望行业关注的方向集中到整个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显然,王传福重提针刺实验回到强制标准,并且倡议加大难度,是在向宁德时代“下战书”。


又怼!比亚迪向宁德时代下战书,王传福呼吁针刺实验纳入强制标准


宁德时代目前市值已经接近万亿元,而比亚迪电池十分份额已经在前两年被宁德时代超过。目前,比亚迪正在拆分电池板块,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电池的安全不容忽视,不管电池针刺是否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其依然能够降低电动车的风险。而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系统性安全也确实需要注意。


电动汽车的高压电气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池、驱动电动机和功率转换器等大功率、高电压电气设备组成,而低压系统由点火开关及搭铁、BCm(车身控制模块)、灯光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言人表示,近年来电动汽车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电池等零部件不够安全。因为电动汽车中新增了很多电子元器件,但缺乏车规级产品设计标准,以及检测和认证方法。


有专家提出充电环节的不规范也是电动车起火的重要原因。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在会议上指出,电动车自燃主要是车辆自身缺陷,但充电安全作为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电动汽车安全事故中有近30%与充电有关,因此要持续完善和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宁德   针刺   钢针   时代   战书   量产   磷酸   刀片   蓄电池   锂电池   电动车   电动汽车   电池   测试   标准   系统   动力电池   科技   王传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