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几千年以来,人类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无论是千古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机会,永生都是人类最大的终极梦想。可以说,古往今来,在渴望永生的道路上,无数的人投入了数不尽的精力。那么,永生真的可以实现吗?

几千年前,古埃及文明认为,人的所有精华汇聚于肉体,只要能尽可能葬于接近天空的地方,就有机会复生。于是,埃及人留下了两大奇迹——木乃伊与金字塔。

古人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结论,也慢慢产生了变化。从科学技术而言,与永生相关的技术一共有三种技术:

什么是人体冷冻技术?

将一个人以极低的温度保存,并期待未来能够争取复活的实验叫做“人体冷冻技术”。从此,生命按下暂停键,等待未来某一天的唤醒。理论上来说,如果人的细胞并没有彻底的受损,那个人或许可以在未来被复活。

本文,我们就来科普一下人体冷冻术,全文约3000字,阅读时间15分钟,欢迎耐心阅读。


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一、一位位选择人体冷冻的中国人

展文莲是中国本土的第一位冷冻人,三年多以来,和展文莲冷冻在一起的,还有另外9位中国人,他们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企业家,家人们带着复生的希望,将他们冷冻,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借助更高级的科学实现“满血复活”。

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了一名2岁小女孩的冷冻过程。

因为患有脑瘤,小姑娘在很小的年龄中就经历了10次手术,12次化疗,几十次放疗。即便是经过如此多的抗争,最终依然没能康复。去世的时候,小女孩的父亲深感自责,为什么这个孩子刚来到世界,就要接受无尽的苦痛,又匆匆离开?

他放不下。

身为医学工程博士的他决定将小女孩冷冻,希望能在未来重新救活她,让她能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

展文莲的丈夫选择冷冻妻子,也是因为不舍和爱。谈起因肺癌去世而被冷冻的妻子,丈夫说道:“我从未觉得她曾经离开过我,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我在最后时刻,征得了她的同意。”

……

重庆女作家杜虹,是小说《三体》的编审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位志愿参加人体冷冻的人,她深刻的相信小说中人体冷冻的内容终究有一天会成为现实,为此,她的女儿卖掉北京一套准备养老的房子,支持母亲冷冻。公开的费用,大约是75万人民币,作为杜虹手术、转运和保存的全部费用。

……

其实,他们都寄希望与人体冷冻技术能够在自己或者下一代人成为现实,期望在未来能够再次看到新的世界。

有人选择冷冻是为了钱,有人选择冷冻是为了未来,有人选择冷冻是为了长生,而更多的人选择冷冻,是为了爱。每一个冷冻者的背后,几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们深信,只要有希望还在的地方,奇迹总会出现。他们希望能够用另一种方式,让那些逝去的亲人们“继续”活下去。

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二、中国冷冻技术在全球的地位以及收费

到目前为止,这一脱胎于科幻小说的人体冷冻技术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能够独立实施人体冷冻的机构只有4家:美国的阿尔科、CI、俄罗斯的KrioRus,中国的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第一家人体冷冻中心#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于2015年出资成立,是国内的一家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开发、人体复苏及低温保存的医学转化专业机构。虽然起步很迟,但与其它三家相比,技术却并不落后,某些方面甚至有领先。在2017年就完成了首例人体低温保存的案例。

收费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话题,俄罗斯的KrioRus对于脑神经的收费,只需要1万美金,全身的冷藏则需要2.8万美金。美国的CI全身冷藏15.5万美金,阿尔科全身冷藏20万美金。而我们中国的银丰生命科学院一次的冷冻费用则需要二十到三十万。

这些费用都不包含运输、手术、每年的服务费等,对于个体来说,冷冻是一个漫长的项目,活着的亲人能否坚持到复苏技术完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知数。

我国的第一例冷冻案例就是之前提过的《三体》编审杜虹,2015年时,国内还没有机构可以实现人体冷冻,她在美国的阿尔科完成大脑冷冻,据阿尔科公司乐观的估算,大约在50年后,或可为其复活大脑,重建肢体。

条件如此苛刻,世界上首例是美国物理学家贝德福,从1967年被冷藏到现在,依然躺在冰冷的冷冻罐中。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例人体冷冻案例成功复苏,距离首例成功冷冻的案例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但如何复苏依然是一个科学界的巨大难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人体冷冻术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三、冷冻技术的技术难点和瓶颈

关键技术一:玻璃化态

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但是更基本的成分则是水分子。除了骨骼细胞之外,其他细胞的含水量普遍在70%以上,而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水的状态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

在人体冷冻的过程中,水结冰后会因体积膨胀而变为坚固的晶体,柔软的细胞壁和细胞器根本无法承受这种物理损伤。目前,一些实验材料可以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到-21度左右,但这距离几乎永久保存人体的温度来说,远远不够。

如何解决水凝固又不会伤害细胞的方法就成为人体冷冻技术的关键,这个就是水的玻璃态。

当温度下降快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子还没有来得及排列成有序状态(结冰)就直接变为固体,这种情形下的水就是玻璃态。它没有规则的形状,因而不会发生膨胀,更不会对细胞产生物理损伤。

这就是人体冷冻术最基本的原理。

关键技术二:如何解冻复活

如果说第一个关键技术已经基本解决的话,那“如何复活”却还是未解之谜。目前最成功的就是冷冻胚胎技术,但和人的整体相比,差异还是太大,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技术。

实际上,每个人的机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也有太多的无法预知的问题难以保证。而且,即便侥幸复活,记忆还是否存在,也是未知数。如何成功解冻,这才是人体冷冻技术真正的瓶颈所在。

人体冷冻: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科技葬礼?

四、漫谈人体冷冻技术

目前,该技术一直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任何成功案例。但是真的有一天有人被复活,那么,伦理将成为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面对未来那么简单,而是什么条件下才允许冷冻?任何人都有权利?如果被证实无法复原,将来对这些机构人员该如何判定?此类免责声明是否受法律保护?如此一来是否可替代安乐死?太多的未知需要去适应和探索。

人体冷冻技术,到底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还是被商业包装的葬礼?这确实值得人深思。我相信每一个人体冷冻案例的背后都是爱与希望,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几乎很少涉及死亡。如何正确的进行死亡教育,这也许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还可以,请给与一个小小的赞,鼓励一下,拜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人体   科技   俄罗斯   起死回生   美国   葬礼   中国   瓶颈   关键技术   小女孩   细胞   全身   费用   案例   生命   未来   机构   商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