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次资金将全部用于“年产 12.5 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 ” (以下简称本项目)。2016 年 6 月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6]42 号), 明确提出了 “着力发展乘用车铝合金板”,公司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拟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并进军汽车用铝合金板领域,既是顺应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也是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拟对老厂区 ( 1+4) 热轧机组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对新厂区现有厂房设施改扩建, 并配套新增冷轧机、卷材立体化智能管理装置、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等设备。 本项目板带车间生产规模为 125, 000t/a,其中轿车车身外板用铝合金带材 80, 000t/a,轿车车身内板用铝合金冷轧卷 45, 000t/a, 产品为市场需求量较大、对生产技术有较高要求的轿车车身用铝合金带材。 本项目在公司现有的两个厂区建设, 其中老厂区坐落在河南(巩义)回郭镇民营科技园区,新厂区位于老厂区以东约 2km。本项目系在公司现有土地上进行的改扩建项目,土地使用权已取得,无新增用地需求。 本项目建设期为 2 年, 建设投资为 128, 176 万元(含外汇 8, 476 万欧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7, 692 万元,合计总投资为 135, 868万元 (含外汇 8, 476 万欧元),拟使用募集资金不超过 121,516 万元。

本项目 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轿车车身用铝合金,与公司现有的传统铝板带产品相比,在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和尺寸精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公司对铝板带箔产品结构进行升级调整,将有效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

公司现有的( 1+4) 热轧机组为公司 自行设计制造并于 2003 年投产,是国内第一条( 1+4)热轧生产线, 经过多年生产, 该生产线在电气设备和 电气元器件的老化、更新、备品备件采购等方面,已陆续显现出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公司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提高公司产品 的质量和产量, 有必要对该生产线的相关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本次设备升级改造, 公司主要生产线的设备性能将有效提高,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热轧卷,将会进一步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 公司作为铝加工行业骨干企业之一,依托多年生产销售铝板带产品 已有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优势, 在已于去年成功拓展业务至轨道交通用铝型材领域之后,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向车交通用铝合金板拓展。通过实施本项目, 对公司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提升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具体方案

1、 拟选厂址及用地情况

本项目在公司现有的两个厂区建设, 其中老厂区坐落在河南(巩义)回郭镇民营科技园区,新厂区位于老厂区以东约 2km。

本项目系在公司现有土地上进行的改扩建项目,土地使用权已取得,无新增用地需求。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的产品为市场需求量较大、对生产技术有较高要求的轿车车身用铝合金带材, 板带车间生产规模为 125, 000t/a,其中轿车车身外板用铝合金带材80, 000t/a,轿车车身内板用铝合金冷轧卷 45, 000t/a, 具体如下:

年产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拟对老厂区 ( 1+4) 热轧机组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对新厂区现有厂房设施改扩建, 并配套新增冷轧机、卷材立体化智能管理装置、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等设备。

3、 项目组成

本项目组成包括主要生产设施、公用辅助设施等。改扩建的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板带车间 (包括热轧工段、冷轧工段、气垫炉工段)。 热轧工段为公司老厂区原有四连轧车间,需改造的 ( 1+4) 热轧机组布置于此。冷轧工段利用公司新厂区原有成品库,并新建部分厂房,布置冷轧机和轧辊磨床。气垫炉工段为新建厂房,布置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

改扩建的公用辅助设施包括: 10kV 车间配电站(新建);酸碱废水处理站(新建,气垫炉偏跨内 ); 循环水泵站、去离子水站(利用原有、新增部分设备);压缩空气站(利用原有、新增部分设备); 燃气锅炉房(利用原有、新增部分设备);试验室(利用原有、新增部分设备) 等。

利用原有的公用辅助设施包括: 110kV 变电站;废水及废乳液处理站;机修间等。

4、主要设备

本项目板带车间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包括: 1 台 ( 1+4) 热轧机组 (改造)、1 台冷轧机、 1 台轧辊磨床、 1 台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等。为了确保主要生产设备的装机水平和生产效率,板带车间主要生产设备均引进或外商负责改造。设备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装机水平居先进水平。 主要生产设备选择的原则是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满足本项目产品方案中产品品种规格和生产规模的要求,尽量采用国内外现代化铝板带生产设备方面的优秀成果,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精度及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设备造价,降低项目投资。

利用原有 2, 000mm ( 1+4) 热轧机组,对其电气、液压、气动、润滑、部分机械设备进行改造,设备升级改造后,设备性能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热轧卷。 新增一台 2, 800mm 单机架冷轧机, 以满足轿车车身生产小压下量生产工艺。引进一台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实现带材前处理、固溶处理、矫直、表面处理、预时效、涂油等多种功能。 新增轧辊磨床、卷材立体化智能管理装置、 重运输设备各一台/套,并根据项目实施需要,相应配备试验室、 工模具制作、机电修理与制箱、 电力、自动化仪表及电讯、 给排水、 供热与供气、 采暖、通风与空调等其他辅助生产设施。

5、生产工艺

轿车车身用铝合金带材的生产已形成了成熟的加工工艺:铸锭—热轧—冷轧产工艺类似,生产工艺的难点、重点在精整热处理工序。精整热处理工序使用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卷材在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机组中依次连续进行前处理、固溶/退火处理、矫直、表面处理、预时效、涂油工序,检查包装后入库。具体生产工艺流程见下图 。

年产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方向

2013 年 2 月 , 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修改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修正)》,把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及汽车行业用轻量化铝镁合金材料列为鼓励类项目。

2014 年 10 月 ,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工信部颁布实施的《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 提出 “支持高品质铝合金汽车板产业化”。

2015 年 5 月 , 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制造 2025》提出 “掌握汽车低碳化、、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016 年 6 月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6]42 号)提出“着力发展乘用车铝合金板”。

本项目主要生产车用铝合金板,对于提高铝加工产业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意见。

2、实施本项目是公司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提升生产装备技术水平, 丰富产品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铝板带箔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的加工量和销售量持续增长,在传统铝加工产品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轻量化逐步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而铝合金作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公司现有的装备已经投产多年, 技术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铝板带产品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的要求。公司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 目,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提升公司的生产装备水平, 并结合公司在铝加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已经进入轨道交通用铝材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布局进入汽车交通用铝材领域,抓住下游行业的发展契机,实现公司产品的转型升级,生产出更丰富的产品种类,占领更多新兴市场份额, 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实现对股东的回报。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财务状况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3、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本项目 产品主要为汽车用铝合金板材,上述产品目前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未来存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

( 1 )我国人均铝板带材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交通运输、建筑、电力、包装是铝材主要消费领域, 2014 年我国铝材表观消费量 2, 710 万吨以上,其中铝板带表观消费量 626 万吨左右, 2002 年至 2014年,我国铝板带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 17.6%, 2015 年铝板带消费量估计在 76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是铝板带消费大国,消费量居世界首位,但从人均消费水平看,铝板带材人均消费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国人均铝板带材消费水平如下图。

年产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中色科技

我国经济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正逐步向平稳发展过渡,各产品从“数量”的追求向“品质”的方向发展。从宏观上看,中国制造业升级将持续拉动铝板带材增长,工业节能降耗、消费升级和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将拓宽铝材的需求空间。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和铝板带消费量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法,对铝板带材消费量进行分析预测,预计 2020 年, 我国国内铝板带材消费量将达到 1, 000万吨左右。

在交通运输领域,我国交通运输用铝板带的相对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北美铝板带箔消费中包装交通占比达 58%,而我国仅占 20%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交通运输等领域铝板带用量将逐渐向发达国家靠近,未来我国在交通运输用铝板带的需求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全球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将为高质量铝板带材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直以来,钢板都是汽车制造业最主要的原材料,全世界汽车制造业钢板带消费量在 2, 000 万吨以上。铝合金与钢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诸如比强度高、抗蚀性强、可回收率高、资源丰富,但是价格相对较高。上世纪 40 年代中期,铝合金板就开始用于生产乘用车车身覆盖件,随着地球上的温室气体积累, 全球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汽车尾气排放却是其因素之一。

为此,自 20 世纪末以后,随着全球变暖现象日益突出,各国政府与组织频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欧盟汽车油耗标准和 CO2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 要求在 2020 年欧盟成员国销售的乘用车应达到 90g CO2/km, 2030 年则应进一步降到60g CO2/km, 2016 年的油耗不得超过 4.5L/(100km) 。美国已经制定了联邦法案,规定到 2016 年美国小轿车油耗标准须达到 7.6L/(100km) ,到 2025 年进一步降到 4.5L/(100km) 。 日本规定到 2015 年法规油耗标准达到 5.5L/(100km) ,从 2010年到 2015 年车辆 CO2排放量须减少 29%。根据规划 2020 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

消耗量要求降至 5.0 升/百公里。 随着各国节能减排法规的出台,全球汽车制造业为降低油耗纷纷提高车身的铝化率,目前全球汽车铝合金车身板(不含货车、拖车、半挂车、厢式车、特种车等用的)的需求量 60 万吨左右,预计 2020 年将超过 200 万吨。

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汽车产量由 2006 年的 728 万辆增长到 2015 年的 2, 450 万辆, 而与此相关的汽车车身板的生产与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基本从国外进口。 随着国内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大,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2 年国务院发布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 )》 指出,到 2020 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L/(100km) 。 2013 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约 7.33 L/(100km) , 距离实现 2020 年的目标尚需降低油耗 31.8%。目前国内各汽车企业均将轻量化纳入战略发展方向, 铝材在汽车上的用量将快速增长,汽车板将会是铝合金薄板市场增长最快的亮点之一,发展前景看好。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2000 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2001 至 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22.80%和 22.55%,尤其是 2009 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并保持至今。2011 年至 2015 年产销量复合增长率虽有所回落,至 2015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2,450 万辆和 2,45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5%和 4.68%。

但是,我国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铝板带占整个铝板带市场消费的比例却低于全球水平。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调研情况, 2013 年我国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铝板带消费占整个铝板带市场消费的比例只有 6.0%,远低于全球 14.2%的比例。据统计, 2014 年中国用于制造乘用车的车门、行李舱门、车身的铝板带材使用量 5 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用于汽车车身及零部件的铝板带,还主要依赖进口,我国在车用铝板带方面的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比较落后,目前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但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我国车用铝合金板带市场的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公司为此抓住时机,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目以抢占我国车用铝合金板带市场更多份额。

(3)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对铝板带材带来新需求

2012 年至 2015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分别为 14 万辆、 20 万辆、 32 万辆和 55 万辆,呈现高速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无论在市场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 2015 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第一大市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还存在巨大的潜力 。

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之一。 2013 年至 2015 年, 国家密集出台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政府采购、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等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 国内企业成熟新能源汽车产品陆续上市,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飞速增长。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2015 年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 30.05 万辆,同比增长 3. 34 倍,相当于之前 3 年累计产量的 2 倍, 201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 33.11 万辆,同比增长 3. 43 倍。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由 2011 年的 0.04%提升至 2015年的 1.35%,所占市场绝对比例仍较小,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发展期转变的关键节点, 新能源汽车虽然每年的产量不高,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呈现井喷式增长,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巨大的潜力, 由于新能源汽车对于车身减重和续航的要求,铝合金将是新能源汽车的首选材料,车用铝合金板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也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4、本项目具有明确的可行性

公司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自主研发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积累,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铝材加工配套技术能力,系统掌握了铝加工的熔炼、铸造、 热轧、冷轧、精轧、精整和热处理、 铝轧制智能化信息集成技术、铝材表面处理技术等铝板带加工所需的核心技术, 整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通过改造和引进新设备和技术,结合公司在铝加工领域的优势,公司完全具备实施本项目的能力。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民营铝加工企业之一,目前年铝板带箔材加工能力达到45 万吨,产品以 1 系、 3 系、 4 系、 5 系、 8 系为主。近年来,公司加大了 2 系、6 系、 7 系合金的开发应用,加快了车用高性能铝合金产品的开发应用,并获得了 SGS 认证机构颁发的 ISO/TS16949: 200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准进入汽车生产供应市场。

公司在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等各方面储备了丰富的人才,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用于生产车用铝合金板带产品,系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产品 的扩展和延伸, 公司具备相应的人员、技术和市场准备, 募投项目具备可行性。 通过实施该项目,对公司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开拓车用铝板带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 、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达产后经济效益指标具体如下:

年产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上,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装备技术水平, 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本项目具有明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铝合金   工段   项目   气垫   消费量   新能源   厂区   车身   年产   机组   我国   设备   汽车   市场   产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