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部分展示-思瀚管理咨询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 MRI 技术和产品基础上,通过技术攻关,实现 MRI 产品除超导磁体外其余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同步实现大孔径/开放式、无液氦、3.0T 高场磁共振等系列 MRI 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MRI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部分展示-思瀚管理咨询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44,412.54 万元,项目实施主体为万东医疗。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44,412.54 万元,项目投资明细如下:

MRI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部分展示-思瀚管理咨询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升级,MRI 设备配置需求不断释放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渐落实,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基层医疗机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持续增长。2018 年 11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500 家县医院、中医院要分别达到“三级医院”和“三级中医院”的服务能力要求,力争使我国 90%的县医院、县中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并重点加强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 射线诊断、CT 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超声诊断等专业组)等学科建设,提升疑难、急危重症疾病诊断、治疗能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升级将为我国超导磁共振设备市场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亦对公司MRI 产品质量和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目前市场上磁共振设备主要有永磁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型。其中,永磁型产品采购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首次采购且日检查量较少的中小型医疗机构;与永磁型产品相比,超导型产品在磁场均匀性、成像稳定性、图像质量和临床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日检查量大和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大中型医疗机构。随着医疗需求质量的提升,超导型产品凭借其显著优势将成为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主流选择,其中,具有超大开放空间的可提升患者检查舒适度的大孔径/开放式产品预计将得到快速普及。此外,传统超导型 MRI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借助液氦实现超导线圈冷却,而我国液氦主要依赖进口,来源不稳定且价格波动大,造成医疗机构较高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亟待通过技术升级摆脱我国 MRI 产品对液氦的依赖,降低医疗机构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项目将通过技术攻关实现 MRI 产品除超导磁体外全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制,在降低技术依赖的同时进一步控制产品成本,并完成大孔径/开放式、无液氦系列 MRI 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以提升产品性能,充分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公司的客户服务能力。

(3)巩固技术优势,助力公司发展目标实现

公司现有 MRI 产品磁场强度最高为 1.5T,适用于一般及常规性 MRI 临床检查。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市场已将高场磁共振技术作为发展方向,研发出 3.0T、4.0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科技含量高、临床应用广,代表了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在复杂临床、科研学术等方面应用广泛。本项目将紧贴市场需求,开展 3.0T 高场磁共振 MRI 系列产品的研发,以丰富公司 MRI 产品梯队,保证公司在磁共振技术领域的前沿地位。此过程中形成的专利技术将增加公司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此外,从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尽管公司品牌和技术日渐成熟,部分产品质量与性能已可与进口设备相媲美,但市场占有率仍相对较低。在国家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 MRI 设备市场国产替代趋势将更加明显。公司新产品研发并上市后,将抓住国内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契机,加快实现国产替代,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MRI 行业发展

2018 年 4 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出台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 年)》。与 2005 版相比,1.5T 及以上 MRI 设备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审批效率明显提升,为公司新产品快速上市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2020 年 7 月31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 2018-2020 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315 号),提出到 2020 年底磁共振成像系统(1.5T 及以上MRI)规划总数为 10,713 台,其中 2018-2020 年规划为 5,318 台,相比调整前增加 867 台。2020 年 8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影像学检查价值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凸显,医疗机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随着健全完善全民医保和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鼓励医院购买国产医疗设备等各项医改政策措施的不断深化落实,国内医疗机构的国产设备采购量将进一步扩大,国产 MRI 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国内 MRI 保有量较低,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统计,截至 2019 年末,我国 MRI 保有量为 10,238 台;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19 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 101.4 万家,其中医院 3.4 万家,每家医院的 MRI 保有量仅为 0.3台;2019 年年末我国总人口 140,005 万人,每百万人口的 MRI 拥有量仅为 7.31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家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我国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业将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为本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了市场支撑。

(3)公司在 MRI 生产、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深厚积累

公司建立了完备的 MRI 研发体系,技术团队由公司联合国内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研发人员涵盖序列、软件、测试、谱仪、射频及系统集成、放大器、永磁磁体、机械等专业门类,并建有磁共振技术研发中心,设立了磁体、谱仪、线圈、功放、图像实验室,自主研发并掌握了永磁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多通道谱仪及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核心技术,并借助磁共振成像谱仪技术在我国首次研制出 4-32 通道光纤传输谱仪,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凭借强有力的技术优势,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RI 产品,实现了系列 MRI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实践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预计建设期 3 年,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7.80%,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为 6.84 年,经济效益良好。

6、项目土地、备案及环保等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 38 号院,该建设地点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所在地,项目建设不涉及新增土地。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发改委备案立项、环评审批等手续尚在办理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永磁   磁体   项目   磁共振   超导   线圈   医疗机构   能力   我国   医院   国家   设备   产品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