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GFRP,CPFRP)”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6,095.37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6,095.37万元;项目建设期预计为30个月;实施主体为先锋新材全资子公司嘉兴市丰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嘉兴港区经一路209号,拟在原有厂房基础上重新修建新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1,300万m2及连续涤纶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1,000万m2的生产能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紧抓产业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

本次项目的CGFRP及CPFRP产品均属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强度高、耐腐蚀、隔热、介电、容易成型、可循环利用、性价比较高等优良性质,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在民用消费品、汽车、工业设备、建筑、各类基础设施等领域成为传统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的优异替代材料。据QYResearch统计及预测,2018年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量为735.2万吨,到2025年,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64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航空航天、环保、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列入了鼓励类名录;工信部颁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列入了关键战略材料名录。

下游应用领域的认可及国家政策的战略性支持,使得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健康的发展环境。公司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紧抓市场机遇与发展契机,利用主营业务积累与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对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中其他细分市场进行积极拓展,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

公司目前主营产品为阳光面料与遮阳成品,通过多年积累,主营业务发展较为成熟、稳定,并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与较强的竞争力,但产品应用领域集中于遮阳市场,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在阳光面料与遮阳成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中美贸易摩擦频发、海外“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单一的业务结构可能对公司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本次项目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与遮阳面料产品都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核心技术具有较大共性。公司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业务的经营经验及已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原料配方、关键工艺工序、半成品后续加工的调整,使募投项目产品强度、耐磨、耐腐蚀等性能更为优异,应用于旅行箱包等民用消费品制造材料,并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盒等高端制造材料的潜在市场,以期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中其他细分市场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同时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及下游应用市场,完善业务结构,提高公司业务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战略与产业整层的大力支持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中的一类,我国一直以来重视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在内的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并从国家战略、产业行业政策等层面对其予以大力支持。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航空航天、环保、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列入了鼓励类名录;工信部颁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列入了关键战略材料名录;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05》将新材料列入需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章节明确对基础材料、首批次材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与指导,并指出“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

(2)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本次募投项目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耐候、耐磨性能,且易于热塑成型、可回收利用,将主要应用于民用消费品制造领域,其中,旅行箱包是其重要的下游市场之一。

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上图可见,自2018年起,我国箱包市场成交额达到700亿元以上,成交规模是2017年以前的3倍以上。箱包市场成交额的大幅增长体现出我国箱包产品的旺盛需求。据统计,2017年我国箱包市场整体规模达1858亿元,以往1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2%,预计到2022年,我国箱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1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6%(中信证券:时尚前沿跟踪—从沽空新秀丽说起,看中国箱包行业未来;2018.6.6); 2019年全球箱包销售额达到1,560亿美元,2009至2019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中金公司:纺织服装珠宝,博彩及奢侈品_异军突起的旅行箱包行业;2020.3.30)。

箱包的使用场景主要为长途的旅游、商务出行等,因此箱包的市场规模受旅游市场、长途客运出行(铁路、民用航空等)等情况影响较大。

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上图可见,除2020年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市场遭受重创以外,近10年来,我国国内游客人次与国内旅游总花费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度,国内游客达到600,600.00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消费达到57,250.92亿元。

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铁路和民用航空是长途旅游、商务出行的重要方式。由上图可见,除2020年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数据大幅下降外,近10年来,我国铁路客运量与民用航空客运量均逐年增长。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旅游市场以及长途客运出行情况有望持续复苏并重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将为箱包产品提供可观的市场前景。

此外,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便于回收再利用,且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压制成型只是相变过程,而非化学反应,能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热塑性复合材料对金属材料、传统塑料及热固性复合材料在汽车部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替代成为可能,这也将为本次募投项目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提供潜在的下游市场空间。

(3)技术、工艺及经营经验的保障

本次募投项目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中遮阳面料产品都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及核心技术具有较大共性。公司长期专注高分子遮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整合化工、单丝复合、织造、材料热处理等领域的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在功能性热塑性复合材料改性制备、特种差别化纤维线制备、特种编织等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同时,在遮阳面料行业中多年深耕所积累的丰富的业务经验,也为经营管理、市场开拓、渠道建设等方面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项目投资概算

年产2300万m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项目涉及报批事项情况

本项目已经取得嘉兴港区发改经信商务局的备案文件,项目代码为2106-330452-04-01-14078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复合材料   国家统计局   纤维   项目   战略性   遮阳   高分子   新材料   年产   箱包   领域   我国   材料   市场   产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