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以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主要构建思路,坚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合作内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合作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那么,为什么“五通”建设是合作的主要内容呢?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结合供应链“五流”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一、“一带一路”上的“五通”

“五通”的建设构筑了“一带一路”的坚实基础和主体内容,而要使这一倡议真正落地并发展,则需要在五个层面上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第一个层面是发展战略对接。第二个层面是发展规划对接。第三个层面是机制、平台的对接。第四个层面是具体项目的对接。第五个层面,当地百姓受益,中国民众(企业相关者)受益。

总体上看,上面的一、二、三属于“政策沟通”,而二、三、四是关于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方面的,最后五是民心相通,反过来又能落实前述的一、二、三、四,如下图所示。

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

“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力图加强双边合作、强化多边合作,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论坛的建设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因此,就中国国内的各地区而言,基于“一带一路”的开发态势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北、西南地区主要定位于商贸物流枢纽、产业辐射中心,其原因在于其经济发展较弱,不与港口相连、而与其他国家陆上接壤等。依据“价值链原理”,合适的分工和合作,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具体可参阅《现代供应链与国家》一书)。

二、“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是2013年5月我国提出的,其初衷是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

进而,中巴双方确立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

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

1、政策沟通

政策层面的沟通包括但不限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启动沟通、双边合作文件沟通、《中巴经济走廊长期规划》的设计等。

这些顶层设计,明确了走廊的未来蓝本和实施构架,并提出:短期项目以能源需求为主;中期项目着眼铁路、公路、经济特区等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项目则重点放在文化、金融、旅游、贸易、工商业、运输等领域。

可以发现,政策沟通在保障“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直观来说,按照供应链的发展需求来沟通。短期能源项目是发展的基础,中期基础设施建直接保障了物流、信息流等的畅通;长期项目则更细化的涉及到具体的产业。

同时,供应链“五流”是否通畅也决定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成功与否。以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为例。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项目由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和卡塔尔Al-Mirqad Capital共同投资建设,目的是为解决巴国电力紧张的问题。发电站所需燃煤将全部从国外进口;卡西姆港发电公司正在与巴国的电力监管机构谈判煤价和电价的联动机制。

此外,巴基斯坦政府也同意建立储备金账户,由国家财政担保应收账款的25%,保障发电公司的正常运营收益。这些项目的完成和实现依赖供应链的完善。

同时,卡西姆港电站所发的电可能无法按时接入巴国家电网、土地使用证问题、各省市利益协调问题阻碍着该项目的发展。不难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供应链“五流”畅通的基础,政策互通的不足则会严重降低供应链的效率。

2、设施联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文我们看到,建设的中期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即设施联通。本段以瓜达尔港为例展开说明,分析选择其进行深度开发的原因,以及其对供应链链接国家间所起的重要作用。

(1) 良好的地理位置

瓜达尔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正中央,如果陆地交通条件得以改善,瓜达尔将有可能成为世界投资、贸易的主要中转站之一。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的第三大深水港。第一大港卡拉奇几近饱和;第二大港奥尔马拉港是巴国海军基地所在。

瓜达尔港的建设,可以为巴基斯坦的积极增长提供动力,同时拉动巴国西部俾路支斯坦省的地方经济,削弱、孤立地方分离主义势力。巴基斯坦为瓜达尔港远期规划的货物年吞吐量达到3-4亿吨,是卡拉奇港的十倍,几乎相当于印度目前所有港口吞吐量的总和。

(2)中国能源战略通道

根据规划,中国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可以直接从瓜达尔港登陆,或直接通过管道运往中国西部。中国还计划在瓜达尔向东至伯斯尼港(Pasni)之间的海岸边修建原油冶炼和储存设施,在当地进行原油冶炼加工后再运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

与现有线路相比,中国石油的运输线路将缩短85%,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

3、贸易畅通——商务流的建设

贸易畅通和商务流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同时需要其他四通和四流的保障。“一带一路”的代表举措包括自贸区、工业园区以及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本段仅以“瓜达尔自由区”为例初窥门径。

与瓜达尔港一并移交给中国公司的还有总面积达923公顷的自由区,与巴方达成的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中国企业在自由区享有23年的免税期,中方独资的瓜达尔自由区有限公司有权自主制定自由区内的各项优惠政策;中国港控的运营公司、承包方与转包方在建设瓜达尔港和自由区时进口的设备和其他材料将享受40年的免关税优惠。

起步区内的全部基础设施(如道路、绿化、围栏、水电供应等)将在两年内完成,其中包括一个集企业办公、商务考察接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商务服务中心。考虑到巴方产业基础薄弱和瓜达尔当地缺水少电的实际情况,起步区发展前期主要涉及捕鱼和鱼类加工行业,同时计划引入包括冷库和制冰厂等在内的一系列渔业加工一体化企业。

自由区的规划还考虑到瓜达尔所在的俾路支斯坦省的资源优势。该省绝大部分地区是山区,但在河谷地区盛产水果和各种干果,还有丰富的大理石和各种金属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在未来两三年内都可以运送到瓜达尔进行加工然后销往巴国内或出口至海外。

另外,巴基斯坦与美国和欧盟之间都签有贸易协定,相比从中国出口,巴基斯坦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出口关税要低不少。巴基斯坦的服装和纺织品类在2015年获得了免关税进入欧盟市场的待遇,而欧盟将中国的服装和纺织品出口关税由9%进一步提高到了12%。

同时,巴基斯坦是棉花生产大国,将中国的服装工厂直接搬到巴基斯坦也是值得投资者考虑的方式。此外,巴基斯坦约有包括宝石、首饰、大理石、化工品和部分农业产品在内的3500种商品,可通过美国的普遍优惠制(GSP)免关税进入美国市场。因此,从供应链层面来考虑,中国的企业可以与巴基斯坦的企业展开合作。

一方面,中国的资金、技术、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可以为双方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独有的自然条件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巴国良好的关税政策,也便于中巴两国基于供应链开展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如可将原本由中方生产的产品,转为由巴国企业生产,或者将中方的产品经由巴国出口到欧美等国。

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

瓜达尔自由区的建设,推动了巴方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方的出口。中巴两国的合作,使双方的商务流通和贸易往来更加顺畅,使供应链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供应链的畅通,保证了中巴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间的协同合作。

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我们发现,“五通”与供应链“五流”相辅相成。“五通”更偏向宏观规划,“五流”则更强调微观建设。“五通”与供应链“五流”共同促进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实现着供应链链接国家的目的。

---------------------------

上林院: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本文作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小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卡拉奇   中巴   斯坦   走廊   巴基斯坦   经济   关税   中方   畅通   样板   中国   层面   路上   政策   产业   项目   工程   贸易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