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根据1989年的数据统计,在那个时候美国的核弹头总数就来到了2万枚左右,而苏联方面在签署了《中导条约》后被削弱了核弹头的数量,却依旧拥有2.4万数的核弹头。不仅如此,其中的大部分核弹头都是战略级的大型核弹头。这些核弹量不说能毁灭地球,但是能把几个国家干回石器时代,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么美苏两方库存如此之多的核武器。意义何在呢?

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核弹头的威力没有表现的那么夸张,以美国苏联的核弹头威力来做比较,在理想的毫无遮蔽的环境下,能做到方圆4公里左右的爆炸。现代城市建筑物密集,对于核爆的冲击力的削弱效果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各种防范措施,最后的杀伤力可能会被削减到2公里不到。这样的威力想要摧毁一座中等水平的城市,起码要7到8枚核弹头。如果想要完全摧毁一个地图板块上的国家,2万个核弹头才勉强够用而已。但这是一些爆炸当量不大的核武器的预测。如果爆炸当量过高,类似于曾经沙皇的那颗核弹。那么如果当人类真的使用这样的武器进行战争,那么这样的仅仅一次核战争足以毁灭一切了。会让人类回到原始社会,甚至直接灭亡。

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事实上,并不是生产出多少核弹头,就能有多少投入使用的。在双方的核武库里,能够接受实时部署的核弹头,也只有库存的三分之一,可能更少。绝大多数的核弹头都处于维护休眠状态。美国在1989年虽然拥有接近3万的核弹头,但是能够搭载核弹头的导弹只有5000枚左右,即使算上一下小威力的导弹,也才能拿出1万作为真正可以投入战力的核武资源。而且这还没有计算对方的拦截力量和战损消耗。

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美苏冷战期间,冷战双方都不敢确定对方时候会先发动核武攻击,胆也不敢轻举妄动先手攻击。这都是因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也是美苏两方制造这么多核弹头的最重要目的。寻求相对的平衡,维持国家心理状态。举个例子在1950-1970年间,苏联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就是因为当时苏联的核武器储备量不如美国,在战略意义上输给了美国,才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但在1975年之后,由于苏联极速的制造核武器资源,原本处于被动防守状态的苏联翻身做了主人,凭借核武器资源庞大的优势成功逆袭,美方则成为了处于被动防守的一方。这个例子,充分的把核弹头数量带来的心理优势体现了出来。

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事实上,核武器的诞生一开始是准备投入战中使用的,但后期发现其惊人的破坏力和威慑力后。核武器拥有的数量成为了各个国家直接博弈的筹码。核武器库存的多少也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部实力,只能说其在明面上。更有对弈的底气。说白了现今世界,核武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战略性威胁作用。而真正实战的作用。是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尝试的。但是一旦有国家先手使用了核武器,爆发了核战争,那么难以想象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人类是否能在这样的浩劫中生存下来呢?

一次核战争就足以毁灭一切,为啥美苏却要保留毁灭数次的核武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核战争   苏联   先手   当量   核武   核弹头   核弹   威力   核武器   美国   库存   数量   状态   人类   美苏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