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家里带的食物入校”,食品安全究竟是规定还是“借口”?

9月21日,贵州安顺某学校的学校门口出现了一座“小山”,组成这座“小山”的则是食物、饮料,尤以中秋节的月饼为主。22日,校方回应称,考虑到学生自家带的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先由学校集中放置,后续在学生回家的时候将其带回或妥善处理。

“禁止家里带的食物入校”,食品安全究竟是规定还是“借口”?

食品、饮料像垃圾一样堆在地上

我们突然联想到前些日子,在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门前连喝11盒奶的两个孩子,他们从家里带的牛奶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不得不进行“现场处理”,两个孩子为了不浪费牛奶,只能现场开喝,当场喝掉一大半。

“禁止家里带的食物入校”,食品安全究竟是规定还是“借口”?

孩子由于怕浪费而努力喝奶

两个学校禁止食物饮料进入学校的原因都是“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禁想问问学校,真的是食品有问题吗?还是学校本身“有问题”?

禁止校外饮食入校是“真好心”还是“披着羊皮的狼”?

部分校外饮食由于制作过程中卫生安全不能达标,存在着卫生风险,这是不可逃避的事实。但是在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市售的牛奶被认为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市售的饮料被认为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市售的月饼同样被认为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猛然间这么多饮食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让人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我觉得是时候到有关部门去举报身边的这些超市了,他们每天都在售卖如此多的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商品,简直是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玩笑,早就应该举报他们了!嗯,早就该举报了!

所以这样看来,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是在被认真地预防,还是被当作借口?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学校的好心只是被我们这些心怀叵测的人所曲解了。

虽然教育部禁止在中小学中开设小卖部,但是毕竟食堂还是被校长的邻居的姑姑的二大爷的孙子承包着呢,学校里不让带吃喝,学生饿了自然得去食堂多吃两碗饭,到时候饭少点,价高点,挣钱还不是妥妥的嘛。

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并不是外带食物不安全,更多的是卫生条件不达标。

我们经常看到学校食堂或者校外摊贩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其原因大多是因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极差,或是采用的食材变质、过期等问题。很少有因为孩子从家里带的食品在学校里吃出问题来的。毕竟哪个父母会故意给孩子带些腐坏变质的东西,期望孩子吃出问题来呢?

校外的小吃摊上,以前由于监管的不完善,经常会出现脏乱差的食品环境。这种环境在相关部门来检查的当天会大大好转,而转过天来则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这种时好时坏的卫生条件让家长十分头疼,认为孩子的食品安全没有保障。

“禁止家里带的食物入校”,食品安全究竟是规定还是“借口”?

而在学校内部的食堂,由于家长和孩子看不到后厨的详细情况,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肆意、随便,地面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食堂的卫生也没法完全保证。

家长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所以很多家长更愿意给孩子带饭。但是“一刀切”的规定禁止外来食物入校,这就让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陷入了死循环,互相之间毫无信任可言。

所以说,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环境卫生问题和食材新鲜问题。其中又以环境卫生更为重要。

以环境卫生为重点的食品安全需要校内和校外的配合努力。

对于校外的食品摊贩,有关部门在加强定期检查的同时,还应该完善抽查和举报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对校外食品安全的监管。

我们应该明白,处理问题不能全部堵死,堵不如疏的道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禁止校外食品摊贩的存在,那就应该采用合理手段,将其纳入统一的监管之中来。只有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才能让每份食物都吃得放心。

在学校食堂内也需要加强监管,教育部推行的“明厨亮灶”工程应该尽快在每个学校食堂落实。让家长、老师和同学都能起到监督作用,同时也让大家吃得安心、放心。

“禁止家里带的食物入校”,食品安全究竟是规定还是“借口”?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校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将学校食堂的各个窗口分开承包,统一管理。这样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菜品和口味,同时也避免了一家承包之后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尴尬处境。

重视食品安全不能“一刀切”,因噎废食是蠢人的手段。

保障食品安全不能因此不吃校外食物,因为上级要求重视食品安全就禁止一切食品饮料进入校园的“一刀切”规定正是代表了管理层的“懒”,懒得思考对策,懒得制定方案,懒得去花费精力管理,干脆所有的食品都不存在就好了,食品不存在就自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了。

这种想法是懒汉的行为,是蠢蛋的思维,是没脑子的做法。因为噎到就不吃饭,因为绊倒了就不走路,因为被烫了就不烧火,愚蠢的人才会因为一时的小问题而阻断自己前进的路。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同时还是教育发展到某个阶段所必需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教育才能向前迈进,才能更好的为孩子、为家庭、为社会服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某个学校的问题,同时还是全体家长、整个社会所必需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并不能靠“围追堵截”,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根本,卫生环境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健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保证食品安全,才能真正地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食品安全   食物   摊贩   环境卫生   校外   食堂   借口   饮料   家里   家长   条件   风险   卫生   孩子   学校   食品   数码   食品安全问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