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一、角力

陕北俗称斗牛和摔跤。陕北地区流行斗牛之风俗,是衡量后生强悍的标准之一。在农村,斗牛是青年喜爱的项目。当黄昏放牛归槽之时,可以看到一群小伙子把牛群圈住,这时会有一个后生把右手拇指和食指猛地插入牛鼻孔,然后把牛拉到众人跟前,一场斗牛的角力赛就要开始了。当牵牛的后生让牛随他转圈时,一位后生两臂一伸,只听“嗨”一声,把一条半大不小的牛给抱起来,获得在场围观者赞叹不止。此时,也有人不大服气,向前用双手将牛搂住,随后抱起来就地转了一圈、两圈……这种斗牛之习俗,实属练武的项目之一,在延安农村世代流传着。人们除过斗牛,还进行两人角力。有时也会将一对抵架的公牛给拉开。

人与人之间的角力,即摔跤运动,在延安地区,不光是男人之间进行角勿,有时也有男女之间进行角力。男女角力,按风俗讲,男女只限平辈之间、或者爷孙辈、无亲缘关系间进行。比赛时,多为一男对两女、三女、四女,也有一男对一女的。如男子输了要受女子们的戏闹,或被一阵乱拳敲打,或将鞋扒了扔下沟底,男子只好低头认输,甚至受围观者的嘲笑。如男子赢了,却不能戏闹妇女,只能让其中一个妇女给他点一袋烟。这种近似原始的娱乐方式,是一种培养坚强性格和锻炼身体的好办法。

靖边农村流行的摔跤,有站着摔的,以摔倒对方为胜。也有抱身体、抓上衣的摔跤,但不允许抓裤子。此种摔跤,一方被摔倒后可以继续角斗,致使对方某处触地不能再动为胜。另外,还有一种是两人互抱,用脚踢对方小腿下部,以踢倒为胜。

二、举石

陕西城市和农村盛行举石活动,其内容多种多样、如耍石锁、举石担、揭碌碡(也称石滚)等。这种举石活动是受古代武举活动影响而流传下来的。如清代武举考试中有举石,按重量分为3号:一号300斤石,二号250斤石,三号200斤石。举石要求是必须离地一尺。

耍石锁,练习方法有:提、拉、举、抛、接。提是一手一个或两个石锁向上提,反复进行;拉是人站高处,预先下蹲,每只手各握一只石锁,然后用力伸腰拉起,反复进行;举是一只手握一石锁,或双手各握一石锁,放肩上推举,反复进行;抛、接是抓起石锁向上抛,待落地前接住,反复进行,也有两人抛接,反复进行,

举石担,有轻重之分别,练习时可逐渐增加重量。

揭碌碡,多在庄稼收获以后,年轻人聚集场上比赛揭碌碡,看谁把碌碡横着揭的次数最多,就算优胜。这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力量性传统体育项目,在农村很受青年人喜爱。

三、扔沙袋

在西安回族青少年中具有传统性。沙袋是用一块厚布做成正方形布袋,大小不限,里装小颗粒沙石或豆子,缝合即成。沙袋有大有小,随训练程度选择。

扔接法,有单手扔接,双手扔接和对扔接。单手扔接有单手在体前扔接,单手从体后向上扔接,抬腿单手在腿下向上扔接。双手扔接有双手向高处扔接。对扔接有二人或多人相互扔接。

四、扳手腕

活动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两人对面站立,伸左手或右手相握,按一定信号,同时小臂内旋,用力把对方手臂下压,以先压下者为胜。另一种则为两从隔桌站立,伸左手或右手相握,肘关节支撑在桌面上,按一定信号,同时小臂内旋,用力把对方手臂下压,以先压对方手臂触桌面者为胜。

五、抽鞭子

鞭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短鞭杆长鞭梢的鞭子;另一种是长鞭杆长鞭梢的鞭子。

短杆长梢的鞭子,杆长约1米左右,直径约2.5—3厘米,白腊木或栒子木制成。梢长约3米左右,用麻或棉线拧成,从鞭梢末端1米处逐渐变细。活动方法是抢、抽,目的是使鞭子发响和抽准。发响方法是手持鞭子在头顶上平抡几周,猛力反向回抽,使鞭梢在空中发出响声。比赛以响声最响者为胜。抽准方法,用鞭子抡起抽打一定目标,比赛以抽中者为胜。

长杆长梢的鞭子,杆长约2米左右,把部直径约2厘米左右。梢长约2米以上,用细牛筋编制而成。活动方法是抽、打、响为主,比赛时多以打准决胜负。

抽短杆长梢鞭子在陕北牧羊人中多见,抽长杆长梢鞭子在陕西各地赶马车人中多见。

六、拔河

拔河是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持长绳一端,绳中间系一标记,场地划一河界,听裁判发令后,双方同时用力拉,把标记先拉过河界者为胜。

拔河是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现在不限于清明节前后流行,在平时部队、机关、工厂、学校体育活动时间也很盛行。

七、打弹弓

弹弓制作,一般是用一根带叉的树枝或多股铁丝拧成弓架,再用带有弹性的橡皮筋拴在弹弓架上即成。

弹丸一般选择小石子、瓦块或土块即可。比赛一为赛射远,二为赛射准。

八、赶老牛

俗称鬼转子,或打木猴,是一项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学名叫陀螺。“老牛”为木质,呈圆锥体形,上大下小,重量及大小无严格规定。赶老牛的鞭子为半臂长的木棍,上系一绳子。玩耍时,先用鞭子绳将老牛缠住,一手扶老牛于地上,一手用力抽鞭子,让老牛在地上转动,然后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老牛,让其旋转不停。

赶老牛可以进行比赛:一是看谁能在最小的范围里转动;二是看谁的老牛旋转的时间最长。

九、击木

俗称“打台”(译音),陕西农村较为流行,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具体玩法是,在平坦处,画两条线,一叫底线,一叫端线,距离不作严格规定,一般都在10米左右。玩耍者各持一木棒(大小不限),站在底线处将木棒往端线处投掷,待木棒落地后,以最接近端线者为主攻方,其他人为被攻方,随后,比赛正式开展。以两人玩耍为例,被攻方持木棒站在底线处,向端线处抛木棒,待木棒落地后,主攻方用自己的木棒设法把对方的木棒击过底线。若一次击过底线,这一场比赛算结束,两人重新站在底线处决定谁是主攻。若一次击不过底线,被攻方可以用自己的木棒击主攻者木棒过底线,双方中直至一方木棒被击过底线方告本场比赛结束。

击木游戏运动量很大,玩耍者以青壮年为主,儿童们玩耍时,采用小木棒,小场地的办法进行。

十、打石

多流行于陕北。陕北山地多圆石,选约二斤重的圆石块,一块放于一边当靶标,距靶标30米处划一起跳线。玩时,参加者手执圆石,向靶标连跳3步,在最后一步落地时,投石击标,打中得分,不中轮后面一人进行。还有在离靶标10—20米处,把圆石放在脚背上或两脚夹住圆石等方法投击。是投掷、跳跃性民间体育活动,深受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

关中等地有类似陕北打石活动,如打砖(牌)、打瓦等,其方式大同小异。

十一、打毛蛋

打毛蛋历史悠久,建国前,是陕西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毛蛋多以棉花、羊毛做芯,用线缠成圆球形状,似垒球大小。打毛蛋多在院庭或广场上进行。方法有3种:拍毛蛋,是在原地打球,以连续拍打次数最多者为胜;绕腿打毛蛋,是在拍打毛蛋过程中,一腿抬起毛蛋从腿下穿过,双腿可以交替抬起,以累计次数最多者为胜;转身打毛蛋,是在拍打毛蛋过程中,原地转180度,以累计次数最多者为胜。比赛结束后,负方要给胜方“上毛”。所谓“上毛”,由负方和胜方各出一人,负方将毛蛋抛起由胜方用脚踢,踢起后,负方用手去接,接不住继续上毛,若接住毛蛋,“上毛”结束。

打毛蛋可以一对一,二对二;也可以根据技术高低一对二、一对三。

十二、三跳

唐代,人们就以“逶索”为戏。毽子古时称为箭子。民国时期,陕西曾提倡跳绳、踢毽子活动,并举办过踢毽子比赛。建国后,“三跳”因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季节等限制,且富有情趣,在本省各地流传甚广,特别是小学,大都将“三跳”列为课外活动的内容。70年代,“三跳”在西安迅速发展,各校相继举办“三跳”比赛。嗣后,跳法不断创新,并发展成为全市性体育竞赛项目,小学生兴趣甚浓。1985年,西安市莲湖区举办“三跳”运动会,50所小学1300多名运动员参加,项目多达22个。同年,西安市第五届“三跳”运动会,运动员2300余名。并形成传统,每年10月举办全市小学“三跳”比赛。

跳绳:跳绳有短和长跳之分。跳短绳一人摇,可单人跳、双人跳或多人跳。摇绳有前摇、后摇、前交叉、后交叉。跳法分单足跳、双足跳、两足交换跳、计时跳、跳绳跑等;跳长绳二人摇,也可一人摇,另一端系于木柱上,多为集体跳。摇绳分为正摇、反摇、双摇绳、多摇绳、两根绳还可组成十字交叉同时摇绳等。跳法可分跑过、跳过和连跳,在连跳时可做出技巧性动作,如小兔跳、青蛙跳、前后翻滚、蹲跳、集体八字形等。

跳皮筋:皮筋是用车内胎剪成的细条,或用橡皮圈连结而成,今有专门皮筋。长短无规定。玩时,两人分抓皮筋两端,牵直固定,其余参加者可在皮筋上来回踏跳。70年代后,跳皮筋方式不断发展,由一条皮筋发展到两条、多条,组成各种图案。跳法有挑、勾、踩、跨、摆、碰、绕、缠、掏、压、踢等,以各种技巧运动作组成组合动作,配合儿歌,跳出各种花式。

踢毽子:毽子以皮革或布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基本踢法有脚里外踢、脚背踢、盘踢、拐踢、间踢,也可用大腿颠、头顶等。比赛多为计数、或比花式等。可单人赛,也可集体赛。有时还在场子中央划一界线,将场子平分为二,两队各站一区,双方在毽子落地前将毽子踢回对区,如此反复,一方失误,即失1分,以规定分为局,可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此种方法今已演变为毽球比赛。

十三、持子儿

也称抓子游戏,俗名“拿羊儿”。是女孩子所喜爱的一项传统活动。持子儿游戏的子儿,一般用大拇指头大的石子,或砖块磨制的子儿,也有用羊拐骨当子儿。子儿数字不限,一般多为5个子儿。玩耍时,以一子为天子,抛于空中,然后用多种方式将其余4个子放下又抓起,但天子不能落地。如果天子落地,应算失误,让对方持子儿,游戏重新开始。胜负以谁最先一次性完成规定的动作来决定。

十四、地棋

又称“走子”,是一种土围棋。玩法较多,名称各异。因在地上划格比赛,故名。流传陕西各地,农村较为多见,且始终兴盛不衰。棋子简单易备,一般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物品代替,如纸屑、石块、树叶、草棍等。走子种类较多,既通俗易懂,又富于变化,趣味性强,老幼皆宜,深受群众喜爱。玩时,走子以猜拳中数为凭,每人每次走一步,轮番交替。

走牛窝 儿童喜爱的棋戏,相传为放牛娃利用牛蹄窝行子而得名,至今尚存。以5颗石子为一窝,共10窝,取一窝之子按事先计算好的方向,逐窝放入一粒(见图3—2),放完手中之子后,若遇有子窝,继续行棋;若遇空窝即吃掉前面该窝之子;有间隔空窝,亦可连吃。最后以获子多者为胜。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2 走牛窝

媳妇跳井 图3—3媳妇跳井中5个交点,可供放子和走子。两人各备子两枚,分置于A、B和C、D处,E处空着。走子时,第一人须先走B点或C点上的子,双方利用空位来回走子,当本方的两子把对方的两子堵住使其无路可走,被逼得只好跳井,谓之赢。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3 媳妇跳井

赶场 小儿启蒙棋戏,见图3—4赶场,3人同玩,分占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各持子3枚。以出子其和数多少,分别按规定方向行棋,一交叉点上只能占一棋,后来者可将原棋打退止无棋点上,先到庙顶者为胜。

图3—4 赶 场

注:行棋时,先转完大场,再转小场,然后方可入庙上顶。

围和尚 儿童棋戏,见图3—5围和尚,以一大石子为和尚,小石子16颗为围兵,和尚被围入庙顶或被围死于角算围兵胜;兵若被和尚吃光算和尚胜。行棋均按图中直线或斜线各走一步,和尚可担吃围兵,兵只能在剩下4颗时进行围角。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5 围和尚

注:担吃:如和尚在2位,就可吃掉1、3两子,在5就可吃掉1、4两子。

狼吃娃 一方为“狼”,备3个子,一方为娃(北方俗称小孩为娃),备15个子。如图3—6狼吃娃,把子摆到棋盘上,充当狼的一方先走,充当娃的一方后走。乡间行话“狼动弹、娃叫唤”。每次双方只能准走一格。狼吃娃的条件,是娃身后出现空格;娃把狼围死,狼无路可走时,则狼被打死。如果娃把狼全部围死,即娃方胜;如果狼把娃吃得所剩无几,娃方已无法围死,即狼方胜。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6 狼吃娃

丢四顶 两人对下,各备质底不同颜色子多枚,见图3—7丢四项。走时,一人下一子,凡直线上出现图上的位置时,白子就算“顶”了黑子,可将两个黑子取掉,双方继续行棋。最后以棋盘子多者为胜。此外,随着棋艺水平提高,还可增“担”、“夹”、“流”和“四大线”等下法。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7 丢四顶

成方 双方各备50枚棋子,每人每次投一个子,分别从棋盘AB和CD两边向棋中投子,见图3—8成方。但A、B、C、D4个位置不许投子。当一方所投的棋子成方时,如:一方投在3、4、8、9位置上,算投子成方,则要吃掉对方任意一子;当一方所投的棋子成行时,如投在1、2、3、4、5、6、7位置时,双方不停的投子与吃子,除棋盘四角A、B、C、D处已全部投上棋子,此时算投吃结束。开始走棋,每次仅走一格,交替进行,按投子时的成方或成行的方法继续吃对方的棋子。如果棋子基本成方或成行,或者成不了方与行,无法吃掉对方棋子,算一局结束。最后,子多者为胜。陕西各地“成方”名称不同,有搭方、丢方等,形式各异,有五方、六方、七方、八方等,但玩法类似。

你还记得下面那几个游戏?不会都忘了吧?

图3—8 成 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陕北   碌碡   石锁   端线   靶标   成方   子儿   木棒   陕西   鞭子   老牛   棋子   底线   和尚   方法   数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