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我要上头条# #育儿#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最近你们有没有继续在追《再见爱人》?

我发现啊,虽然每期都能活活把人给气死,但每次更新还是屁颠屁颠地打开看。

上上一期,朱雅琼和王秋雨在车里的吵架现场,引发了1.3亿人围观。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明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两个人就吵得不可开交。

老王对着朱雅琼大喊“你闭嘴”.

朱雅琼一脸无力和绝望。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两人争吵画面,除了让很多人对这种关系感到窒息、纷纷劝他们俩离婚以外,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太真实了。

很多人表示看到了自己和老公的影子,还有人说自己的家人沟通时也是如此。

明明是可以好好说的话题,明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但一开口就爆炸。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仔细分析了朱雅琼和王秋雨在车上吵的几次架,找到了一些原因。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朱雅琼和王秋雨吵架的片段还上了热搜。不过,和以往大家都批评王秋雨不同,这次很多人表示理解老王。

“最讨厌开车的时候,有人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这女的就是不靠谱,明明是自己拿手机没有放回,还死不认错。”

真的是朱雅琼一个人的错吗?

我不这么认为。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吵起来的

老王开车的时候准备看导航,回头看却发现手机不在了旁边。他就问朱:“你把手机放哪了?”

朱听到这话,就把放在老王座位旁边的手机,往前推到老王可以看到的位置。

老王拿到后,抱怨了一句:“我回头找都看不到。”

朱:那你找我要不就行了?

王:你从哪拿的,不能放回哪的地方去么?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朱:我就不是从那里拿的,是你递给我的。王:我哪里递给你了?你自己说着这话,所以为什么你说话,就只能说胡话

明明是你自己伸手的,现在又说我递给你的,我一直开着车,根本就没有递给你。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朱:没递就没递嘛。王:那你为什么整天说谎话

注意,这个时候的指责,开始脱离这件事本身,上升到了对朱雅琼这个人的攻击。这也也导致了两人更加激烈的争吵。

朱:我不记得,怎么就是谎话了?王:不记得就不记得了,为什么还那么肯定地说!朱:我觉得就是你递给我的。王:那事实就是,我在开车,就没有递给你。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最后这段对话以朱雅琼不说话而告终。

这次争吵表面看上去老王赢了,但其实双方都还有不满。

因为紧接着,两个人又吵起来了。

这次是王秋雨想要听过检语音播报的声音,朱看出来了,就直接告诉了王。说语音播报的内容是让他把车窗摇下来。

而老王就想自己听,他觉得朱雅琼的声音正好盖着了语音播报的声音。两个人因此又吵了起来。

最后,老王大声地叫朱雅琼:shut up(闭嘴)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不知道你们看了什么感觉,我当时都恨不得钻进去,你们俩可少说几句吧。

明明可以好好说的话题,一开口就要火山爆发。

明明不是什么重大问题,硬要搞得互相恶语相向。

但仔细一想,又何止是王秋雨和朱雅琼,我们日常生活中,明明是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也非常常见。

记得有一次,我一回家,土豆爸就对我说:“你为什么总是回家这么晚,你就不可以早点下班吗?”

我当时一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哪有“总是”,我前两天很早回家,再说,我也是为了工作,又不是在外面玩。

当时我们俩就一下子吵起来了,后面也是不欢而散。

其实后来想想,土豆爸的本意是希望我能早一点回家带娃,他有点累了。希望我帮他分担一些。

而我也是完全理解和配合的。

但你们理解那种感受吗,对方说的话让人很拱火,就让人忍不住想反驳回去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无独有偶,前两天有个朋友也跟我分享了她老公和她婆婆的一个案例。

她老公在厨房做饭,因为一下子没找到打火机,就把叼着烟低头用灶台上的火直接点了。

没想到这一幕被她婆婆看到了,婆婆立即跳起来大喊:“天哪,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为什么不用打火机,你的打火机呢?你是不是每次都这样?”

她婆婆就这样生气地大吼大叫了好几分钟,她老公气得不理他妈,直接关上了厨房门。

朋友婆婆的本意是担心和关心,但因为没有正确表达,导致对方不仅没接收到关系,还觉得很受伤。

仔细想想不管是朱雅琼和老王的案例、还是我和朋友的这几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是一开始都是好意

那为什么后面会演变成争吵呢?这中间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我上网翻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原因,沟通方式出了错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曾经指出,让人们几乎不可能发自内心去付出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两种:

1、让人听起来像批评的话;2、听起来是强迫的话。

而第一种情况,在我们这次的几个案例中比比皆是。

因为老王和朱雅琼的案例比较经典和具体,我们还是拿他们俩的案例来分析。

老王和朱雅琼吵架的开端是从老王略带抱怨地说了一句:“手机怎么放那了,我都看不到。”开始的。

不管老王有没有指责的意思,这句话传达给朱雅琼的意思就是,都怪你那手机乱放,我都看不到。

感觉到被责怪的朱雅琼立马接了一句:

“那你找我拿不就行了。”(干嘛怪我,谁让你不找我拿呢。)

这时候老王就很不乐意了,音量提高:

“你从哪拿的,不能放回哪的地方去么。”(这本来就是你的错,是你把它拿走我才看不到的。你拿了东西就应该放回去啊。)

有没有发现,不管他们本身有没有那个意思,两个人的话语中传达出来的感觉都是:

都是你的错

而这种指责型的话语,很容易引发对方的自我防御机制,下意识地想要申辩和反驳。

不是我的错,是你的错

其实,两个人对话中,有很多次可以立马终止话题的机会。

但每次都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一个人在辩驳,加上一些之前就对对方积累的不满,就导致两个人越吵越激烈。

而这种无效沟通的结果,正如节目中沈奕斐老师说的,非常伤感情的,沟通一次、伤一次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那么问题来了,沟通中要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指责型的沟通方式呢?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马歇尔认为,在沟通中,要说事实,不说判断

最近朋友跟我说,她和老公吵了一架,原因是她想要老公和她分担一点家务,但话还没说完,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她和我复述了一下他们的对话:

朋友:“为什么你这么懒,你从来都不主动做家务,家里都是我在做。”

听到这话,她老公一下子就生气了:“我怎么就懒了,我每天都在工作,我也很累啊,而且我也做了家务呀,前天地不是我扫的吗?”

朋友:“你还不懒,你看看你姐夫平时都做多少家务?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有没有发现这里的问题?

朋友本意就是想,指出老公家务做得少,自己做的多,来让老公也一起来分担下家务。

但在她的表达下,老公的第一注意力就被聚焦到了:

你为什么说我懒,我也有做家务啊,偶尔做也是做了的啊。你为什么又在指责我。

在朋友的例子中,她说老公很懒,就是一种她自己的一个判断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因为每个人对“懒”的定义不同,如果用这样的词,就很容易造成两个人争执,你到底是不是“懒”。

现实场景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

总是不收拾玩具;你从不好好写作业;你经常晚回家。

“经常”“总是”“从不”这样的词,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范围,它是一个判断,不是事实,所以很容易因为理解不同,引发意见不合。

因此,比起判断,说事实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其次,我们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我看到了……我感受到……我希望……

比如

▲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看到你只有星期一扫了一下地,剩下的6天,都是我在打扫和拖地,我觉得很累,我希望你能帮我一起分担一下好吗?

▲我看到你昨天和前天都没有把玩具放回收纳箱,我感到很难过。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之间的承诺。我希望你之后玩具用完之后都放进箱子里好吗?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在《爱的沟通》这本书中就提到,要采用温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心和需要。

如果对方做得不好,我们目的是希望他改正。

温柔的方式或粗暴的方式说出来都可以达到目的,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温柔的方式呢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觉得太累了,还要学说话?

凭啥总是我们来改变,我去学习?这不公平!

但其实这些改变的最终受益者都是我们自己。

每段关系的首要条件都是沟通,无论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是朋友关系。

随着你的改变,也会逐渐影响到对方。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再见爱人》给我的感触还蛮深的。

这三对其实都没有坏人,包括最令人窒息的老王,我也不觉得他是说怀着恶意去故意伤害朱雅琼。

但可以看到的是,每一对几乎都有沟通问题,不愿意沟通,或者是发生争执,谁也不愿意退一步。

这导致隔阂越来越大,两人也只会越走越远。就算最后还是在一起了,如果沟通没有解决好,最后还是重蹈覆辙。

有没有正在追这部综艺的姐妹啊,一起来聊聊呀~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1.3亿人围观的这场夫妻争吵,到底是谁的错?


你好,我是李点点,4岁女儿番茄、8岁儿子土豆的麻麻,擅长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二胎鸡飞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儿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马歇尔   本意   打火机   秋雨   婆婆   家务   这话   事实   老公   夫妻   案例   关系   方式   发现   朋友   数码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