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企业也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投入过10亿

华为在2016年的收入达到5216亿元,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然而在产品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其中在手机自主芯片海思麒麟投入高达100亿,并利用自有芯片技术成功逆袭国产手机市场,进一步走向国门。

而现有的手机品牌包括小米、魅族、OPPO、vivo等大牌,无一不在用高通芯片,颇受高通产能限制,甚至魅族一度与高通撕破脸皮,近几代手机全采用联发科芯片。高通发布最新一代芯片通常会先满足三星需求然后再把部分产品转移到有极度合作关系的手机品牌。

自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企业也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投入过10亿

然而华为海思麒麟也并非一帆风顺

2009年,华为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芯片——Hi3611(K3V1),因为第一款产品不是很成熟,K3V1最终没有走向市场化。

在芯片市场遭受到重创的任正非并没有气馁,于2012实验室说:“我们在价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于是乎在2004年10月专门组建手机芯片研发队伍,从每年难得的研发费用当中划分一部分经费修建实验室、买设备。

据华为报表显示,2017年,搭载华为海思麒麟Kirin芯片的华为和荣耀终端产品出货量已经突破一个亿。

自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企业也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投入过10亿

小米手机投入10亿元,宁愿在泥泞中前行

2017年2月28日,小米公司发布了定位中高端的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小米还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发布了搭载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定价1499元起。作为第一款搭载自家芯片的小米5c无疑起到了在芯片市场试水的作用。

据芯片市场发展报告称在2016年1月到10月,中国仅在进口芯片上就花费了1.2万亿人民币,可想而知,以量打造的小米帝国,极力打造属于自我的品牌以及在手机行业中占据主动的优势,芯片发展必不可少,这也是手机领域不可替代的技术,不可能同质化。

自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企业也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投入过10亿

魅族与高通撕破脸皮,凭阿里集团跃跃欲试

魅族与高通撕破脸皮之后,终于在魅族Pro6 plus发布中,依靠三星的Exynos 8890芯片赚足了眼球,同时意识到芯片对于手机厂家来说的重要性,吃一堑长一智亦想在芯片市场跃跃欲试。

继魅族获得阿里5.9亿美元的融资之后,可谓搭着阿里集团发展一路上升,先后推出了阿里云系统等运用阿里技术的手机品牌。然而,阿里投资近6亿美元,可不是为了几款手机样式,而是整个中国手机市场,想必在阿里加持的魅族也有欲望建立自有的芯片。

而在近期,魅族出手了,收购老牌厂商德州仪器,其拥有非常丰富的手机处理器设计经验,其设计的SoC稳定性强、兼容性好、发热与体积控制也非常合理。凭借着这些优势,德州仪器也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上斩获了不少。

魅族这才是走进芯片的第一步!

自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企业也开始自主研发芯片,投入过10亿

研发创新,不敢说必成功,但是对于国内技术发展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任何外部因素都可以被取代,唯独自有的专利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三星   华为   麒麟   芯片   手机   阿里   跃跃欲试   小米   澎湃   必不可少   脸皮   美金   手机品牌   自主   市场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