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又是一个有趣的太空技术较量!我国的嫦娥五号瞬间被日本隼鸟二号超越了?

6日,经过6年时间隼鸟二号的漫长旅程,成功从小行星“龙宫”采样返回,返回舱着陆在澳大利亚。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难道我国的嫦娥五号瞬间被日本隼鸟二号超越了?嫦娥五号的技术真的比隼鸟二号落后?

认为隼鸟二号比嫦娥五号先进的小伙伴,只是被“3.4亿”、“6年”的字眼迷惑了。简单认为3.4亿公里比38万公里相比,嫦娥五号就不是一个量级。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登陆的小行星“龙宫”,距离地球约3.4亿公里。这没错!但你忽略了其直径仅约为1公里,而月球直径约为3500公里。这就关乎引力的问题。

隼鸟二号说是登陆,其实是直接“撞”上小行星因为引力小,“撞”上小行星时,探测器都可能会被反弹回来。夸张点说,背着小行星放一个屁,都可能被反弹回来。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这是不是贬低隼鸟二号,日本能成功取样回来,说明也有一定的技术。毕竟不是谁便一个国家都能踏进深空。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证明克服引力的重要性。假如隼鸟二号直接对撞月球,那分分钟“车毁人亡”。

上面仅从引力的角度讲,在克服引力方面月球与小行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那日本能进军“3.4亿”公里,核心技术是日本?

我们知道探测器飞往目的地时,需要捕获、监控探测器,还要传输指令控制探测器。地球能收到几亿公里的微弱信号,就必须有深空测控系统。

而日本在这方面是与美国合作,使用的是美国的深空测控系统。而这方面,我国有自主的深空测控系统。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中国和日本的太空发展之路完全不一样。中国航空涉及到整个产业链,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综合的航空航天水平。

美国可以带着日本一起到国际空间站,而我们只能自己建设。也就是说日本失去美国的深空测控系统,“3.4亿”公里不迷路,能做到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探索距离地球约4亿公里的火星,也将验证我国自主的深空测控系统。


日本成功从3.4亿公里的太空“挖土”返回,超越中美?

最后:

别被“3.4亿”公里、“6年”吓唬了。中国和日本的两个探测器主要克服的技术不一样,可比性不大。


都3.4亿公里了,干嘛不去火星呢!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最远距离也就是约4亿公里。登陆小行星与登陆大星体,根本不是一回事。(技术侧重不一样,不是完全否定日本技术)

嫦娥五号开着坦克去月球,隼鸟二号开着汽车去小行星,两者执行的任务不同。再者,我们走的是独立自主的航天探索之路,与日本走的合作之路不一样。

也就是说,两个探测器的任务目的不同,技术也有各有所侧重,可比性不大。从整体看,两国之间的太空探索侧重也不同,我国是综合性发展,需要更多基础。日本偏向于合作,侧重于科研。

(这里不是否定日本的探索太空技术。这也是仅就这些主要技术分析,也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日本   太空   中美   火星   小行星   龙宫   可比性   美国   探测器   嫦娥   月球   引力   地球   距离   系统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