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院士?论文数量的多少,还是在某一领域做出过重大贡献?最近,看央视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六集《家国情怀》里的一位工程院院士,让人泪目了。

他叫朱有勇,是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先后在云南农大和悉尼求学,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方面有很深研究。1998年,朱有勇在悉尼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到祖国。他说,回到祖国,为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21年前,朱有勇找到水稻的品种搭配规律,为控制稻瘟病这一世界难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重大研究,还被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

2004年,还不到50岁的他,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国际稻米研究一等奖。当年,国际上只有两位科学家获此大奖,而朱有勇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2011年,时任云南农大校长的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在荣誉加身后,他决定辞去农大校长一职,将更多精力用来搞科研。

2015年,朱有勇已经60岁,却主动请缨到云南澜沧参加扶贫工作。当时,这里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元,人们住的是漏风的篱笆房、茅草屋,一张床、几袋玉米、一口铁锅、一个煤炉,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看着澜沧的一切,朱有勇十分心痛。用他的话说,这里这么穷,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深入下来,没有真正地来为老百姓做些事情,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

一番调查后他发现,澜沧气候很适合种植自己研究的冬季马铃薯。11月播种、2月份收获时正值过年,在全中国没有新鲜的马铃薯时,澜沧县就可以成为最早上市的马铃薯产区之一,不愁没销路、更能卖个高价钱。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朱有勇给乡亲们算了一笔账,冬季土豆一公斤能卖三块多,刨去成本,一亩地能纯赚5000块钱,种一亩就能脱贫,种两亩可以奔小康!

计划不如行动,他说干就干,不仅把澜沧土豆拿到两会现场,向全国媒体展示。还走进拼多多直播间,向几十万网友推荐大土豆,1小时卖出25吨。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去年,院士收了1500位学生的事情还闹上热搜。原来,朱有勇联手拼多多创办电商培训班,教当地1500名农民学生从零学习如何开店、提高店铺运营效率等电商知识。目前,已有60人在拼多多开设属于自己的网店。

不仅是带领大家种土豆脱贫,朱有勇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林下三七”技术无偿送给村民。曾有企业开出10亿元的天价购买这项专利,但他不为所动。2019年底,他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如今,澜沧的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一座座篱笆房变成砖瓦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房前屋后种满了鲜花和蔬菜;家家户户添置了淋浴、买了三轮车,有的人家甚至开上了小汽车,外出务工人员也纷纷回到寨子里。

这位“农民院士”,60岁还跑去云南深山,他的故事令多少人感动

看到澜沧的一切,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粮农组织   云南   沧县   林下   院士   泥巴路   稻瘟病   悉尼   农大   马铃薯   篱笆   深山   老百姓   土豆   祖国   校长   农民   故事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