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开包子铺的人通常都是普通老百姓,中学学历以下居多!

如果是一个博士,甚至是金融博士开包子铺,会开出什么花样呢?

坚持看完,会有很大的收获!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陈博士的包子生意

陈博士在一个农贸市场旁开了一家包子铺,开店花了8万块,每个月利润1万元,8个月就能回本。这可羡煞死农贸市场卖菜的菜贩们了。

此时,陈博士想扩大规模。整个城市有几十个农贸市场,要是他都开一家的话,一个月利润就几十万呢!不过还是稳扎稳打,先开第二家再说。

但苦于手上没钱,于是他就找到了3个菜贩子,跟他们说:我准备去另一个农贸市场再开一个包子铺,只要投资我的包子铺,每个月都给你们分红。

3个菜贩子看着第一家包子铺生意那么好,心里肯定希望能投点躺赚,但又害怕担风险,要是第二家包子铺不赚钱怎么办呢?


陈博士接着说:首先,我的第一家包子店每个月就给我赚1万块,如果有亏损,我用我赚的钱还你们。要是还不放心的话,我老婆每个月工资有8000块,我让我老婆写份担保书,如果亏钱,她用她的工资还你们钱。

3个菜贩子还是不放心,要是你两离婚,或者你老婆失业了怎么办呢?

陈博士说:我自己也出资2万,要是亏了,先从我的本金里亏。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现在,3个菜贩子放心多了,虽然还是有风险,但投资怎么可能一点风险没有呢?

于是陈博士就分别给3个菜贩子开了3张投资保证书,证明他们的投资份额和收益分配。

3个菜贩子加上陈博士本人,每人2万元,一共8万元。每个月3个菜贩各自分得利润的20%,陈博士分40%!


【包子铺产生的利润就是基础资产;保证书是资产支持证券;陈博士老婆答应在亏损时用工资抵债,这叫做外部增信,也可以看作找个保险公司来上一道安全锁;陈博士自己投2万,并且在亏损时先亏自己的那部分,这叫内部增信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通过这么一顿骚操作,第二家包子铺成功每月利润1万元,陈博士5个月就收回成本了,小贩则要10个月。

陈博士如法炮制,继续开第三、第四家店...

而且每家店都跟第一家店一样赚钱。后来的开店速度更快,本市的农贸市场都占领后,继续往其他城市扩张。



张博士的炒作生意

有一个张博士得知后,起了歪主意。

只要买到陈博士发行给菜贩的投资保证书,每个月就可以分到利润,那我花钱去买保证书不就可以了?

但是他想把这个生意做大,所以需要更多的资金。于是他就告诉身边的朋友:我有一个好项目,去菜贩子手上收购陈博士的投资保证书,你们出钱投资我,我也给你们开投资保证书,赚到的钱每个月都分给你们。

张博士的朋友也不傻,他们跟菜贩子一样担心风险。所以张博士又把陈博士的那一套再耍了一遍!顺利筹到50万。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当他去跟菜贩子谈收购时,菜贩子都不愿意,毕竟每张保证书每个月能分到2000元,这么好的事,干嘛要卖给别人。除非你出高价,比如用4万块来买。

菜贩子心想,反正陈博士开店速度这么快,每个月都有那么多新的保证书放出来,我只花2万块就可以买到一张新的了。赚个差价不是很爽吗?比每个月拿分红还快。

如果张博士真花4万块买了,那么就得20个月回本。张博士一想,虽然还是能赚钱,但不划算!


张博士苦思许久,然后找人散布谣言,说本地闹猪瘟了!全市的人全都不吃猪肉了!陈博士的包子铺要完蛋了。

投资了陈博士包子店的菜贩子们都人心惶惶。如果包子铺完蛋了,每个月就收不到分红了,而且自己投进去的钱还不一定能收得回来!手里拿着的保证书不就一文不值了吗?

于是大家纷纷抛售保证书,价格被打到了5000块,还是没人敢接手。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此时,张博士可高兴了,大笔吃进投资保证书。

奇怪的是,陈博士站出来说,既然你们都不想持有我的保证书,那我吃亏点,回购回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菜贩子们赶紧把保证书卖回给陈博士。

陈博士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包子,猪肉馅儿占比只有10%,根本不会影响多少利润。

不仅如此,随着谣言的散布,包子铺的牛肉和鸡肉包子反而大卖。整体利润翻了一番!每个店的分红也跟着翻番。


而张博士在动手脚之前,对陈博士的包子店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所以他也知道实情。

最无知的就是菜贩子们,连陈博士的生意到底怎么做的都不知道,一心只看那张保证书赚不赚钱。(像极了股市里的散户)

张博士这一波骚操作下来,5000块买的保证书,利润还翻倍,不到两个月就回本了。他一共买了100张!赚嗨了!

投资了张博士的那些朋友,也赚了不少。

菜贩们肠子都悔青了!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陈博士火上浇油

陈博士想,这样赚钱还是不够快。

于是买通媒体,做了一个专访。在专访中,他有意透露自己要引进一批揉面的机器,每个店可以节省两个人的人工费,利润还会增加。

此消息一出,菜贩子们又蜂拥而至,想要买陈博士手中的保证书。

陈博士假装很仗义,说:当初大家信任我才投资我的,所以有钱大家赚嘛。不过现在一张保证书的价格不是5000元了,得5万元!


菜贩们仔细一算,即便5万块买,由于利润增加很多,所以每个月分红还是比以前多,回本比以前2万块投资时还快。都疯了一样抢着买。

一旁看热闹的张博士心想,还有这便车可以搭?于是,赶紧把当初5000元买的全部抛售。狠狠赚了一笔!


没过多久,猪瘟的谣言被识破了,陈博士的包子生意又回到原样,每家店仍然只赚1万元。

菜贩们手拿着保证书,心里只能骂娘。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循环嵌套

既然张博士投资保证书的利润这么丰厚,那么自然也有某个李博士看上他这个项目。

于是依葫芦画瓢,想要去收购张博士发行给他朋友的保证书。

如果李博士也赚钱了,可能还有王博士要去收购李博士发行的保证书。

反正就是这么一层一层地套上去。玩得不亦乐乎!


这个游戏就这样玩下去,只要大家相信购买的保证书能赚钱就可以了。而没人知道自己买的只是一个包子铺的生意。

但某一层出了问题,下层的就要玩完!

如果是陈博士这层出了问题(基础资产),所有人都玩完!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会出问题吗?

当然会!比如,被卫生部门查封、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肉价大涨、房租大涨、经济危机等等。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跟这个如出一辙。


咱们这里有这样的现象吗?当然有!

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发行债券,信托公司把众多地产公司的债权打包成信托产品;

资管公司从中过一次手;

银行再过一次手,把原来的产品和其他信托产品组合在一起,拼装成一个理财产品,然后卖给客户,并保证每年有固定利息可以拿!

而这里面的底层资产是地产公司发行的债券。如果地产公司出问题了,这一连串的产品都要出问题。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还比如蚂蚁的ABS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脱实向虚

为什么实业没人做了?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玩虚的更赚钱。

大家都把钱拿出来在这个循环里空转。

不过虚的始终是虚的,底层的实体出问题后,也就玩不转了!


好了,金融博士开包子铺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如果觉得好,就点个赞吧!


金融博士这样卖包子,难怪普通人不赚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包子   猪瘟   博士   包子铺   保证书   贩子   农贸市场   债券   谣言   普通人   利润   生意   资产   金融   朋友   地产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