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做生意除了要讲成本,还需要讲坚持,如果想在一个行业内建立出商业地位,这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

就如同分众传媒的创始人江南春所言,世界最可怕的两样东西就是执着和认真,但凡在世界上出色的企业家,都是具有强大毅力的人。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华为是目前中国科技领域的翘楚企业,能够被美国视为强敌,甚至不惜一切成本打压的企业,估计全世界仅此一家,不过在技术领域方面华为也是有自己的坚持,如坚持以网络运营作为核心业务,以及不做汽车行业。

任正非对于这两项坚持看得非常重,尤其是后者,为了不让企业中的人敢生出造车的念头,甚至下达谁再建言造车,谁就撤职的言论和指令。而任正非之所以要放弃进军汽车市场的念头,除了是要让企业发展集中在ICT领域以外,还与任正非的市场理念有莫大关系。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一、不做市场垄断,只留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给自己

在华为的业务扩张上,任正非坚持的是市场三分之一的友商理论,意思就是华为拥有只保留自己产品在市场的三分之一比例,其余的归竞争对手和合作企业所用,而不是像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把触角伸向各个行业。任正非提出,不做“西楚霸王”,像李嘉诚学习,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其实,以华为目前在5G业务上赚到的利润,如果抽取一部分投入到汽车行业的话,相信不久中国的汽车市场便会多出一个强劲的对手,但也会为华为树立更多不必要的市场对手,这并非任正非乐意看到的。

不过虽然华为不进军汽车领域,却依旧利用自己在信息领域的优势,帮助中国的车企完成智能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例如为他们提供智能汽车专用的零部件、将汽车零件和智能终端产品合并等,还为此成立一个特殊的智能汽车部件部门,归属余承东负责。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二、任正非早期的选择,奠定了华为的发展方向

任正非的华为是在80年代末成立,在1987年到90年代,中国正处于房地产发展最迅速的时代,如今许多的商人都是通过当年在房地产的投资赚到了第一桶金

而作为华为领导人的任正非,也曾受到别人的邀请要他进入房地产市场。然而任正非却一口拒绝了对方的邀请,在他看来未来是信息化的时代,房地产再发达也终有到头的时候,但如果想在信息化领域占据主导位置,就必须早早地开始研究和布局。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因此在他的坚持下,华为完成了从2到5超越,而这质的跨越,任正非却是花了20多年才走完,在许多人注重市场扩张的情况下,任正非却依然将每年从信息领域赚到的所有钱投入到5G网络运营技术上,科研费用最高额超过1000亿。

三、任正非也有做过错误决定的时候

除了不做汽车,不做房地产以外,任正非还说过不做手机,然而如今华为手机却是手机高端市场上,少数可以与外企抗衡的中企,甚至手机还是目前华为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任正非之所以后来选择进军手机业务,与华为大规模投资网络技术有关,虽然当时华为的2g和3g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这些技术相关产品,却无法弥补研发造成的财政赤字,为此想要维持对网络运营技术的研发资金,开拓手机业务势在必行。

不过由于任正非之前已经严肃说过自己不做手机,为此华为上下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说一句话,为此任正非随即在华为内部展开自我批评,更是当下就宣布华为的手机项目即刻成立。

为何任正非下令:谁提造车谁撤职?效仿李嘉诚,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这个决策为华为带来可靠的收益同时,也是华为成为中国的高端手机品牌的开始,如果不是任正非这个决定,说不定华为也未必撑到5g技术的到来。

任正非不仅对技术要求认真,对企业发展更是达到执拗的地步,但正是因为他这股如牛一般的狠劲,才有了如今华为的成就,如果当初华为选择进军房地产,华为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不会有现在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切成   华为   铜板   中国   汽车行业   企业家   领域   业务   智能   房地产   汽车   手机   市场   技术   科技   网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