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近期,文科生因为四位中国人民银行经济学博士的一篇工作论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地位。

在《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提到,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此言论一出,网上随即掀起了一场对文科生的声讨之战,各种关于文科生的言论甚嚣尘上。


有人说,报告说的就是事实,文科生什么都做不了,直指“文科生无用”!

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有人表示文科出国根本没人要,理工才是世界的未来。

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甚至还有人上升到了“学文科是因为智商不够”、“文科生误国”的高度!


一时间针对文科生的讨论,可谓是“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


01文科生面临的尴尬局面


同样是寒窗苦读12载,文理生和理科生在大学报考和工作就业时却面临着天差地别的局面。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的12个学科中,理、工、农、医这四个门类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而在教育部颁布的《新版专业目录》中有506种专业,理、工、农、医四大门类更是包括276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以上。反之,在文科专业中,除了文学、历史等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是文理兼招的。近年来,许多高校新增的专业也大部分为理工类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等,文科生基本无缘。

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在就业方面上,毕业以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职业、薪资都有着天壤之别。数据显示,理科生的工资一般要比文科生的工资高出30%左右。而在某招聘网站《2020年Q3人才吸引力》报告中,平均薪资最高的15个岗位,包括推荐算法、搜索算法、架构师、机器学习、游戏制作人和集成电路IC设计等,基本都需要理工科背景的人才能胜任。

报志愿选择少,毕业了出路窄,就业后工资低。这是大部分文科生面临的困境,所以才有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


02警惕重理轻文形成的实用主义


重理轻文的理念,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苏联模式。1950年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将他的“苏联模式”带到了中国,他认为苏联高等教育的特色就在为国家培养工程师、医师和农业专家这样的专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性的人才支持。这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于是一大批工业院校、工业专业建立起来,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等,一应俱全。

此后的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理工类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高,“重理轻文”也由此产生了。然而,为什么如此重理轻文之下,我们却还是连“芯片”都造不出来。

理由很简单,尖端理工类人才的流失,这也是过度对理工类实用主义倾斜造成的不利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大学本科留学率就高达31.86%,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率27.50%,浙江大学出国留学率25.21%,而不少的理工类留学生在出国深造之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选择了“留下”。


对此,翟老师表示,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尊重实际需求,但也应谋划长远。过度对理科的偏重,很容易形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一边倒、一刀切思维模式,我们需要理工科,但也不能忽视文科生的“人文精神”给予人们精神生活的指导,只有文理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汇聚成社会前进的力量。


又到高考季,文科生/理科生谁更“香”

从历史中走来,中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理工学科的发展,但也少不了文科的传承。如果说理工是我们的开山斧,那么文科便是我们的同心绳。正是上下五千年来的文科传承,文化沿袭才造就了璀璨无比的华夏文明,才形成了上下一心的情感认同。


纵观当下,有人被“贪”字所困,为此魂不守舍,失去理智;有人被物欲所裹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买不起就借钱买,还不上就以贷养贷;有人陷于功利的泥淖中失去自我,甚至走向犯罪……这些种种何尝不是源于精神世界的匮乏,人文理念的缺失?


所以,在翟老师看来,并非是文科生太多会误国,恰恰是文科生太少了,我们才陷入了这种过度实用主义之中,每个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迷失了自我。唯有静心修身,以五千年来的“人文思想”着墨,以人文精神滋养出“仁义善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

翟老师弟子联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苏联   实用主义   理工科   文理   理工   门类   薪资   中国   理工类   工资   老师   模式   人才   数据   专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