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有人曾问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让你成功?”


俞敏洪回答说:“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职场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


但是很少情况下,我们可以从问题中,发现最优的解决办法,从而将问题完美的解决。


怎么才能处理好问题?你肯定会说,梳理清楚慢慢解决呗。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但现实中大部分情况是,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通过各种手段去猜测原因。


却不知道问题本质是什么,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高德拉特说过,复杂的问题,用复杂的解决办法是行不通的。


问题愈复杂,解决办法愈是要简单。


所以我们总结了四个习惯,学会转变思维,直接抓住事物本质。


用“高层次的眼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相信就会事半功倍。


01 以终为始

别把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说假设你这会儿要去抓兔子(目标),过程中追着追着,追丢了,兔子不见了。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这时路上突然窜出了一只土拨鼠,你觉得能抓到土拨鼠,会比什么都没捞到好。


便把抓兔子这事儿直接抛诸脑后,拔腿就去抓土拨鼠,结果土拨鼠从地洞溜走了…


这个故事,你有没有觉得像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果目标不够明确,是没有办法快速完成任务的。


所以史蒂芬·柯维说,每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面临着两次创造。


一次是在头脑当中创造出来,一次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创造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以终为始的习惯,成为自己的创造者呢?


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1---确定目标很多人面对复杂的环境,常常迷失了自己的目标。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们可以用全局的角度思考,想想公司的愿景是什么?对项目而言,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只有确定方向和可衡量的标准,才能坚定的追寻目标。

2---坚持原则确定目标之后,需要有一些基本原则(底线)。王阳明也曾说过“真正的修行,要在事上磨练”,一切以心为本,这不就是以原则为中心吗?无论是去工作、去创业或是陪孩子,我们都要坚持原则。这里推荐一个领导力最需要掌握的基本功:Smart原则,设定目标,它能促使你更加高效地工作。

3---做好计划计划想必不用多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复盘时,如果跟原先计划发生偏差,需要及时的反思跟纠正。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很多人会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


虽然看上去忙碌不已,实际却没忙到点子上。


所以我们要学会善用方法,养成习惯,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简化每一件小事,坚定的追寻目标。


02 双赢思维

你我都要赢,否则就别干


我们每个人习惯于要赢对方似乎才算是获胜,但实际上你可以找到一个双赢的思路。


什么是双赢思路呢?


简单来说就是:你赢我也赢,大家一起挣钱。


刘润曾在他写的书上提到,双赢思维会彻底提升一个人的格局。


合作一定要让双方都获得价值,如果一方获得的价值是建立在另一方的损失之上,这样的买卖不做也罢。


双赢思维是寻求共同利益,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


鹰有时候会飞得比鸡还低,但鸡却不可能飞得比鹰高。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所以我们怎么来修炼双赢思维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提高境界,双赢思维的前提是你需要跟对方建立双赢的关系。


就是你和他的情感账户当中要有足够的互信。


我们讲3种境界:


1---鸡的境界“我要赢,更重要的是你要输”这样的心态,建立在稀缺心理上。崇信“你多吃一口,我就会少吃一口;你吃饱了,我就会饿死”,非常被动,也会容易被别人控制自己的情绪。

2---雀的境界“我要赢,如果因此你输了,别怪我”只想着自己赢,不关心对方是赢是输。比如销售把产品卖给那些用不上这个产品的顾客,顾客用的上最好。用不上,也不关我的事,反正我就是要把产品卖出去。

3---鹰的境界“你我都要赢,否则就别干”如果进行了“你损失、我获益”的合作,我就损害了我的顾客、合作伙伴心中的情感账户。因此“信任”是很重要的,所以史蒂芬·柯维说,如果不能够达成双赢,我们宁肯选择不合作。


03 知彼解己

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


“知彼解己”听起来比较拗口,我们换种说法,就是要学会倾听。


这时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不会跟别人倾听,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太喜欢给人建议了。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却忽视了要先去理解别人。


沟通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一个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通常3秒钟之内,大脑里就已经开始想,我应该怎么回应他。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去配眼镜,到了眼镜店你问大夫,眼睛看不清楚了怎么办?


医生说没事儿,也不给你验光,便把他自己的眼镜给你戴。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你半信半疑戴上了,但是看不清还头晕。


这个时候,你很痛苦,因为大夫认为这个眼镜能看得很清楚,你却觉得头晕。


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


会把自己觉得很好的东西,推给别人,然后说你一定要试一下,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别人来讲,那就是一副“不合适”的眼镜。


回归到这个案例,你认为这里缺少了哪一环呢?没错,就是倾听。


所以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要讨论一个事情,想要达成一个合作的时候,其实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少说话,多提问,多让别人说一说。


我们该如何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呢?


1---戒掉“自传式回应”戒“好为人师”型的自传式回应,不要随便做别人的人生导师。戒“自以为是”型的自传式回应,切勿妄断别人的动机。戒“追根究底”型的自传式回应,避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刨根问底。

2---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人际沟通中,仅有7%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38%取决于语调和声音,其余55%则靠肢体语言。所以微信的文字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语音也是不够的,更要多见面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3---移情聆听重复总结对方的表达“我猜你现在的感觉是…”“你的意思是不是…”呼应对方的情绪“你当时很愤怒…”“你觉得很痛苦…”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他问题的理解、情绪的感受,总结一下,就跟他站在一起了。


04 统合综效

太棒了,原来还可以这样


有的人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它想得很难解决。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复杂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首先我们要明白,除了“非此即彼,你多我就少”之外,我们还可以试试找到共享的目标。


通过创造性的合作,找到“1+1>3”的第三方案。


什么叫统合综效?其实大自然就是统合综效最典型的结果。


你看树、灌木、草、微生物、动物在一块儿发挥了最好的一个效能。


这是大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和他人之间要能够达成统合综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创造性地合作。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这种基于创造性合作的第三方案呢?


1---尊重差异,感激多样性你可以理解为眼中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而真实世界在我们心中那面镜子上的投影。我们的价值观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投影就会不同。团队充满差异性,才能激发奇思妙想。

2---从报仇,到妥协,到合作最差的合作是报仇,这样只会两败俱伤,1+1=0.5。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妥协,结果会是1+1=1.5。而合作是互帮互利,1+1=2,甚至有可能1+1>3。

3---共享目标,创造性合作找到共享的目标。比如线上跟线下,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找到共享目标,更多流量、更高效率,相互成全,就是这么个道理。


05 总结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零散的存在。


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即规律性。

高层次的人,都善于把问题简单化

譬如,时有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把握了客观规律,也就等于把握了问题的本质。


大道至简,人亦是如此。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学会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逻辑上认同的东西训练成习惯,让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萌)

欢迎大家一起跟翟老师学国学[来看我][来看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崇信   土拨鼠   坚持原则   梯子   自传   高层次   创造性   兔子   善于   本质   境界   顾客   眼镜   思维   习惯   目标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