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经销商二代,进入“接班潮”

90后,经销商二代,进入“接班潮”


在上月刚刚结束的中国快消品渠道创新大会「商贸流通论坛」上,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台上分享的经销商,有一半是年轻人。而台下参会的用户,也有近一半是年轻的面孔。


90后,经销商二代,进入“接班潮”


要知道,在商贸流通领域上,能站在台上的,或对话题感兴趣的,基本都是长者。很少会像今天这样,有一半的年轻人,在台下,听商贸流通的专业干货分享。


透过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如今一大波90后经销商正在逐步走向商贸流通的舞台,成为生意的主角。而这部分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二代接班。


这些二代们,因为在父辈的影响下,对生意耳濡目染。虽然没有直接上手干过,但或多或少,清楚背后的逻辑。当前,经销商二代们逐渐执掌生意大权,他们的生意逻辑思考,与父辈们有何不同。作为上游的厂家,如何看待这些商二代们?


-01-

大区开会:多让年轻人出来开会分享


经销商作为打通线下终端的载体,厂家是极为重视的,每年、每季度都会开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会议。除了新政宣贯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让一些优秀经销商,分享一下市场操作经验,提振其他市场信心。


但这样的会议,不开还好,一开最后就容易演变成经销商“倒苦水”。说着说着,就谈起了政策啊,费用啊,支持啊。


台下的区总们虽然笑脸点头,但心里确实很无奈。


但近些年,大区的做法好像变了,年轻人上台分享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他们分享的是市场操作的打法和对市场变化的思考和建议。


90后,经销商二代,进入“接班潮”


除了分享经验,提振信心外,厂家们也能获得经销商们的真实想法。通过思想碰撞,厂商真正意义上实现步调一致,最后厂家和经销商也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资源做大市场。


一位二代经销商朋友说,厂家经常会让他做嘉宾出去分享,甚至有厂家在会上鼓励,老一辈的经销商多让子女出来分享。


另外一位二代经销商朋友告诉我,在她所在的大区,经常是她和团队做好一套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然后大区在经销商里面推广。


-02-

经销商不是执行者,而是设计者


过去,经销商背靠品牌的红利,只要按照厂家的要求,把该做的陈列做好,该上的促销活动及时做好,把厂家的政策执行好,基本上就能获得不错的销量。


这一阶段,经销商的定位更多的是执行者。而在产品同质化的现在,一个品类数十个品牌,意味着你有众多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仅做一个执行者,远远不够。


但问题在于,父辈经销商群体大多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方法和路径,以厂家为主导,被动执行,思维已经固化,改变困难。


而年轻一代经销商,其实是不愿意做简单重复的事,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模式与方法,相信数据,愿意主动接触平台。


这些或多或少可以说明,关于二代接班,很多厂家是持肯定态度的。再比如甚至某些领先公司会做一些二代经销商分享会和研讨会,厂家甚至希望和鼓励交棒给二代经销商。


-03-

两代人的生意思维差异


60、70后经销商的生意,正逐渐呈下滑态势。前段时间,见了一位年销数亿的调味品经销商,生意做了二十多年,只做现代渠道,过去生意一直做得不错,但近两年,线上平台的侵袭,KA卖场生意大幅下滑,尤其在今年,生意同比下滑30%以上。


行业的变化太快,过去传统小店到卖场再到电商的发展,用了二十多年,但现在零售业态变化速度日新月异,短短两三年的时间,B2B、O2O、社区团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面对这些新的事物,不少经销商的精力、想法、动作已经逐渐跟不上了。相比之下,二代经销商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也更愿意主动接触这些新平台。这也是厂家想看到的,生意下滑,厂家也会受到影响,也希望经销商能够挖掘新的增量。


江苏一位二代经销商朋友有句话,感触很深:五年前,很多老一辈经销商就在喊生意不好做,能做一天算一天,到今天还是这样说。那为什么他们还在用原来的方式做生意,本质上是不愿意改变。


举个例子,很多“顽固派”经销商,做任务都是打八折去做,而在二代经销商们看来,这种做法没有好处,因为市场做好之后,最直接受益的还是自己。


所以二代经销商在面对厂家任务时,一定是把事情做到极致,销售8000万的影响力和6000万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一旦有了规模之后,跟品牌商谈资源也更有话语权,赚钱就变得简单。


新一代的经销商是愿意和品牌商共担风险的,货到手上,愿意想办法,找新的思路、新的营销方式去卖掉,与品牌方共担风险,共创利润。在他们看来,品牌卖好之后,自然能够享受到品牌的红利,这其实也与很多老一辈经销商早期创业的想法一致。


在内部的管理上,二代经销商也更愿意投入,甚至有点“不计成本”。拿数字化来说,老一辈的经销商知道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数字化工具去赋能,但真正上系统的时候,又会瞻前顾后,既怕系统不好又怕系统贵,直到生意大幅下滑,才病急乱投医。


在实际调研拜访过程中,二代经销商更愿意把赚到的钱进行再投入,比如一个做电商的二代经销商,认为公司运作效率低下,直接花了30万上了一套ERP旗舰系统,要知道这一年利润可能才一两百万。


这在父辈经销商眼里,这可能是乱花钱的表现,但事实的结果却是,应用后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线上销量翻了一倍。


回过头来,厂家厂家为什么愿意扶持商二代接班,本质上肯定是在二代经销商身上看到这些闪光点。


第一,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敢于尝试新渠道;第二,是在“做”生意,而非“保”生意,愿意想办法把生意规模做大;第三,愿意花钱,将钱投入到市场增长中,投入到管理效率提升中,投入到人员能力建设中,这并非是乱花钱。


-04-

“焦虑”的父辈经销商


面对子女接班,父辈经销商其实是存在焦虑:


1) 没有系统性的接触业务

2) 担心底下员工不服

3) 怕处理不好厂商关系


面对这些焦虑,很多经销商对子女并不放心,不少即将接班的子女发牢骚:父辈想让他们接班,但又让他们束手束脚,不愿意放权,没有办法证明自己。


老一辈经销商的担忧肯定是对的,毕竟他们也是十几年摸爬滚打过来的,“饭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有问题要想办法克服,接班是迟早的事情,如何让子女快速成长,最后顺利将接班?


根据拜访沟通调研,我们发现,成功接班的二代经销商,都有着相似的过程经历,总结起来是五个方面:


1. 明确认知


二代接班,一定要把自己的梦想打破。不要单一认为经销商生意高大上或苦累难,要想真正做好这门生意,先虚心接受,后脚踏实地,再多看多做。


如果只是想在办公室批文件,体面轻松,这门生意是做不了的。躬身入局很重要,接班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多看多做,对生意保持敬畏之心。


2. 学习模式和方法


这里的学习不是在公司内部学习,而是在外部学习。很多经销商子女都是有高学历背景,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多走出去看看,无论是眼界还是实践,都能快速成长。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父辈们往往看不懂、看不清。这时,完全可以让子女先在相关的平台巨头学习,或者是某些线下课程,让子女多多参加交流。


再或者,经销商在子女毕业之后,可以推荐到所代理产品的厂家工作一段时间。品牌商在渠道的建设上,以及对市场风向的把握,是经销商自身比拟不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正规化的管理制度,这些都能为接盘生意打下坚实基础。


3. 适应公司流程


对这门生意有了基础认知的同时,也要对自家公司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等,都要清晰知道。


认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从基础做起,熟悉公司主要部门业务流程,比如做业务部门的主管,业务员是怎样管理,薪酬绩效如何设计。一般适应时间是1~2年,公司的业务、财务、渠道、物流等等主要部门,都要摸清楚。


4. 逐步放权


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后,经销商也要开始逐步放权。从公司单个独立业务开始,让子女独立负责,比如可以让子女尝试做新业务,像电商、社区团购这些。


通过这种独立业务的锻炼,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既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能在公司服众,让员工信服。反之,如果做的不好,就说明还需要进步加强学习和适应。


5.完全接手


到了最后一阶段,某种程度上子女已经基本具备接手生意的能力,这个时候经销商要大胆放权,公司交给子女打理。也不是完全不参与,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经销商退居幕后,担任后方参谋的角色,遇到重大问题可以指导。


写到最后:


从疫情出现开始,新一轮零售市场的交接就已经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很多创一代经销商将接力棒交到“敢想敢做敢拼敢承担”的创二代,生意完成了新老的交替。


当然,也有一些“创一代”经销商对接班有所担忧,但如果经销商确定要将生意交到子女手上,就不要给他们带上镣铐,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尽快让他们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经销商   执行者   大区   父辈   子女   渠道   生意   年轻人   厂家   能力   业务   商贸   品牌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