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排队文化"真的奏效吗

前段时间,茶颜悦色武汉店开业排队8小时,一杯500元的"盛况"更是一度爬上微博热搜,在社交媒体引发激烈讨论,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而喜茶、海底捞、星巴克等品牌,门店前则永远有人在排队。"排队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营销手段,排队不只是一种潮流,它更是一门营销玄学,蕴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底层逻辑。

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

①"排队文化"利用人类的从众心理

人都有从众心理,而从众最能够满足的需求就是一种归属感——跟大家整齐划一地做一样的行为,让我感觉自己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因此对排队几小时买到一样东西还乐此不疲。

也有品牌人为的刻意引发排队,利用人类追逐流行之势和从众心理,营造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

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

②"排队文化"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当我们看到乌泱泱的人群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购买东西时,潜意识会觉得这件商品的质量还不错。这就跟去餐厅吃饭是一个道理。

去餐厅吃饭实际上是一种社交行为,换句话说,吃什么很重要,和谁一起吃,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里吃,也很重要。产品的味道好不好,情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各类饮品所谓的"好喝",两分来自饮品本身的质量,八分靠各种标签和环境渲染,这种情况下,排队的火爆反而会助长消费者对饮品质量口味的信心,并且真实反映到自己主观的味觉感受上。

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

③"排队文化"令消费者获得了一种稀缺资源

排了好几个小时,付出了时间成本,终于心满意足的买到了这件商品,内心不自觉的认为这是稀缺产品。

一旦这个产品品质还不错,不至于打破你内心的心理下限,你会不断强化自我认知,这是好产品,你就会有很强的动力去扩散。

所以,有时候排队会给用户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幻觉,会自我营造出某种优越感——"我得到了别人没有得到的东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

④"排队文化"直击消费者对时间成本不敏感的痛点

有的人为了买一杯奶茶、一斤点心,排队一两小时的现象并不鲜见。譬如,鲍师傅最高排队7小时,喜茶平均排队2到3小时。

这些人往往是学生,没有意识到时间成本的重要性。他们是真正的"有闲阶级",而不是组团薅羊毛的社畜。

品牌们正是直击此类消费者对时间成本不敏感的痛点,有助于帮他们筛选出真正的回头客。

茶颜悦色、喜茶、海底捞…门店人满为患,

时间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品牌们只是把"顾客排长队"当成营销商品的秘诀,我们切不可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素材整理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文化   人满为患   饮品   社交   海底   敏感   内心   消费者   成本   东西   小时   质量   心理   时间   品牌   商品   产品   科技   颜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