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谈平台经济:规范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原标题:刘元春谈平台经济:从经济发展史和理论史的大视角看待当前改革,规范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作者: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谈平台经济:规范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1年第三季度)(总第58期)上的发言

当前经济形势存在下行压力,大家在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1年中期)里面就谈到,在目前这种大环境里,经济复苏出现一些起伏是一种常态现象,这种常态现象不仅与疫情反复有关联,而且与政策的定位有密切关联。当下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预期,最近会看到整个市场预期出现了一个下行的态势,而引领这次市场预期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来源于宏观政策的常态化与疫情的第三波反弹,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一场大争论。这个争论就是李光满等在网上提出的可能出现一次深刻的革命,这个革命就跟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平台治理密切相关,因为平台的发展和治理应该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现象。

但是,对于平台的讨论,包括去年蚂蚁金服上市的问题,当前对于房地产头部企业的治理,以及对于一些金融集团在线拆除的管理,叠加目前出台的共同富裕的方案,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重心就是民营经济的地位。所以,可以看到前一阵子中财办常务副主任韩文秀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很多场合已经表明了中央的态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不改变”,但是可能很多社会人士对国家战略、对当前的形势依然有很多错误的解读。我们对于平台的理解、平台的规范应当从一个更为宏观、更为长远的视角来看,而不能够简单地把各种现象根据某一种猜想来进行串联。我认为规范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整个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我们的发展水平到了一个新时期所必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当前一个简单的内部逻辑变化、战略变化,甚至是李光满等很多人所谈到的革命性的变化。这里从两个视角来说明:


一、从美国发展历史看,规范资本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市场发展的逻辑

第一个视角就是历史视角。我们对标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范本就是美国,但是不能简单地看美国的现在,我们一定要看到美国从“南北战争”到1890年这个时代,它是美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所谓的“镀金时代”。这个时代下整个资本崛起,大家会看到摩根的“金融帝国”、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卡内基的“钢铁帝国”,但这些资本的崛起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超级腐败,当时美国的这些官员都是由摩根这样的一些集团进行指派的。因此,我们会看到市场的发展、资本的发展往往会经过一个原始积累阶段和“镀金时代”,这样一个资本无序狂飙和资本全力扩张的时代。在整个西欧和美国,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经济是无法容忍这样的一种腐败和资本狂飙的。因此,在“镀金时代”之后,美国进入了很重要的 “进步时代”。

“进步时代”是1890年开启的,很重要的标志是第一部《劳工法》的颁布,《劳工法》中美国学派的乔治等人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第一是规范资本。第二是反腐。反腐在某种程度上比劳工更根本,美国在1883年出台了彭德尔顿法,改变了美国文官行政体系,要求资本不能进入到行政体系和政治体系,资本不能驾驭权力。这是美国、英国历史上很重要的教训。反腐是任何一个伟大时代产生的基础和前奏,反腐的核心就是要解决资本与权力的“联姻”,美国“镀金时代”向“进步时代”的转折很重要的一点就在这儿。第三是反垄断。反垄断方面最重要的法案是《谢尔曼法案》,这是垄断法案界的鼻祖,当时美国的大企业、大资本对于市场秩序的控制和对美国经济循环的压力,已经达到无以附加的地步,所以美国出台相应的反垄断法案。第四是金融监管法案。美联储是20世纪初期成立的,美国在1913年之前都是自由银行体系,出现很多金融乱象,导致最后要由央行进行统管、把金融秩序治理好。因此,美国从“镀金时代”的腐败和发展并进,资本狂欢的年代进入到“进步时代”,通过“进步时代”的整顿才会进入到所谓的美国体系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发展的奇迹。

因此,从市场经济400年的历史,从美国等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规范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步骤,也是市场经济逻辑的必然产物。其中,第一个重点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与权力之间的“联姻”,让市场归市场,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也是十八大以来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目标。如果资本与权力进行“联姻”,任何的秩序都无法形成。第二个重点是要在劳工与资本上形成一种相对的平衡,不能一边倒。社会的进步不是以资本的壮大为标志,而是以人民福祉的扩大为标志的。第三个是对于垄断发展现象要有所节制。第四个是规范金融秩序。因此,从历史中可以看到,目前要从过去高速发展、资本扩张的状态进入一个新时期,要经过反腐倡廉、资本市场整顿、金融市场整顿、反垄断,使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良性化。这样的一个进程符合历史的逻辑,也符合市场发展的逻辑。我相信有历史感的人都能认识到我们目前的一些做法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


二、从经济理论史视角看,资本要与社会伦理、社会秩序和社会新理念匹配

第二个视角是从理论史来看。在人类历史上,从舆论的角度看,天然对资本有一种情绪,从古代的不患贫而患不均,到西方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对资本的态度。它的基本态度是用资本来挣钱是不道德的,这是基本逻辑。因此,我们就会看到苏格兰学派很伟大,因为他们在《国富论》这些名著里阐述了很重要的颠覆封建逻辑的命题,即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逐利这种微观的恶也能导致宏观的善,也就是公共福利的最大化。因此,资本与市场的结合是一个善的制度,是人类最好的一种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也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虽然从一诞生起就每个毛孔都充满了血液肮脏的东西,但是它创造了比人类有史以来还要多的财富,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也是一种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推动资本发展。为市场、为资本正名是我们早期启蒙学派、早期苏格兰学派很重要的使命。

但是,资本是不是就没有道德基础了呢?在1876年《国富论》之后,大量的学术专家就在填补这个空白。在最重要的一批学者里面,第一个就是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阐述了资本主义的萌发和强劲运行必须要有宗教的基础、要有伦理的基础。然后大家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出现福利主义,也就是从根本上证明市场经济在与资本至上的逻辑下无法完成自我循环,无法达到社会和谐。皮凯蒂《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从经济学的逻辑上证明了一个命题:只要资本收益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宏观不稳定是必然的。因此,我们需要另外的一个办法来解决它,很多人对此的推论是福利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推论是如果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资本这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有可能成为约束社会进步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来进行约束它。

但是,上世纪90年代,西方思想兴起由国际标准组织和世行推广的ESG。ESG讲的是资本不仅要促进宏观的善,还必须要在微观上促进善,所以资本要用善的目标在社会上行走,在市场上行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后工业化的文明核心理念中ESG成了很重要的框架,资本向善是一个时代的方向。因此,我们就能从理论的角度梳理出一个新的逻辑,就是资本有它合理的生存的价值,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资本必须与社会伦理、社会秩序和我们的一些新的观念相匹配。

在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小康之后,我们要趁势而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没有规范资本,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举措,要想进入到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很困难的。通过前些年所处理的安邦系、明天系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金融大鳄、大企业所做的一系列行为,我们就会清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不能把借贷资本通过放贷的形式、保险的形式进行资本积聚,然后转成股本金,又通过股本金的抵押进行放杠杆,导致整个社会杠杆率能够从传统的五六倍、七八倍提升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们一定要在杠杆上有所节制,不能混淆一般的金融边界、产业边界,同时,也不能混淆资本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秩序之间的关系。

因此,需要从发展史和经济史的大视角来看待当前的争论,来分析我们当前所出台的一系列的监管改革举措,唯其如此,学术界才能找到心安处,才能在自媒体争鸣的时代寻找到我们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逻辑   资本   经济   市场   学派   法案   常态   美国   视角   市场经济   秩序   经济发展   金融   社会   时代   历史   平台   科技   刘元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