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突如其来的河南暴雨,造成了泛滥的洪水与其他地质灾害,更是牵动了千万人的心。

这场暴雨到底是如何形成?

国家又出动了什么黑科技来救援洪水中的被困群众呢?

从7月17日开始,一场降水悄然降临河南,起初人们还以为这是一场能滋润干涸田地的及时雨,直到倾盆大雨连绵多日,将河南化作一片泽国。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雨里,郑州全城被淹,巩义山体滑坡,新乡卫河一度出现决口险情,遇难人数更是节节攀升。

在救灾和哀悼之余,我们也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河南水灾?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造成河南本次强降水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第一个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说起大气环流形势,我们就不得不来说说我们的老朋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太副高是一个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一般稳定地盘踞在太平洋上空,它的存在与我国气候和天气息息相关。

每年夏季七八月份的时候,西太副高向北移动 ,造成锋面雨带北移,为北方地区带来降水。而今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副热带高压大幅加强并且提前北上,与大陆高压僵持在了黄淮一带形成了“黄淮气旋”。

这也就意味着,河南中西部地区的降水将是长期而稳定的。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其次是水汽条件充沛,除了常规的副热带高压北移,为北方带来降水之外,已经登陆我国的台风“烟花”也在助纣为虐。

虽然“烟花”跟河南之间远隔千里,但“烟花”卷起的大量水汽仍旧源源不断地,顺着台风外围以及副高南部的偏东气流,来到了深处内陆的河南地区。

也就是说,河南地区的降水,除了副高带来的常规雨量之外,还多了个台风送来的“大礼包”,一下子来了个超级加倍,河南降雨比往年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第三是因为地形条件的限制,只要我们翻开中国地形图就不难发现,整个河南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在北、西、南三个方向上,共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这四大山脉阻拦了从海上吹来的水汽。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遇到高山阻拦之后,偏东气流发生了辐合抬升,沉甸甸的雨云被迫瘦了一次身,将大雨洒落在迎风坡上。

正是这些山脉的存在,又引发了最后一个效应——“列车效应”。

顾名思义,列车效应是指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多个降水云团像列车车厢一样,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每经过一个降水云团,该地区就会迎来一次降水,在反复经过多个云团之后,降水量就会达到一个可怕的程度。

在这次河南水灾中,“列车效应”就出现了,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展开,并且还向郑州等地区移动,这就造成了郑州等地的极端强降水。

一向干旱的北方地区,这次竟然闹起了水灾。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面对河南突如其来的天灾,我国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立刻组织起了救援,各种高科技设备纷纷出马,从水、陆、空各个角度进行救援,救援力量首先从天而降。

在河南暴雨成灾后,天上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立刻对受灾地区进行观测,并第一时间将资料传回地面。

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及时对灾区雨势、雨情进行监测,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救灾策略。

下一个出场的是翼龙无人机,本次出场的是“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这种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比同类型巡航高度更高,速度更快,因此能够在应对复杂气象条件的同时,尽量延长在灾区的滞空时间,而自身携带的移动公网基站、合成孔径雷达、红外系统等功能,也能在保障灾区信号的同时,更精确地搜寻被困群众,更直观地观测灾区险情。

头顶有了卫星测绘,天上还有无人机保障通讯,但地上的洪水依旧泛滥,到了这个时候,就轮到水上救生机器人出场了。

本次投入救援的“海豚1号”救生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远程操纵的设备。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它的遥控距离最长为800米,操作简单易上手,而且承重力高达150公斤,托起三个成年人也是轻轻松松。

在救援人员因条件所限,不方便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时,这种救生机器人反而能大放异彩。

总而言之,有了这种高科技设备,既能提高救援的效率,也能有效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可谓是对水上救援力量的极大补充。

然而 “海豚1号”再怎么完美,也是一种小型的救援器械。

需要救援的人数少,它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遇到大批群众需要转移时,“海豚1号”就暴露出了缺陷,它无法一口气将大量的人运走,到这时候,就需要动力舟桥上阵了。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动力舟桥是国内最先进的水上救援装备之一,它能够快速架设浮桥,结合漕渡门桥,灵活组成各种浮式结构,并且还能保障人员与大型设备通过。

新乡救援中投入的动力舟桥,每台展开后长40米,宽8米,时速为10.8公里,总承重力为65吨,满载人数达到450人。

在河南水灾的救援行动中,截止到7月23日,动力舟桥已经转移了1000多名群众,并且在封堵卫河决口的战役中,动力舟桥还承担了运送推土机、挖掘机到决口对面的任务。

卫河决口经过70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26日2时27分成功合龙,动力舟桥功不可没。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淹没整个城市的洪水退去之后,往往还会残留一些积水,这时候就需要排水设备,还大家一个干干净净的城市。

本次郑州使用的“龙吸水”设备,每小时可排3000立方积水,而传统器械一小时只能抽50多立方米。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除开排水量大的优点,“龙吸水”的工作范围还很大,能将积水排到两公里之外的地方。

“龙吸水”流量大、工作范围大、机动灵活的特点,也让它在抢险救灾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月份的河南水灾,把大家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国家虽然成功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减少了损失,但我们依旧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当地气象台在19日,已经提前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但是河南地区并没有完善的应对措施,以致于发生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但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到事事周全。

河南在地理上位于我国北方,常年处于干旱少雨状态,每年抗旱救灾,各种求雨才是常态,洪水泛滥这种事对河南人来说,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但如今河南水灾问题已经出现,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以免下次危机来临时手足无措。显然,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世界气候正变得越来越极端。

先有澳大利亚数月不熄的山火,后有北美地区千年难遇的高温,如今更有我国河南与欧洲地区泛滥的洪水,这一切都预示着,全球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气候模式。

河南暴雨,大灾大难背后,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

在这种全新的气候模式中,极端气候将会变得越发频繁,我国基建设施与组织能力,将会迎来新的一轮考验。

但是遇到困难不要怕,挽起袖子放手拼搏就是,我相信我们的人民与国家,一定能安然通过上天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河南   北方地区   舟桥   云团   环流   无人机   大难   水灾   郑州   灾区   洪水   中国   暴雨   高压   气候   强大   动力   我国   地区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