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欧洲化学学会,发布了一张元素周期表,把铟元素标成了橘红色,预测它在未来会严重短缺,接着铟价就在一个月之内,暴涨至1650元每公斤。

很多人对铟不太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这字儿怎么读,但是部分媒体先慌了,甚至有外媒报道称,未来没人用得起手机触摸屏,那咱们今天聊聊铟和触摸屏的事儿!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铟是一种稀有金属,不过单从价格看不出来它有多短缺,即便现在价格涨了近一半,黄金的价格仍是它的300倍,就连废铁的收购价都比精铟的价格高。

虽然铟卖不上价格,但它的稀有程度也是真的让人惊讶!

目前全世界预估的铟储量只有5万吨,探明能开采的仅1.9万吨左右,其中我国铟储量就占到了70%,所以对于铟资源稀少的国家来说,这玩意儿指不定哪天说没就没了。

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就把铟列入了35种关键矿物质名单里,该报告还认为铟是触摸屏的关键材料,目前没有任何材料可以代替它的作用,而且美国每年进口的铟有30%来自中国,包括日韩也是中国重要的铟出口国。

看到这儿,有观众老爷可能会问,既然铟极度稀缺还不可替代,而且中国还是最大的出口国,为什么不把铟价抬得更高呢?

如果欧美日韩不答应,咱们就断供,还不得被咱们拿捏得死死的,实际情况是我国控制不了铟价,反而还会被日韩等国卡脖子。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铟的主要应用是合成氧化铟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导电膜 ITO,它具有透明度高、导电性又好的特性,ITO是制作导电玻璃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触摸屏和光伏产业等领域。

我国虽然是最大的铟产出国,但在高端的ITO产业并不在行,在其尺寸、密度、生产效率上都落后日韩,所以国内约50%的ITO材料需要进口,简单地说,咱们在低价卖原材料,日韩加工后又高价卖给我国,并且我们对这种薅羊毛的行为只能干瞪眼。

这也让人联想到我国的稀土产业,早年间也是大量低价出口,造成大量的稀土资源流失,好在国家逐渐重视起来,利用十多年的时间进行产业升级,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国,占据全球市场80%以上份额。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欧美也意识到了“稀土危机”,妄想成立联盟来对抗中国,不过咱们现在原料和技术全都有,并且早已建立完善的稀土产业链,欧美只能从我国进口稀土加工品。

我国拥有70%的铟资源,还有着全世界50%的ITO需求,如果相关产业也能“猥琐发育”,Carry的舞台还是很大的,希望我国的相关企业能支棱起来,不然就真的浪费这大好的资源优势。

那么最近这波铟价上涨,是否预示着铟资源即将严重短缺呢?

其实很多谎言就是把真话说一半,真实情况是铟的储量很少但消耗也小,还有着完整的回收产业链,所以铟的价格比生铁的价格还低。

全球精炼铟产量在2019年为760吨,过去五年的产量也基本维持在这个数值,其中再生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50%,所以即便按照这个消耗速度,铟的储量还可以开采60多年。

而且在未来随着市场的饱和,再生铟完全可以满足市场消耗,铟的开采量会逐年下降,这也是铟价在过去一跌再跌的原因,要知道这玩意儿曾达到5000多元每公斤。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这次铟价高涨有两个方面原因:

其一,光伏产业中HJT电池,将全面代替PERC电池,而ITO目前是生产HJT电池的首选材料,根据德国光伏产业论坛光伏专家的测算,每生产1GW的HJT电池将消耗4吨铟,HJT电池在2040年将增长至2000GW。

说这么大一通让人都有点晕了,总之就是铟的年消耗量,在未来可能会增至8000吨,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所以涨涨价很正常。

但要注意,是可能达到8000吨,那这种可能性就太多了,比如有新材料代替ITO

第二个原因,资本在带节奏

前几年泛亚公司就是靠着类似的说辞炒作有色金属,并利用“庞氏骗局”非法集资430亿,让22万人投资人的资金血本无归,这件案子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可以自行了解,这里就不多做细讲。

所以想投资铟的观众最好先观望观望,免得又被割了韭菜。

不过这个是题外话,咱们继续说手机触摸屏的事,ITO同样也是触摸屏的核心材料。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触摸屏技术产生于70年代,最开始用于美国的军事领域,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之后,触摸屏就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如今用得较多的是电容式触摸屏。

它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当有导电物体触碰时就会改变触点的电容,从而可以探测出触摸的坐标点,然后把坐标点转换成相应信号传给CPU,同时接收CPU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能感应电流的材料有很多,但是用在屏幕上就还需要透明度,所以ITO在目前是最佳的触摸屏材料,铟价上涨让许多媒体慌了神,毕竟这玩意儿总共就那么多,都让光伏产业拿去造电池了,拿什么做触摸屏呢?

其实这个担心也是多余了,光伏产业的铟消耗量只是可能会剧增,而且不具备和手机厂商抢原材料的优势,如果没有光伏电还有火电、水电、核电等等,但没有触摸屏的手机估计所有人都无法接受。

因此在供求关系影响下铟价暴涨时,会促使光伏产业找到新材料代替ITO,比如碳纳米管技术一旦成熟,ITO在光伏产业可就不吃香了,所以ITO的价格在未来或许会上涨,用不上触摸屏的说法就真的夸张了。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而且科学家正在寻找新材料生产触摸屏,比如澳洲的科学家就发明了新材料,它是由氧化钨和银组成的复合材料,其厚度不到100纳米,大约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那么这种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研究人员将氩、氧混合物置于一个电场中,直到该混合物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等离子体被用来轰击一个钨固体目标,再将分离出的原子沉积在玻璃表面上,接着用金属银重复这个过程,最后再将嵌入银颗粒的钨沉积在最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氧化钨和银的复合材料。

它可以用于手机屏幕或窗户,对其施加电压还能改变透明度和颜色,如果你家玻璃用上这种纳米薄膜,随心改变透明度和颜色是不是很有科幻感。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复合材料制备简单,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废料,而且在成本上比用铟要便宜,可以用于制造下一代触摸屏设备,目前正准备开辟大规模的商业化道路。

我国铟储量占70%,为什么还担心被日、韩等国卡脖子呢?

除此之外还有石墨烯、纳米银线等材料,都在等待技术突破取代氧化铟锡,其中石墨烯是性能最强的纳米级材料,除了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具有耐撞耐摔、透光率高、显示亮度佳等优点,并且还能像纸一样弯曲,所以它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新材料之王。

好巧不巧的是,我国的石墨储量也是世界第一,不过石墨烯制备难度太大,目前无法实现工业化量产,石墨烯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处尚不能开发的宝藏。

好在我国对石墨烯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国内的奥翼电子率先将石墨烯用于显示技术,研制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最后也再一次希望国内研发企业,能在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上有所突破,切莫又被国外牵着鼻子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储量   氧化钨   我国   可能会   石墨   稀土   触摸屏   透明度   新材料   中国   消耗   担心   电池   产业   材料   数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