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能放弃外卖吗?

年轻人能放弃外卖吗?


1


年轻人能放弃外卖吗?


新消费这一轮的火越烧越旺。


现在大家嘴上的“新消费”,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和标准,新消费的“新”有很多种。


有的人说,把互联网打法复制到消费品上就是新消费;


有的人说,在新渠道下诞生或者复苏的消费品、国货就是新消费。


甚至还有的人说,拿到VC机构的投资款的消费品牌就是新消费。


我自己的理解是,新消费之所以是“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变新了。


把原来放在超市货架上的东西改放到直播间里,就是新消费吗?


肯定不是。


在原来被外资垄断的品类里搞出一个国货品牌,就是新消费吗?


也不是。


所谓消费,是给人吃的,给人用的。


最重要的“新”就是消费人群变了,Z世代的消费者开始冒出成为消费主力,老的一批消费者又有了新的消费诉求。


从古至今,人的消费诉求本来就是一直在变“新”。


而在直播电商、移动支付和私域流量这些新基建的助力下,“新”就意味着“卷”。


产品质量得过硬,包装设计得好看,拍出来能发朋友圈,逼格得有,性价比得高,最好搞点联名款,还能成为社交货币。


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就是新消费。


欲壑难填,消费者被惯坏了,只能不断往产品上点技能点。


彩妆个护卷吗?


卷。


宠物、内衣和家居卷吗?


卷。


但实际上,食品饮料这条赛道才是最卷的。


食品饮料的消费频次是所有消费品里最高的,每天都得吃喝,每天还能吃好几餐。


别看彩妆这么热闹,掌握了这么多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巨无霸欧莱雅,市值也只和没有几个品牌的可口可乐差不多。


食品饮料赛道,是最容易出现千亿级体量的公司。


目前诞生的新消费品牌,最多的还是围绕着“口腹之欲”展开的。


自热火锅、螺蛳粉、功能零食、植物肉、咖啡、烘焙食品、低度酒,“新消费”甚至可以说就是“嘴消费”。


现在卷到什么程度了呢?


光“好吃”已经不够用了,还得“方便”。


所以出现了自嗨锅、拉面说、劲面堂。


“方便”也不够用了,还得“低糖”,所以出现了元气森林。


“低糖”也不够用了,还得是低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


在吃这块儿,成年人展现了真正的“不选择、我都要”,所以生生“逼出了”做健康零食的ffit8。


“健康”和“零食”,本来是两个水火不容的词,两个词一起出现就像是“纯情男”和“牛老师”的组合,听起来很魔幻。


卷到极致,都是魔幻。


投资机构和新消费品牌卷起来无所谓,我们消费者旁边站着看热闹就行。


很多人觉得新消费是一阵风,流量过去一地鸡毛,这话是对的。


但这和消费者没有啥关系,烧钱搞GMV,那消费者可以薅羊毛;烧完之后一地鸡毛,也一定会有好产品、好品牌留存下来,这也是消费者的福音。


无论如何,对消费者来说,至少在消费品这个赛道里,“卷”是一个好事。


比如,在食品饮料这块里,消费者为什么一直喜欢“垃圾食品”,是因为消费者不愿意吃健康的零食吗?是因为健康的零食几乎没有啊,是因为许多健康的零食难吃啊,是因为健康的零食不好携带啊。


说到底,还是因为不够卷。


打工人不要卷,品牌们要多多卷。


目前看来,健康零食品牌ffit8在“嘴消费”这个赛道里,已经有点儿要成为“卷王”的意思了。


还有点儿像“嘴消费”里的“六边形战士”,同时满足了颜值、口感、便携、省事、健康和社交货币的属性。


便利店是“嘴消费”的重要战场。


在这个战场里,饮料已经够卷了,各种低糖、0卡、炫彩包装的无糖饮料铺满货架,但是食品这块还没卷起来,传统的饼干、薯片这些高热量高碳水的食物依然是老大,但卷的势头已经起来了。


比如ffit8,除了之前推出的蛋白棒以外,“饼干”将是他们马上要推出的新品类。


我还挺期待,饼干这种传统“垃圾”零食是怎么点上“健康”这个技能点的。这块饼干能让食品赛道卷成啥样,还是得看它在口感上下多少功夫了。


因为馋这个事儿,能让年轻人容忍很多东西,甚至健康。


但如果有个食品既能解馋又健康的话,大家对不健康的抵触情绪可能就会爆发。


ffit8今年逆势增长,六个月销售额翻了4倍。


这个数据还挺容易理解的,毕竟我身边已经有朋友开始用无糖可乐泡枸杞了。


2


年轻人在吃饭这件事情上是越来越难。


以前,街边都是小饭店,便宜划算。


但现在,在大城市里,很多街边店因为房租太贵都关门了,留给一线城市打工人的选项只有:外卖、预制菜和便利店里的方便食品。


外卖,越来越贵,还很容易触雷,而且不一定能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膳食需求。


预制菜,麻烦。


便利店食品,倒是很方便,而且从包装上的营养热量表可以量化摄入的蛋白质和热量,但蛋白质摄入够了,热量又容易超标。


在“吃”这件事上,要同时满足“性价比高”、“方便”、“能量够且不超标”、“足够的蛋白质”、“满足馋欲”这几个点,几乎没有什么完美的选项。


我自己就常常遇到类似困境,写稿这门活儿是不能中断的,灵感来了只能继续写,所以经常的状态是正餐忙到没空吃,拿起手边的零食就打发了,等写完了再去大吃大喝。


这种能量摄入的状态就挺不正常的。


至少大多数工作繁忙的人,其实都是有“零食当正餐、零食要健康”的诉求。


很多人不是想吃零食,而是被迫只能吃这些,时间和工作特点不太允许。


但健康更不能“戒”啊,就得把零食往健康了做。


怎么做健康?ffit8是通过蛋白质杀进去的。


蛋白质是人体的基础材料,人体每天2%-3%的蛋白质需要靠摄入食物来更新。很多家长大都懂得蛋白质的必要性,要长身体嘛,要补充蛋白质。


与天天被逼吃肉吃蛋喝奶的未成年人相比,成年人反而很容易忽视蛋白质的摄入。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觉得只有健身人群才需要,自己只需要“干饭”,吃饱就行。


无论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无论是健身人群还是宅男宅女,人每天的这2%-3%的蛋白质更新没有被满足的话,免疫系统会受伤。对于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来说,蛋白质可能比健身党还要刚需。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建议要达到78g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而我们目前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只有58克左右。日本的建议摄入量则是94克,美国是105克。


就算“蛋白应该吃够”这个知识点大家都懂,但怎么摄入,仍然是个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吃肉、吃鸡蛋、喝奶等摄入方法,看似简单但真的挺难的,想要达到每日摄入78g蛋白质,是需要吃很多“肉蛋奶”的。


ffit8做的蛋白棒,就是年轻人的“肉蛋奶”。


蛋白棒是ffit8之前的主打产品,这家公司有一项蛋白质黑科技(WPI分离乳清蛋白),能把牛奶中绝大部分的脂肪、杂质,乳糖等成份剔除掉。


而100克牛奶只能提取出0.7克WPI分离乳清蛋白。ffit8蛋白棒的蛋白消化率是非常高的,因为WPI分离乳清蛋白的消化率高达99%。


在科技上多下功夫,才是新国货、新消费品牌应该卷的方向,才是新消费“卷王”的模样。


回到在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在忙的同时又要吃好吃健康,完全不可能顿顿满足,打工人要怎么吃饭才是一个相对完美的选择?


“吃饭”确实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但并不是每顿饭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大快朵颐。很多时候要解决肚里馋虫,但也有的时候可以只考虑能量和营养摄入。


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聚餐,要能吃多好吃多好,能聊多久聊多久。


但如果早上起晚了赶地铁来不及买早餐、开几个小时会错过点外卖、下午茶时间需要能量、消除昨晚吃大餐的罪恶感、要健康的逐步体重管理和出行户外游玩的这些时候,就需要蛋白棒这种“六边形战士”。


有时间或者没时间的时候,都要找到符合当下情景里“吃好”、“喝好”的适合方式。


3


在全世界范围内,健康零食都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可能还会加速。


毕竟,从对含糖饮料的沉溺,到对含糖饮料的抵制,也就过了短短几年的时光。


老牌的零食公司慌得很,连某薯片公司也在开始扩大自己旗下的健康零食的产品组合。


【健康零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垃圾”零食变得更健康,脂肪含量少点儿、热量少点儿,但其实仍然是“垃圾”零食;另外一个是从一开始就往健康方向做,比如ffit8,属于健康零食。“垃圾”零食和健康零食都在往“健康”这个方向使劲儿。


大家都在抢着往这个方向使劲儿,是因为都想要当“嘴消费”赛道里的新王。


无论是ffit8现在主打的蛋白棒,还是马上推出的饼干这个品类,其实很难在口味上超越“垃圾食品”。大家喜欢吃“垃圾食品”,是因为这些食物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对于这些“垃圾食品”而言,只要碳水化合物含量足够高、脂肪含量足够高、糖加的到位,做到“好吃”就挺容易,“好吃”是一个客观规律。


在口感上,“垃圾食品”是有“先天天赋”的,是“富二代”。


做健康的零食,只能从后天上下功夫,需要“后天努力”。对于蛋白棒这种欧美来的舶来品,更是要加倍努力,毕竟欧美人的口味不一定适合国人。


也正因为是舶来品,很多做蛋白棒的新消费品牌,选择了践行“拿来主义”。


ffit8有点“执拗”,选择自己重新来做。


在欧美国家,主打能量补充的蛋白棒,口味有较强的甜腻感。ffit8为蛋白棒研发出了牛轧糖一般的致密口感,上市了豆乳、芒果橙子、芝士味等十多种口味。


ffit8发现中国消费者还喜欢咸口味,还推出了牛肉味、咸蛋黄味、川辣火锅味的蛋白棒。


借蛋白棒的“壳”,做了个棒状健康零食出来。


在口味方面,可以说是健康食品里的“垃圾食品”了。这里,不是说它垃圾,而是因为它味道在往好的方向在做,在向“垃圾食品”的口感靠拢。


说实话这事儿我觉得如果做好的话,真挺牛X的。


如果真的能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优化口感方面的研发,即使一开始只抢占了一小部分“垃圾食品”的市场,那也是相当大的体量,毕竟现在“垃圾食品”在商超的覆盖率太高了。以后再一点点的干掉更多“垃圾食品”,这对大家都是好事儿。


在客观规律上,蛋白棒这样的健康零食在口感上有先天劣势。但健康零食无论再宣传自己多么健康,还是要多打口感牌。


只有多多在口感上改进,只有在口感上追赶“垃圾食品”,才能让消费者一直吃下去,才能远离“垃圾食品”。


有供应链和研发优势的品牌,才能在“嘴消费”赛道里越烧越旺,甚至重新点一把火。


还是那句话,请品牌商们继续烧,继续卷吧。


多卷,才能出来好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外卖   低糖   赛道   口感   饼干   蛋白质   零食   蛋白   口味   消费者   方向   垃圾   年轻   食品   品牌   健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