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送外卖的副处长,感慨太不容易了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有个视频刷红了全网,北京人社局的一位副处长,拜师外卖小哥,体验送外卖的一天。


他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天赚100块钱,结果摄像师跟拍了12个小时,最后跑丢了,找到他时,他已经累得坐在马路牙子上,说今天干了12个小时,只挣了41块钱.....,然后在那里感慨,太不容易了。


我们首先来看下网络上存在的几种声音:


1、外卖是个低收入行业,你看,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工作多年的副处长一天都挣不到50块钱。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不对体现在你身上恰恰缺乏这位副处长的实践精神。


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带这位副处长的外卖师傅,月薪保持在15000块左右。


当然这是有经验的,人家送了七年了,是老手。他传递了很多信息给我们。


要抓时间段,每天就午餐、晚餐是黄金时间,那几个小时你挣不着钱,一天都白干;

要同时抓多单,他最高可以一次性接15单,这就很考较人的时间排序能力和路线规划能力。


你这15单取货的时间排序要差不多,否则一个商家没做好,你等在那里,剩下14单全超时,挣的还不如扣的。


你这15单取货的地点,送货的地点要挨着近,而且打空隙正好能送齐。送的路上就能取,取的路上就能送。


换句话说,老手体现在他是个活地图,脑子对附近商家都有数,对路线也有数,不像这个副处长。镜头里就看着他满世界找店找不到,错过了又回头。满世界找小区找不到,一切依赖导航,导航在这种抄近道的事情上通常都不够准。


所以正确的评价,送外卖是一个有技巧要求的工作。


你头脑灵活,跑得快,好单子都被你抢了去,就像他的师傅,是全职的外卖员。挣钱的单子都被他先识别了。


而像这位副处长,各种业务不熟,又跑的气喘吁吁,那只能捡一些边角料,就是人家外卖员不要的,路远,钱少。


送外卖如果都拣这种活,我只能认为你是业余时间,就像上下班开滴滴,捎带着挣几个零碎。真靠这个养活自己是不可能的。


2、都怪平台没良心,辛苦的是小哥,挣钱的是平台。副处长一出面,平台就低头了,小哥们就有救了。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太幼稚。或者说,你还沉浸在戏台上,你老觉得包大人一来,坏人就被惩罚了,问题就没有了。


我问你这位副处长体验送外卖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是体现在他身上么?不,是体现在带他的师傅身上,那位职业外卖员,才是专家,他说的话,才是整部片子里最有价值的。


换句话说,副处长带去的是一只耳朵,而不是嘴巴。耳朵是用来听的。


我们以前有位CEO,做了一辈子销售,有句名言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最好的销售一定是善于听,而不是善于说。


你要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你还要听得懂别人没说什么,以及别人为什么没有说。


副处长体验了一天,晚上去师傅家吃饭,他自己得到的体验是送外卖这活太累了。需要强制安排休息时间,人不能一天干12个小时。这是他以为的。


可是当他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师傅,你猜人怎么说?


外卖师傅说我们不需要一刀切。我们不需要你制定一个规范,强制休息。你要把自主权留给我们,也就是留给市场,让我们自己调节,而不是一片好心把事情办砸了。


你想嘛,我就指望中午这几个小时挣钱,回头你给我整个规定,送俩小时休息20分钟,好嘛,到手的钱挣不着了。


回头下午没单子,你倒是又允许我上线接单了,可我上哪儿找活去呢?


看到了吧,跟师傅们沟通真好,他们把你带出了你自己的思维茧房。


你是带薪体验的,挣得着挣不着,你那份工资照领,人家可是全职。你嫌累很正常,但别人并不觉得累是最重要的。


这是师傅告诉我们的,那么师傅没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来想一想,他为什么不说提成太少了?


想不明白是吧?起初我也想不明白,就在前几天,一个老师傅把我教明白了。


前段时间在浇筑鱼池,我发现在花园里挖土的全是老头,都是超过60岁的。就问他们,装修公司一天给你们多少钱?


他们说三百。


我说这也太少了,这么大岁数挖一天挣三百,这活应该值六百。旁边一个老师傅马上告诉我,如果给六百,我们全失业了。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


他跟我算了一笔账,说,这个土如果让微型挖机来挖,一个人一台设备一天就够了。


微型挖机会问你收多少钱呢?1600,人工费600,1000是那台设备的钱。


这个价格已经很有赚头了,一个老板哪怕只有一台挖机,半年就能回本,如果有四台挖机,就年薪百万了。


可是这点活人工做,六个人挖一天也做不完。六个人哪怕每个人开300,人工已经1800了。


如果人工日薪600,6个人就要3600,比微型挖机贵出去2000块,谁还会用人工?


这还是因为你们家院子进不了大挖机,如果能进大挖机。那东西连人带设备租一整天也只要1000块,这点工作俩小时就挖好了。


我说,那上头可以出个规定,小规模施工不许用挖机,优先用人工。


他马上告诉我,那他们还是会失业。别说一天600,哪怕一天500,就有年轻人来抢这份差事,就轮不到他们做了。


这时候第三个正在干活的老师傅就笑着说,他说我这种人如果去当装修公司的老板,只会让他们失业,然后自己也跟着破产......


被严重鄙视了一把,被几个根本没有经济学常识的老头按在地上摩擦......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外卖员的处境。咱们来思考下提高他的分成比例。


第一种方式,把外卖员的提成提到极高,让平台的利润大幅度下降,让资本只剩微利。


结果是什么?是大平台失去资本的青睐衰落,而小平台雨后春笋般兴起。


小平台嘛,人家四处躲,逃避监管,人家不给这么高的分成比例,打价格战。


顾客总是贪便宜的,慢慢的大平台的外卖员就接不到单,接不到单的情况下,你提成高又有什么用?不还是挣不着钱么?


就像那个挖土的老师傅说的,你把我的名义工资提高到日薪600有什么用?没有活,我上不了工,挣不着钱,这岂不是画大饼?


第二种方式,把外卖员的提成大幅度提高,让平台还剩点利润,但又不至于没落。


平台会怎么办?平台要向资本提交财报的。我说过很多次,在资本市场里,买预期卖事实。


预期变糟糕了,行业利润被稀释了,朝阳行业有提前变夕阳的可能了,平台一定会奋力一搏。


他们会倾其所有的加速研发机器配送,无人机,无人车,大数据路线规划......


就像挖土的老师傅说的,微型挖机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发现一台机器可以取代六七个人,这里面用机器是暴利。有利润,就有人研发,就有人填补市场需求。


第三种方式,把外卖员的提成小幅度提高,让平台方感觉不明显。


这个方案是蛮有意思的,我看视频的时候一直在等着那位外卖师傅提,可他始终都没提。


为什么?很有趣,听人说话不仅要听人说了什么,还要听人没说什么。


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这个方案对他个人而言,不见得有利。


提成低,像副处长这样的新手,刚入门,一天只能挣41,坚持不了几天就退出了,不做了。市场里外卖员总体不饱和,于是这位外卖师傅才能月薪15000。


他熟练嘛,他能够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抢到那么多单嘛。


如果提成比例提高,对新手有利,会怎样?会有大量新人涌入,和他一起抢单,一起卷。他还能一趟15单么?


单笔提成是高了,可是他的竞争对手也多了,他抢不到那么多单,也许月薪就只剩10000块了。


.......


现实是不是很有意思?现实比网络上那些成天辩论道理的双方,有意思多了。


这个副处长的体验并没有到此打住,送完外卖,第二天他还去采访网约车司机。


结果司机师傅又一次让他大开眼界。


他是人社局的嘛,所有的思路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师傅们得到更好的保障。于是他就问师傅,是否需要医保,社保,以及强制休息等等。


结果那个开网约车的小师傅告诉他,我不需要医保社保,更不需要强制休息。


原因很简单,他根本就没有打算留在北京,他的目标就是赚够五万块钱,回老家开个理发店,他今年就能挣够这笔钱。


副处长听完有点发懵。


他始终还是站在一个体制内的语境去试图理解社会上这些人。他关注的东西都是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比如休息,保险,体面,稳定。


但别人根本不是那样想问题。


我觉得这个视频,或者说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一次性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而在于这种工作模式非常好,非常值得点赞。


作为监管,最终是他去和平台方约谈。无论能争取些什么,或者改善什么,前提都是先去了解人家到底需要什么。


了解了再去谈,效果会好很多,会变得更有针对性。


天底下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掉。有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一个老问题,产生一堆新问题。


但是方法很值得点赞,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外卖   小哥   副处长   老师傅   老手   块钱   月薪   师傅   感慨   路线   比例   利润   身上   小时   工作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