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被农民工鄙视,背后的原因竟然是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首先,这个标题不是我写的,是昨天大号文章中某个读者留言替咱们拟的。


她的原话是:国际金融顶级交易专家被农民工鄙视,背后的原因竟然是......


我看了老脸一红,删掉了几个头衔。


我说,你这个标题深得咪蒙遗风,我也是拿来取笑,用在这里,逗大家一乐。


交易专家这个词儿也不是很准确,我不是专家,只不过交易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实后面这句话不是谦虚,反而更自负一点。毕竟专家们并不能靠交易赚钱......


不调侃专家了,回来看农民工。这个词儿也不准确。


那几个挖土的老师傅我问过,身份都不是农民而是城市居民了,他们是清一色的本地拆迁户。


昨天看完大号的文章,有读者认为,这些话是我借这几个老师傅的口说出来的,还真不是。


我这个人不怎么谦虚,但也不喜欢夺人之美。谁说的就是谁说的,看了三年的读者应该知道我的习惯。


有时候哪怕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我也会指明某句话是谁谁谁说的。


那么反过来,如果是我说的,我也不会拱手让出版权。


这几个老师傅的原话我当然是翻译整理过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讲普通话,土话说出来你们也听不懂,我转述的过程中一定会把它变得更适合阅读。


不过这几个人的思路确实是非常清晰,我觉得,人家虽然是工地上做小工的,但是比很多网友都拎得清得多。


就说昨天那篇文章,有一个网友,还是2019年年初就关注了的。他留言指责,问我究竟向着谁说话?捎带还自信的加了一句,谁见过送外卖的月入15000?撒谎都不打草稿!


我说的话,不一定对,但每句话肯定有来源。


这个来源就是采访跟拍视频,视频告诉你,这个外卖师傅租了10平米的小房子,房租1500块,占他每个月收入的1/10。


还介绍了一些经验,比如他同时送15单,怎么才能做到月入15000块,等等。


当然我理解这个读者的心情,因为他很有代表性,代表了网络上如今很普遍的一群年轻人。


说到底,他需要的是哄嘛,你懂了吧。


他问你,你究竟向着谁说话,就是这意思。你是不是向着我说话,你是不是还愿意哄我?


至于我跟他分析,我向着你说话,能不能提高你的利益?我不向着你说话,会不会损失你的利益,这些种种,他是听不进去的。


说穿了,他不懂“口惠而实不至”这个道理,但那几个老师傅懂。


今天很多年轻人,看不起那些老头子,觉得他们很LOW,自己懂。


但说实话,你懂的只是些经过算法分析针对你定向推送的“爽言爽语”。


别人知道你愿意听什么,你只能听懂什么,于是就给你喂什么,于是人家就赚的盆满钵满,而你,兜里的钱越来越少,脑子里也越来越空空如也。


其实那几个挖土的老师傅比这种网络上很普遍的年轻人精明多了。


人家活到60几岁,见过的口惠而实不至太多了,早就不相信那些好听的话了。


我跟他们几个聊过天的,都是拆迁户,人均家里有5,6套房。房租一个月也有几万块好收。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去工地上做工呢?因为观念。


很多大城市的土著,如果原来是农民,就是郊区农民被并入城市的那种,都是那种观念,尤其是在南方沿海。


所谓拾到篮篮里都是菜,有一个挣一个,除非自己动不了了,否则70岁了还出来干活。


他们房租收的蛮贵,水电费也要赚差价,老太太给房客们还提供收费的打扫卫生等各种服务,甚至还出去给农家乐做饭,都是挣钱的。


老头子嘛去工地上干活,复杂的做不了就做小工,反正做自己吃得消干的那种。


你让他们掏一万块钱去办张健身卡,500块一个小时请健身教练,他们才不干呢。


人家觉得拿个铲子花园里挖挖土,又健身又管饭,一天下来还挣了三百块钱。


我知道年轻人看不起他们,觉得这些人老,又没文化,连抖音是啥都不知道。


但是你真的跟他们沟通,他们反而看不起网络上那些年轻人。


那种老头子一边挖土一边跟你交流的时候,他也很自负的。


他会说,自己家里很多房客,看起来很懂又如何?赚的钱要么交了房租,要么买了外卖(也是他们自己人做的),年底买个机票交了路费,一年干下来,回老家的时候手头上攒不下几个。


而这些房租,这些消费,还有五六套房子,实惠全都落在他自己兜里。


他还跟我解释,为什么这种活只能他们干,因为他们报价低嘛。


外地人要来做小工,一天300吃不消的,他们要交房租,要吃饭,要交高价的水电,各种开销完了之后,存不下钱寄回去。所以他们要找那种一万多的,才能省下来寄给老家。


自己本就是房东,算清了成本,卡牢了人家的下限报价。反正他们都是拆迁户,又不需要房租,又不需要水电,没有生活成本,永远报低一口价。


低一口价,这活就轮到他们干了,挖土比敲墙轻松的多,还健身,还管饭,还有钱赚。


看懂了吧?低一口价的套路,像极了周星驰《美人鱼》里邓超演的那个房地产商。


你去问这几个老头子知不知道《美人鱼》,周星驰?不知道。


连周星驰都不知道,够土了吧?不影响人家赚钱的,人家比你会赚钱。


家里房租收收几万块,每个月从房客身上水电费打扫卫生还能多弄出几千块,老太婆出去做饭几千块,自己打零工几千块。


老两口直追互联网大厂员工了。


傻么?这种人真的傻么?


被他们鄙视两句我一点儿都不觉得丢人。


在他们看来,我说他们日薪300太低了,这种话就是口惠而实不至,他们不缺这种好听话。


人家都人老成精了,啥不懂?轮得到咱在旁边拍马屁?


他们很清楚自己怎么拿到的活,怎么挤走的外地农民工,就差一口价,310都不行,310,就归那帮人了。


这才叫食到尽,人家从头吃到尾,房租,消费,甚至主动参与劳动。


反过来想一想,看不起这几个老头子的年轻人,在干嘛?


一把岁数了,还在等着别人喂好听的话,还在问别人,你究竟向着谁说话。


像不像巨婴?


逢人就问,风叔,你爱不爱我?你爱我为啥不向着我说话呢?


我不爱你,郑爽爱你,你还是去找郑爽吧。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农民工   口惠而实不至   专家   拆迁户   老师傅   小工   房客   老头子   外卖   房租   工地   说话   年轻人   读者   原因   文章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