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撤离阿富汗,能教给我们点什么?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有读者转给我一篇文章,向我咨询一个问题,就是美军在阿富汗撤军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20年来,美军在阿富汗花了1万亿美金,最终丢下2500具尸体,不了了之的撤了。


这个大V写的主要是阿富汗做对了什么,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学走了我们昔日游击战和持久战的精髓。说白了就是拖,把美军拖入泥淖中。


如果说一场战争最终变成一个国家的伤口,它最终会基于不划算的考量放弃,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永远不划算,那打下来何益呢。


这个分析是对的,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塔利班推进的如此之快,本质上就是因为打仗是划算的,他们是越打兵越多,越打地盘越大。


但是反过来,美军扶持的阿富汗亲美政府处于纯消耗状态。当然也和心态有关,这帮人纯粹是来赚美刀的。


很久之前自媒体就爆料,在中国15万美金一个的天然气站,阿富汗政府管美军要4300万美金;美军自己也特别能报销,一杯咖啡要1200多美金,一个美军士兵一天喝的纯净水,都要报销几百美金,据说都是从美国空运的。


所以这哪儿是打仗去了,这整个一个挣出差补贴去了。


这部分都是事实,塔利班的相对优势确实在这里。


但是这个大V后面开始把文章往一个无厘头的方向去引,这部分我看了,是比较扯淡的。因为他的结论是说,美军连塔利班都搞不定,拿什么搞定我们。


美军当然搞不定我们,不过跟这事没关系,两件事不具备可比性。


我们上一次论持久战,是二战期间,蒋百里写的书,《国防论》。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站在有限战的模式下思考问题,包括胡适,他是个投降派,觉得我们钢产量只有几千吨,日本有几百万吨,我们没有石油,无法生产飞机,军舰,重武器,而日本全都可以自己造。


所以胡适代表着二战期间很大一批人的观点,就是甲午战争期间的思路,或者说日俄战争期间的思路。


有限战。


你看日俄战争,日本打赢了,获得了东北,朝鲜半岛的事务主导权,而且把手伸向了内蒙,同时也成为唯一一个东亚列强国家。


你看甲午战争,日本打赢了大清,回头大清签一个条约,赔钱,日本赚了一大笔银子,扣除发动战争的经费,还有非常大的净利润。


这种都叫做有限战,就是我把你打一顿,回头你认栽,我得到好处。


那么胡适等人当然觉得不划算,咱打不赢,回头不还是要赔人钱么,那不如提前认输,先亏说不定亏少点。


但是蒋百里敏锐的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战争的形态已经变了,从有限战变成了无限战。


他的《国防论》,开篇就告诉大家,要丢掉东部半壁江山,退居西安,重庆一代的大后方,打持久战。


整本书的精要,只有一句话:我们可以赢,也可以输,但不要同他们讲和,绝不!


能明白这意思么?


这是一场没有阶段性成果的战争,我不打算跟你比一时,我打算跟你耗全部资源,耗战略纵深。


你打败我一次,两次,三次,乃至一千次,一万次,有什么用呢?


我可以赢,可以输,但我就是不同你讲和,绝不。


我们看看,谁能耗过谁!


我们纵深很大,丢掉一半,还有一半。我们的人意志很坚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我们就是那群不要命的。


要么你把我彻底消灭干净了,一个别剩下,要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就是这样一个战略,这就是无限战。


其实整个二战期间各国打的都是无限战,美日之间是,苏德之间也是。


德军元帅戈林意识到了,曾经以拿破仑败退沙俄为例,极力劝阻不要发动苏德战争;


日本的第一兵家,石原莞尔意识到了,极力劝阻不要扩大事态入侵华北;山本五十六也意识到了,极力劝阻不要对美开战。


他们都意识到了战争形态变了,大家在打无限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你不能盯着一城一池的得失,你要算大账,你要算总账。


这就是历史背景,是我们上一次打持久战,甚至打游击战时,大的历史背景条件。


翻开史书,我们走背字儿,二战算是非常低谷了。剩下大部分时间,我们并不是站在这个位置上,而是迫使别人打持久战的主。


比如我们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发兵五十万,派英国公张辅收复了交趾,就是越南。


交趾这个名字玩三国志游戏的人应该知道,孙权地图下面那个东西,太守士燮,占据了交州。


秦始皇统一的时候就在那里设过郡,汉武帝灭南越,也设立过,一直到宋,那地儿才分出去。


但是明代收复后不到三十年就放弃了,原因就在于成本。


明代在当地的驻军,一年耗银百万,收上来的税,最多的时候只有七万两。


第二个问题就是当地不安定,民风彪悍,老想着叛乱,英国公张辅去一次,平定一次,走一次,他们叛乱一次。


明代又是一个比较喜欢算账的朝代,你看他们发现郑和下西洋不挣钱,就取消了。


他们缺乏消化一个地区的耐心。这个耐心是指可能需要你不断地派遣有文化,有节操的官员去教化当地人,佐以王道,假以时日。


明朝也派了,但是有才华的人都不肯去,那地儿太穷,去的人都急着捞钱,反而激起民变。


这是最后不得不放弃的主要原因。


你注意,我们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美军的教训对我们而言是有价值的,阿富汗的经验对我们来讲,其实没有价值。


因为我们站在200年来最高的位置,我们已经不是当年二战期间的我们了。


我们今天没有可能被谁逼得打“游击战”,我们倒是要提防别人跟我们打“游击战”。


这就是我说的,阿富汗的经验对我们没有用,倒是美军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吸取。


美军失败的原因和明朝很接近,战略目标不清晰,策略不持久,派的人贪污成风,自己的文化又不被当地接纳。


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明面上踩人家一脚,才叫赢?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都什么年代了,又不是拿破仑战争期间。你占了人家的地,最后能做的也不过是扶植一个亲你的当地政府。


那如果不通过军事手段,也能够让对方亲你,岂不是上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实际上我们今天跟阿富汗的关系就挺好,跟任何一派的关系都挺好,甚至跟美军都挺好。


因为我们是来做生意的,无论你们谁不鸟谁,你们总要商品吧,没关系,我卖给你。


明白这意思么?我不管你这家运营商内部几个山头,领导之间对付不对付,反正我是供应商,我卖设备的。


无论谁上位,没有设备,你运营个毛线,这就叫抓住主要矛盾。


我不去掺和人家运营商内部的矛盾,我搅合在里面,回头还得罪人,得罪的人再上了位,还影响我司的订单,咱图什么。


第二个问题,霸道和王道的区别在哪里?


霸道的本质就是按着人家的头,让人家跪下来喊爸爸。


问题是,管你叫爸爸的不见得是亲儿子,明白这意思么?


人世间最亲的关系是利益关系,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如果我们和对方之间建立商业合作关系,让彼此之间形成财路,那就是最亲的关系。


他亲爸爸来了,也打不破这种关系。


还记得《鹿鼎记》里神龙教主问小宝的那句话么?


她问小宝,如果是你亲爹,你会不会忽悠他?


小宝回答:要看有没有好处喽,有好处当然要忽悠他。


他说的很透彻,这就是人际关系乃至团体之间关系的核心点,就是利益纽带。


我们要努力的和全世界各个国家建立起利益纽带,寻找共同的利益点。


第三个问题,要建立起持续的正反馈。


美军最大的失败在哪里?在于始终看不到赢利点,甚至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可能性。


一个企业,能盈利当然好,不能盈利你也得让投资人看到预期。


亚马逊一直亏钱股票一直涨的前提是投资人看得到预期,在阿富汗这件事上,谁能看得到?


美军真的是开局是巅峰,起落落落落落,后面只剩下坡路了,那当然迟早会有败退的一天。


这三个点才是我们要总结吸取的关于这件事的经验教训。


我发现有很多人,包括大V,还没适应,还站在一个小头目的角度沾沾自喜,喜什么呢?喜自己以后没人能欺负了。


不是这样的,我们是陈浩南,是铜锣湾未来注定的一哥,我们要站在扛把子的角度全面且深刻的审视着当下发生的一切。


因为说到底,铜锣湾将来的事,都是我们的事。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阿富汗   甲午战争   塔利班   胡适   美军   拿破仑   交趾   明朝   游击战   持久战   日本   明代   意识   战争   关系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