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2020年,大宗商品市场先抑后扬,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来,市场资金及成交持仓量屡创新高,黄金、铁矿和大豆等品种一路走强。市场的变化让国际投资者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大宗商品在坐了将近十年“冷板凳”之后,终于赢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


当然,这份“荣耀”来得实在不易。


「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三大因素助推大宗“牛市”


【全球放水】2020年,受疫情的袭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加剧,年初不少品种价格崩塌。为应对疫情,各国央行都在“放水”,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带来了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复苏,大宗商品的反馈紧跟其后。


【供应收紧】疫情引发全球范围的矿山、冶炼厂、运输系统等供应环节突发停工停产,导致供应端受限。随着今年二季度,中国作为疫情防控最好、经济恢复最早的国家,供应链的确定性优势使得出口数据持续向好,中国率先经济恢复。需求的增加和供应的不足,也进一步拉动了大宗商品的上涨。


【美元走弱】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走弱也进一步加速了大宗商品的上涨。多数主要货币兑美元都明显走强,其中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跌6.18%。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者加入到中国进口商的行列,他们将大宗商品视为押注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对冲高通胀前景的投资工具。


「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牛市背后的“补库存”逻辑


具体到大宗商品市场和产品,2020年可以用“涨声一片”和“各尽其能”来总结。


2020年,迎来了中国期货市场建立三十周年。而立之年,2020国内期货市场资金量和成交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的统计数据,截至11月底,我国期货市场资金量突破8559.5亿元,同比增长55.2%;1—11月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达到53.8亿手和382.5万亿元,同比增长50.4%和45.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资金量和交易量的创新高,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还新上市老12个新的期货期权品种,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避险工具。


2020年11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引发市场大宗牛市预期。但机构普通认为,“补库存”才是支持“大宗牛市”的主要逻辑。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短期仍受补库支撑,但对需求边际拐点更敏感。短期海外供需缺口仍可支撑补库存动力,后续需观察需求的边际拐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补库存的后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滞涨。一旦需求出现拐点,补库存周期结束得较快,届时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由“快涨”迅速转为“快跌”的可能。


具体到期货各板块产品来说,煤焦钢矿一骑绝尘,全线飙涨,板块年内涨幅最高,为41%;谷物则主要是受益于玉米的优异,总体板块年内涨幅录得36%;能源板块受到原油价格大跌的拖累,排名垫底,年内涨幅收跌4%;能化品种则表现各异,涨跌互现相互抵消,最终收平。铁矿石则摇身一变成为“疯狂的石头”,自2020年4月价格探底后,连续数月走出了气势如虹的升势,价格持续创出新高。


「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贵金属方面,2020年以来贵金属表现亮眼。其中,COMEX黄金期价累计上涨23.58%,COMEX白银期价涨幅更是达到47.17%。此外,基本金属也表现不俗,LME铜期价累计上涨27.69%,LME锌期价累计上涨21.96%,LME镍期价累计上涨20.57%,LME铝累计上涨10.06%。


金银价格的直接因素依旧是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所以上半年或一季度金银价格受宽松刺激和通胀预期上行概率较大,但随着经济复苏加快,美债收益率走高将对金银价格产生压制,所以预计2021年金价呈前高后低的走势,且单边上行趋势或较短暂。另一个驱动因素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2021年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宽松,但宽松边际收敛较为肯定,金银的支撑继续减弱。相较于黄金而言,白银2021年上半年上涨潜力可能更大,届时可能上探至每盎司28美元。主要由于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更利于白银的需求前景,白银工业应用的需求占比超过50%。


「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铁矿石方面,2020年末铁矿石持续暴涨,主要矛盾点是供小于求,铁矿石2021年供应有望改善。业内认为,铁矿石是近年矛盾点相对集中的品种,年末至2021年初易出现阶段性顶部,存在战略性做空机会。从2~3年的长周期看,铁矿石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铁矿石过度依赖进口的痛点问题会逐步得到改观。


「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三大因素助推2020大宗商品“牛市”,警惕“快涨”之后“快跌”


2020年国内豆油大放异彩。高消费、低库存以及商业流通量紧张促使豆油价格高企。从全年表观需求来看,2020年国内豆油消费1885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因此豆油在供应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库存依然不高,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强大驱动。机构认为,目前豆油仍处于降库存通道,基本保持每周3万—7万吨的降幅,而后期受天气、环保等因素的影响,现货处于偏紧的状态。预期短期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的空间,2021年二季度前仍然将偏强运行。但长期来看,基本面利多已经消化比较充足,油脂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有回落的风险。


新金融记者 马樱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大宗   牛市   岁尾   豆油   铁矿石   期货市场   商品价格   疫情   宽松   涨幅   中国   金银   年终   库存   品种   因素   需求   系列   商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