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盘点系列」丨中国网红20年:从痞子蔡到芙蓉姐姐,再到李佳琦

中国网红的历史是一部史诗,想写又不敢写。不论是靠才华火出圈,还是以丑博出位,是个时代中的网红,就都能各领风骚好几年。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


1998年的夏天,中国的长江、嫩江、松花江一齐作妖,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那个众志成城的夏天,一个相貌平平、29岁的台湾大男孩写出了上面那几句又酸又矫情的文字,如特大洪水般在全国蔓延开来。


自然界的洪水可以阻挡,情感上的洪水无法抵抗。内地青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觉得琼瑶阿姨笔下的女主角确实有点作,而这个台湾大男孩的文字却矫情得刚刚好。这股风潮很快蔓延到了电视剧,什么《梅花三弄》、《一帘幽梦》、《鬼丈夫》很快过气,内地青春偶像剧祖师爷赵宝刚迅速扛起大旗,还记得成就了马伊琍半永久短发的偶像神剧《奋斗》吗?里面的每一句台词,都是这种又酸又矫情的调调。


这个掀起台式小情歌式文字风潮的大男孩叫蔡智恒,大家更熟悉他的笔名“痞子蔡”。痞子蔡可一点都不痞,他是水利工程的博士,当年他笔下的文字犹如开闸放水席卷全国。


痞子蔡靠《第一次亲密接触》一炮而红,市面上很快出现了《第二次亲密接触》、《第三次亲密接触》的仿版,好在当时在文字界还没有流行“第N次”的说法,否则……


彼时,内地刚刚流行上网冲浪,10个女生恐怕有9个网名都叫“轻舞飞扬”,那时的网友见面与诈骗完全不搭边,而是文化人脸红心又跳的线下“拆盲盒”……这些桥段都来自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痞子蔡还有第二弹《榭寄生》。你即便没看过,一定记得这句“不论我在哪里,都只离你一个转身的距离”,这十几个字扎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上。笔者当时也是看了这本《榭寄生》之后,零花钱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当时正在盛行的租书店,后来海岩、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的书都成为那几年的青春记忆。


对了,安妮宝贝的名字早已改成了庆山。当年看她的书只发现,所有故事的女主角都是一个模样:穿着棉布裙,光脚穿球鞋,干净而忧郁。直至很久很久以后,看了周冬雨斩获金马影后的《七月与安生》,才发现这部电影来自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当时在课堂上偷看得如痴如醉的文字,如今自己却毫无印象。


这也注定意味着,以文字为代表的第一代网红,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彻底结束了。



痞子蔡曾坦言:“我的爆红,时代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事实上,上个世纪的网红,在BBS上的ID只是一个符号,文字和思想是这帮文学青年获取粉丝好感的利器。


第一代网红是最讲武德的,不靠颜值、不炒作,他们只靠稿费赚钱。


如果说第一代网红含蓄内敛、有底蕴,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代网红简直能气死祖师爷——他们不讲章法,不讲才能,只比谁丑,咔咔几下,乱拳打死老师傅。


第一代网红和第二代网红之间只间隔了两年,迭代犹如iPhone一样快。


公元2000年,网络上所有的元素都跟千禧相关,今日的当红小生易烊千玺的名字就由此而来。那时候,在所有小学生作文的结尾里,为了“升华主题”,都会写上“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


那一年,19岁的谢霆锋扎着马尾,牵着素人董洁,在春晚上唱了一首《今生共相伴》;微软发布了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中国移动正式在那一年成立;腾讯将OICQ换了个新名字:QQ;周杰伦发表了处女作专辑《JAY》……


不愧是千禧之年,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来了。


28岁的小罗开始北漂,他干过烧烤、倒过药材、做过期货、卖过配件、写过文章,甚至还给传销组织上过课,也许正是这最后这段经历,为他入职新东方埋下了伏笔。


小罗是个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在北京郊区租了一间破房不说,还弄来了100斤鸡汤书,强迫自己背英语单词,用了大半年啃下了所有教材。自感修炼成功之后,他给俞敏洪写了一封求职信,在两次试讲失败后,俞敏洪给了他第三次机会。


正是这第三次试讲,让小罗在日后成为老罗。不知如今回忆当时的北漂岁月,老罗会不会说一句“我当时知道个‘锤子’呦”。


老罗在新东方卖力讲课时,8岁的章泽天还在南京上小学,13岁的任月丽被家庭重担压的想轻生,16岁的罗玉凤刚考入重庆綦江师范,17岁的庞明涛从宁强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转到西安外事学院读书,作文还考了98分,24岁的史恒侠在陕西省安装机械厂上班。


年轻的他/她们还不知道,几年后各自会以“奶茶妹妹”“西单女孩”“凤姐”“庞麦郎”“芙蓉姐姐”的名号逐渐登上网络舞台。


2006年,笔者到大学报到,当时就听师哥师姐们说学校有个网络红人,去校外的网吧一查原来是“山东二哥”,这个自称为“中国第一性感男人”的高校体育老师,在全网公开向徐静蕾示爱,引起不小波澜。遥想当年入学的第一节体育课,就是和舍友偷偷跑去学校的健身房一睹这位老师风采,听说他为了保持身材,一顿吃10几个生鸡蛋。


对了,这个类型的网络红人,天津也有,妖娆哥。笔者2010年前后曾有幸在滨江道的麦购商场见到过,确实“妖娆”。不小心暴露了文字工作者的消费水平,哀哉。


笔者还有个高中同学,印象中她容貌一等,性格开朗豪爽,成绩排在倒数,似乎也没有参加高考,听说去了北京,两三年后当上了一所职业院校的校长,改了出生地、学历,和各路名人合影,并以“中国最美女校长”的title火爆全网。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思想,也许就在那个时候深种。其实,网红时代,脸长啥样好像更重要,这点想明白就好。



第二代网红虽然没啥底蕴,但绝不无脑。


史恒侠考研间隙,她保持着逛北大清华论坛的习惯,还将自己在公园跳舞的照片贴上去,并配上一段文字:“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


这股超凡的自信让她真的被“揪出来”了。


由于她在签名档里写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网友称她为“芙蓉姐姐”。记得当时网络上一片嘲笑声,流行歌手黄蓉还唱了一首《芙蓉姐夫》,“我是芙蓉姐夫,每天每夜受苦,老婆体型像猪……”


2005年春天,媒体直接找上史恒侠的家,甚至堵在厕所门口采访。“芙蓉教”迅速崛起,网民尊她为“教主”,还用金庸小说里的句子改编口号:芙蓉一出,谁与争锋,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网友编撰了“芙蓉教”《入门手册》,甚至成立了研究生课程考证她的真实生活。水木清华BBS超过5000人同时在线等她发布新照片,跟帖达到120多万条,风头甚至超过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周杰伦。


那可是2005年,微博还要5年后才面世。


后来,芙蓉姐姐不火了,又来了个凤姐。至此,人们才发现,至少三次立志考清华研究生的芙蓉姐姐,多少还有点励志。


最早,凤姐在上海陆家嘴附近发传单征婚,希望对方是清华或北大的硕士,身高1米8。又称自己“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主要研读经济类书籍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到后来,清北的1米8的硕士都不行了,凤姐直言要嫁给奥巴马。


出格的言论,反差的样貌,让网民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身高1米46,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的中专毕业生。


那几年,网民那叫一个过瘾,各种博出位的网络红人数不胜数,简直嘲笑不过来了。


再后来,网民笑不出来了。


网民发现,芙蓉姐姐开始出演网络短剧、推出个人单曲,甚至举办演唱会,现在44岁的她已经成为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的CEO,那叫一个优雅知性;而凤姐在高调示爱奥巴马没多久后,便去了美国,拿到了无数学者高知都梦寐以求的绿卡,还在凤凰新闻开了专栏,文字还真不赖。


至此,网民恍然大悟,在看懂以丑博出位的招数后,发现自己被收割了,自己在键盘上每一次敲击、每一次嘲笑,就是在给这一代网红增砖加瓦。


在那个时期,一个叫木子美的人在博客上公布了人露骨的性爱日记《遗情书》之后,火了。相比之下,另一类人更大胆:竹影青瞳在天涯的个人博客上实时更新裸照,一个月点击率飙升到13万次以上;流氓燕在天涯发布裸照后,论坛访问量激增,一度导致论坛服务器瘫痪;娱乐圈颜值天花板范冰冰,也是在深谙炒作之道的经纪人穆晓光操刀下,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绯闻,终于摆脱了金锁的丫鬟影子,成为日后的“武则天”。


好在,那个以丑博关注的网红时代,终于过去了。



如果前两代网红是PC端的,那么第三代网红就是移动端的。


智能手机虽然是在2007年前后开始有的,但那个网费,那个速度,着实没人让感受到移动端缤彩纷呈的世界。直到2010年,新浪微博上线,短短几个月,注册用户就超过1亿人,一天就发布2500万条微博。


正是微博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意见领袖,不论日后的kol转战知乎、微信公众号还是短视频,微博永远是他们打下江山的第一阵地。


大批内容输出平台的出现,成就了第三代网红,成就了自媒体。


总体来说,第三代的网红形态呈多元化。首先是自媒体网红,在微信公众号中长成时尚自媒体,通过内容进行产品营销。其中为代表的是“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曾在40分钟内售空1200双Bata联名款女鞋、4分钟卖出100辆Mini……这样的“网红”通常由一个团队组成,其特点是善于捕捉消费者心理,引导他们购物。


另一类网红则活跃在淘宝中,张大奕是佼佼者。在成为网红之前,她做了7年的模特。2014年,从淘宝模特转型成为淘宝店主后,凭借着个性穿搭,两年内微博粉丝数从30万人增长到400万人。2015 年,她的淘宝店进账3亿元。2020年,网红出身的张大奕搅动了阿里巴巴的一池春水,身价与淘宝总裁蒋凡平起平坐。


同一时期,类似的网红还有雪梨等淘宝店主。


雪梨的新浪微博有749万个粉丝。她创立了网红经济公司“宸帆”,推出婴幼儿品牌。2018年“双十一”,开场不到10分钟,宸帆的交易额破亿元。雪梨身上的标签早已不再是王思聪的前女友,即便是,也是“最会赚钱的那个”。说不定若干年后,跟爹一起没落的王思聪,还要仰仗着前任雪梨的光芒。


根据腾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5%的网红已经通过广告、电商、签约和创业四种主要方式实现了个人品牌的变现。其中电商模特比例最高,占到 26%;淘宝女装类目中,月销售额过百万元的网红店铺约有1000个;网红实现盈利的情况高达85%。在变现方式上,34%的网红拥有淘宝店,25%的网红仍然依靠广告。值得一提的是,有13%的网红选择签约公司,包括网红孵化公司、经纪公司等。


这说明,第三代网红从最开始就明晃晃的奔着钱去了,而且路径还非常清晰。网红孵化模式在那个时候开始萌芽,今天抖快两家网红背后的MCN,就是从那而来。



其实,人们发现,从第三代网红开始,炒作就不那么灵了。


中国网民这种被以丑博出位的第二代网红调教出来的敏感度,已经普及到上到老妪、下到小儿的程度。不信你随便拿一个在抖音快手卖货的发的哭穷装可怜的小视频,问问父母,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他们就是为了卖货”。


这个阶段的起点始于2016年,自从Papi酱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开始。那个时候,抖音、快手还没有全民化,Papi酱要感谢自己敏锐的嗅觉。否则,在全民短视频的时代,江山各有才人出,中戏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的Papi酱,流量未必干得过把“老铁们”挂在嘴边天天教做饭的麻辣德子,未必干得过“百因必有果”的韩美娟,未必干得过在学识上技高一筹的李雪琴……


流量变现!变现!变现!是第四代网红终生研究的课题。


如今,快手和抖音上的网红已经换了几茬,有人正在讲述从月入3000元的普通售货员到年入过千万元的超级网红的神话,有人不顾流言蜚语去了戛纳蹭红毯,有人开启“测评”模式。乘着互联网东风进化起来的网红们,经历20年淘涤,始终呈现旺盛的生命力和赚钱的能力。


如果现在还有人惊讶于雪梨、张大奕年入过亿的网红造福神话,那只能说见识太少。


一边喊着“Oh my God”,一边让你“买它”的李佳琦,以及曾以女团出道的薇娅,现在大促的一晚上就能赚上个7、8亿,那可是中国曾经首富王健林的7、8个小目标。最近因为燕窝惹了大麻烦的辛巴,收入也不比前二位逊色多少。


网红的一天,工厂的一年。直播带货的网红到底多赚钱?或许可以从薇娅打太极式的回答中找到答案——当被问到月收入是否如传闻所言,达到50亿,薇娅急忙来个“辟谣”三连:不太清楚,钱都是老公管,真没有那么多。



二十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证明,要想维持高水平的肾上腺素,中国网民需要网红。


篇幅有限,回忆有限,二十多年来的中国网红绝不仅仅文中提到的这些。小月月、犀利哥、二月丫头、旭日阳刚、后舍男生、筷子兄弟、冯提莫、南笙、张辛苑、西门大嫂、乔碧萝、晚晚、钟美美、马保国……不论他们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都在中国网红这部史诗中,留有姓名。


《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曾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这句话可放之四海,尤其是想当网红的。毕竟IP就是流量,而流量就是钱。


凡是能在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掀起一片浪潮的网红,多少都有点东西。如我等没有绝活的网民,就多点击多评论,帮他们赚大钱好了。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巴马   芙蓉姐姐   岁尾   痞子蔡   快手   雪梨   出位   模特   淘宝   洪水   年终   网民   芙蓉   凤姐   年后   文字   系列   时代   科技   李佳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