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姚班本硕男,月入5万征婚被骂惨:曾放弃谷歌高薪回老家教书

1

近日,一则征婚帖子引爆网络。

来自山西的张昆玮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征婚帖中宣称自己月入5万,是一名斜杠青年,本职工作是大学老师,欲找一名有意在当地长期发展的姑娘恋爱结婚。

帖子末尾还附带一张张昆玮本人的照片:一片沙漠背景,一个单人摩托,张昆玮穿着一件红色格子衫,身材偏胖,皮肤黝黑,笑容灿烂。

然而张昆玮却因外貌缺乏自我管理被网友质疑“精神贫瘠”“过于自信”,是“普信男”代表。在大量的回帖与转发中,张昆玮的外形长相成了讨论焦点,一些网友给他贴上了“油腻”、“矮丑挫”、“魅力全无”、“装作拥有高逼格的内在”等标签,“普通却自信”的评价屡屡出现。

清华姚班本硕男,月入5万征婚被骂惨:曾放弃谷歌高薪回老家教书

两年内,清华姚班的毕业生张昆玮上了两次热搜。

前一次是2019年,作为NOI金牌得主的他从谷歌高管辞职回到老家二本小城,在晋中学院当老师,月薪不到3000元。此举引发网友一片唏嘘,同样这个话题也在知乎引起了震惊过后的热议。

清华姚班本硕男,月入5万征婚被骂惨:曾放弃谷歌高薪回老家教书

姚班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从2005年初次设立姚班开始到现在15年的时间,一共只录取了400多人,而且这些人几乎都是“神童”级别的,其他普通学生根本考不进来。

而张昆玮这样说:“不喜欢科研,因此晋升无望,只能平淡地过这一生。”

张昆玮坦言了北京工作生活的压力:“在北京,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北京地铁沿线的房子已经涨到几百万上千万,如果贷款30年,每年要还的钱基本是我全部的收入。

收入可以涨,但是万一经济不景气呢?是不是要像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候的年轻人一样,去流落街头?”

张昆玮不想用世俗定义的“成功学”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离开,不是一种逃避,只是另外一种选择。最终,他选择回到晋中,在晋中学院当一名普通的教师,面对网络上再多的质疑他都不做任何回应。

清华姚班本硕男,月入5万征婚被骂惨:曾放弃谷歌高薪回老家教书

“教学生就会让我有成就感,每天教会学生一点东西,每天看到他们的进步,真的很开心。”回乡教书后,张昆玮说,他喜欢过简单一些,没有很多麻烦事的生活。

回到家乡的这一年,张昆玮在学校指点了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学生的一些竞赛活动,有时在周末也会去培训机构代课,有一些额外的收入。

晋中学院刚毕业不久的一位姓李的学生说,看了张昆玮老师的代码,才明白什么是真厉害,很幸运师弟师妹们可以得到一位好老师的帮助,很多同学都喜欢张昆玮,他的做事风格也对不少学生产生了影响。

“现在的日子不错,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很努力。”张昆玮说,来自学生们的反馈让他有了信心。

“人各有志,我在同学中间算是很普通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有的本科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或者去创业,现在有很多已经做得很棒。”张昆玮说,他不值一提。

事实上,张昆玮最近无比忙碌。“山西正处于转型期,最近不少当地互联网企业也在联系我谈合作,他们有的技术储备不够,希望我能帮忙完善。山西的信息化滞后,其实孕育着更大的发展机会呢。”张昆玮说。

2

因为涉及“小镇青年”、“做题家”、“从大城市回到家乡”这些具有辨识性的标签,张某玮这则征婚帖子原本就极具话题性。当然这则征婚帖之所以能触发舆论的敏感神经,还是因为一些网友对张某玮进行样貌羞辱,以及这些言论招致的另一轮更为激烈的性别争论。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争论中,一些立场鲜明、言论极端的账号背后到底是男是女,我们其实并不清楚。但是这些言论将全部的怒火引向了男性和女性两个群体,在性别对立的“堡垒”上再添“一砖”,却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舆论越来越沸腾,逐渐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其中有不少来自仰慕张昆玮才华的男性,他们认为以张昆玮在业界的地位,实在不应该在互联网上被如此攻击,“形象差的人不配征婚?”

身处漩涡中心的张昆玮于前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内卷,身材焦虑,性别意识以及近来热度的回应》,在这份公开回应中,他提到了当代男性的择偶压力:

“少数的成功者,挤占了适龄男性的择偶空间,使得大部分普通的男生,找不到方法来吸引异性。都说女性是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但是实际上,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也包括男生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存在是被忽视的,他们的诉求是被压抑的。我们从社交媒体上只能看到,丈母娘对财礼的要求如何如何,或者我们会看到,从小培养“男子汉”意识有多重要:但是男性除了辛苦赚钱,当工具人,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张昆玮的回应自然又是掀起了一波唇枪舌剑。

清华姚班本硕男,月入5万征婚被骂惨:曾放弃谷歌高薪回老家教书

博主@周玄毅 喊话张昆玮,“谁也不欠你一个老婆”,“你必须要有魅力才能吸引到异性”,“不要打悲情牌”。这条微博得到了17万点赞。

事已至此,舆论仍在发酵,大家争论的已不再只是一则单纯的征婚帖,而上升到了社会、性别、婚恋竞争等议题。

因为长相去否定抨击一个人,甚至仅凭一张照片去恶意揣测张昆玮的精神生活,得出其“精神贫瘠”“不善管理”的结论,乃至引用近段时间争议颇大的“普通且自信”论调,对其进行群嘲,此则荒谬。

婚恋关系中的刻板印象与外貌羞辱并不少见,比如用身高比喻男性“残疾”,用格子衫标记“沉闷无趣的程序员”,这些就像对女性的身材、年龄等条件挑剔一样。二者同时存在,某种程度上,争论熟多熟少,没有实质意义。只不过,男性对女性的挑剔,如今竟然被找到了一个新词来形容——“普信男”。

自从脱口秀艺人杨笠凭借一句“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一战成名后,两性话题在舆论场上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此次征婚事件所引发的舆论风波,很难说一些人没有代入对“普信男”的偏见。

当下的公共讨论习惯在城市范围内鼓励女性“独立”,也习惯性地忽视那些真正处于弱势,同样被挑选、被审判与被抗拒的男性。后一点,此前并不为公众所注意,但不被在意不代表它不存在,这是围绕张昆玮的争议演变为一场公共议题时,它提醒我们的地方。

只要社会的结构性不公依然存在,弱势男性和女性一样都是受害者。

说到底,任何时候,互相尊重,心平气和地看到不同并包容彼此,都该是讨论两性议题的第一步。

——END——

来源:本文综合自 南风窗(ID:SouthReviews)作者:邢初、新京报(ID:bjnews_xjb)作者:和光、ELLEMEN睿士(ID:ellemen_china)、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量子位、知乎、澎湃新闻等

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晋中   清华   山西   贫瘠   议题   舆论   高薪   自信   性别   身材   言论   男性   收入   老师   女性   网友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