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滇池骑行绪

环滇池绪


  滇池的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壮阔与浩瀚,也不仅仅是滇池西岸那卧化为群山的女子的哀怨与凄美。就昆明人来说,称滇池为“海”的时代已经不再复返了,早年间,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很多人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滇池就是昆明人感受那气吞山河气势、抒发无边无际的广阔胸怀的理想之处了。


环滇池骑行绪

  “睡美人”的故事,昆明人都能娓娓道来,远方的旅人听到这个故事无不为那不渝的情感而凄然落泪;大观楼长联却是旅人们想一览滇池动力。而于我,滇池的美,却是有味道的。小时候,只要有人说起滇池,我脑里的景象总是这样的:碧蓝的天空中,火红的太阳下,数不尽的渔船,带着篾帽、腰间扎一块蓝色“围腰”的女人们和高高挽起裤脚的赤膊男人一起把撒到水里的网拉到船上,已经出水一半的网里却是蹦跳的鱼和虾。这水便是滇池。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当时的我,也不过6、7岁;那时夏天的夜晚,并没有这么炎热,天上的星星总是很多,而冬天,总是会下几场雪的。当时物资相对贫乏,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并不如今多彩,但对于我,总是难忘的:炒菜的时候,是要用一种称为“棕油”的油脂,烹制出的菜肴是要有很大勇气才能下咽的,于是,大人们就说了:“你们还嫌难吃,早几年,我们有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闻都闻不到的”;在吃米饭前,通常是要吃一小碗包谷面蒸成的“包谷饭”的,不吃完是不准吃米饭的,因为,粮店里买来的粮食,就是按比例搭配好的。爷爷虽然七十多岁了,可身体还十分硬朗,我喜欢听爷爷讲他的故事。通常晚饭后,小伙伴们都成群的在外面跑着玩,通常,一个院子里的7、8家住户,大人们就喜欢把小板凳抬出来在家门口一放,聚拢来说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人们就在屋外乘凉了。我总喜欢把椅子放在爷爷跟前,听他讲各种各样的好故事,爷爷年轻时候走南闯北,他知道的故事总是无穷无尽的:他给我讲岳飞的枪怎样使得出神入化、给我讲杨老令公一口金刀让辽兵闻风丧胆、给我讲长坂坡张翼德怎样吓退追兵、给我讲他年青的时候怎样被新党堵在城门口剪辫子.....

  有一天,爷爷从菜市回来,身后跟着一个约莫五十岁年纪、肩上扛着一大个麻袋的妇人,篾帽挂在背上,蓝衣蓝裤,腰间系着一块发白的蓝围腰,脸色黝黑,顶着一块蓝色的头帕,干干瘦瘦的,袖子和裤脚很短,手脚也是黝黑的。爷爷帮助妇人把肩上的麻袋接下来,放到屋子角落。后来才知道,这个妇人是爷爷在菜市场遇到的,是滇池岸边的渔人,每隔几天,就会乘“航船”(和我一样,在大观河边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这种木船,尾部是一架柴油机做动力,窄窄长长的,开起来突突突的响着,冒着黑烟,经由大观河来往于市区和滇池沿岸的货运工具)把晒干的小鱼和小虾送到菜市场上卖,到天黑,卖不完的又乘坐航船返回,这天估计是剩下的多了,不好运回,正在发愁,恰好遇上爷爷,爷爷说可以把剩下的鱼虾放到我们家中暂存。往后,家里就经常有二、三麻袋小干鱼干虾了。我们也就亲切的称她为“虾奶奶”。虾奶奶运虾来的时候就可以多运点过来,放在我家,以后就早上乘船到市区,到我家里取货,再到菜市场卖,傍晚卖不完的,再放到我家,自己乘船回去。因为不用每天运货,虾奶奶也就轻松了不少,作为回报,也会带一些刚晒好的银色的小石头鱼和火红的小虾送给我们,用菜油炸一下,撒上盐,那鲜香的味道,至今无法忘怀。有时候,虾奶奶会给我讲滇池是多么广阔、“海”里水产养活了沿岸众多渔民、夏天,人们可以在滇池岸边游泳戏水。每当一说到这些,虾奶奶脸上总是带着喜悦的笑容,于是,我也向往滇池了。

  后来,滇池也去游览过几次,都是只到岸边一瞥,浅尝辄止,也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渔船。而小伙伴们却在议论着要骑自行车“环滇池”了,那是我上中学的时候了。小伙伴们商量着要带干粮、带手电筒、带补胎工具,讨论在路上遇到突发事情要怎样处理、几点出发,在哪里宿营……光这种讨论就进行过好几次,但始终没有成行,现在想想,也许那时候的路况、自行车户外装备都是一个较难面对的问题,而再过了十多年,却忙着工作、忙着恋爱、忙着结婚、忙着陪孩子长大,自行车环滇,也就最终没有落实。环滇的“难”和向往总在交织着,而突然发现,我已不再年轻了,岁月留给我的时光也不再充盈;我终将老去,如果现在不动,也许明天,我将只能在病床上哀叹我向往的环滇之行。现在的条件比以往好得多了,山地自行车的性能是不用说的;滇池沿岸的公路也平整通坦,还有什么理由能阻止我出行呢?“百度”搜索了“环滇骑行”,有的说需要12小时,有的说需要8小时,那么,阻碍我的唯有“毅力”了。之前担心的骑不动怎么办——大不了下来推着走;天黑了怎么办——大不了住个旅馆;车胎被扎破怎么办——大不了我带上补胎工具……既然决定了,就开始准备吧,头天检查好自行车,第二天一早起来水壶里灌满水,推起车就出门了。这将是我最长时间的一次骑行。

  朝阳令人充满希望,金黄色的光线斜斜的拉长了我骑车的身影,风也挡不住车轮飞快的旋转,经过了市区的道路,身旁路上上班的行人匆匆、汽车的喧嚣、还有呼呼的风声在耳边响过。到达滇池边了,喧嚣和嘈杂都没有了,岸边的林荫透着清凉;一路上,同样骑行的人也有不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是要环滇?不管了,挥挥手示意一下,他也朝我挥手;虽然防尘围巾遮住我们面容、防风镜遮住我们眼睛,风声阻碍了我们语言的传播,但彼此都知道,我们在说:“加油!”。上坡了,这是一个长长的坡道,查看地图,过了这个坡就走了三分之一了,努力啊!终于到坡顶了,在到达坡顶前,你永远不知道前面是一番怎样的光景,而现在,能体会一览众山小了,眼前的青山、身旁的湖水,虽然我在喘息、在流汗,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下坡的畅快是无法描述的,仿佛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感受那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过程是交替的,下完一个坡,不久,又是一个上坡,因此,这个感受也是交替的,总想到攻克一个个难关,来享受一个个成功的喜悦,这也许就是“环滇”的乐趣之一。


环滇池骑行绪

  到了滇池南岸了,这里有一条长11公里的自行车骑行道,路况非常好,况且,路边就是碧绿的湿地和波光粼粼的水面,在这里,空气是那样新鲜,岸边也有骑行者驻留拍照,也有在草坪上铺了垫子坐下读书的游客,那一人、一书、一垫,这是一种怎样的静谧与安详?


环滇池骑行绪

  继续往前,到“海口”镇了,这里要经过一个小村庄,古老的石桥和船闸静静的屹立在水面上,石桥上的石头都已经被磨的浑圆光亮,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沧桑。跨过这个河道,连接两岸的居民,左边的河流称为“螳螂川”,右边就是那五百里滇池了,这也许就是这个镇取名为“海口”的原因吧?


环滇池骑行绪

从海口镇出来,就从“高海公路”由滇池西岸向市区方向进发了,这时候,“环滇”已经三分之二了。又是坡,现在不怕了,等着我一个一个攻克吧!高海公路两边是数不清的草莓种植园,一到这里,空气中混合着草莓的甜香气息,为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而此时,我就在“睡美人”身边骑行了,滇池西岸的群山是那个久等不到爱人归来的痴情女子化身而变的,而滇池这一汪湖,却是她的泪水汇成,远眺西山的时候,人们就一定会想起这个故事。过了西山,就是滇池和草海相隔的“大坝”了,到了大坝,环滇也就完成了,环滇池101公里,我终于回到起点,4小时48分钟。我想象中的各种艰难并没有出现,补胎工具也没有用上,一切似乎很顺利,出发前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未知的恐惧让我们懦弱裹足不前,而一旦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预想中的困难,只不过是你不敢前行的借口罢了。一生中,你错过了多少事、错过了多少人?为什么会错过?我想也许就是因为“怕”吧?感到快乐,能给身边人说说;感到痛苦,能够给身边人说说;遇到困难,能给身边人说说;或许,别人并不会如你以为的那会觉得你烦;或许,他们也想听你说说呢?对于向往的事情,不试试怎么知道是什么滋味呢?你并不知道,你的能力是比你想象中的要强!环滇池骑行给我看到了窗外旖旎的景色,有句话说:上天关闭了你的一扇门,就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我看来,上天是给你留了一扇窗,要看到窗外的风景,却需要我们来打开它!今夜的思绪,就从这扇窗开始;这段“环滇池绪”送给爱我和我爱的人。

  庚子年 清明 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睡美人   西山   包谷   海口   昆明   麻袋   西岸   岸边   妇人   爷爷   市区   奶奶   自行车   身边   工具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