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文 | 华商韬略 斯钦

西方国家特别喜欢正义凛然的剥削别人。

今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议案,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有权对未执行同等强度碳减排、以及碳排放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征收碳关税,该机制计划于2023年开始试运行。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2021年政策报告中表示,正在考虑对“未达到减排义务”的国家征收碳关税,用以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然而,看似冠冕堂皇的表象,你会发现碳关税骨子里仍是西方国家的金钱至上。

首先,由于世界各国发展程度不一,技术参差不齐,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满足欧美发达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因而将不得不承受“碳关税”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另外,欧美企业在全球环保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为了满足欧美制定的碳排放要求,很多国家需要斥巨资向欧美采购工业环保设备。

综上所述,碳关税就是西方国家打着环保旗号的变相剥削,而身为世界工厂、被转嫁了大量碳排放的中国,将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被欧美“碳关税”收割的对象。

对此,国内学者愤恨地说:所谓的碳关税,实质是新型贸易保护主义。

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根据2020年中欧贸易数据,欧洲在去年共进口了总计约3835亿欧元中国商品,其中约有67%为高耗能产品,像是平轧钢、半制成金、烟煤等等,如果欧洲开始征收碳关税,我国上述行业的出口利润将会骤降,最高降幅甚至会达到60%。

而且,欧美一贯喜欢利用碳排放编织谎言,污蔑、抹黑中国的碳排放。

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共同研究发现,在过去13年,中国碳排放被西方国家高估了106亿吨,连美国媒体都说:碳排放量被大幅高估,中国背负了不该有的坏名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中国自己缺少精准测量碳排放量的工具,导致中国在很多环保议题中很被动,像是全球知名的“环保少女”,就曾多次借用西方机构统计的碳排放数据来抹黑中国。

一边夸大中国碳排放量,一边借此向中国征收高昂碳关税,西方国家的算盘可谓是打的噼啪响。

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8月15日,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全球碳通量数据集出炉,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全球碳收支空间定量监测能力的国家。

其中核心的中国碳卫星,是由我国自主研制。

至此之后,中国碳排放量的真实数据就有了更可靠的参考来源,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加洪,将其比作是中国人自己的“账本”:在碳排放数据上知己知彼,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破西方垄断中国碳卫星上天,欧美从此再不敢用环保栽赃剥削我们

当西方国家再以碳排放问题攻讦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出自己的账本,有理有据地进行还击。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中国   科技部   欧美   韬略   账本   排放量   欧洲   美国   关税   华商   机制   我国   国家   数据   数码   全球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