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能改变汽车产业的生产关系么?

最近注意到有搞技术的朋友把自己的微信签名改成“AI+区块链”,那意思就是表明他是搞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这便是典型的求融资,求勾搭,创业融资的火热由此可见一斑。

从技术本质看,人工智能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力的改善,比如原本需要一年甚至几年、需要大量抽样统计才能解决的新车产品质量收敛问题,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靠小团队半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解决,这是生产力的提高。

区块链能改变汽车产业的生产关系么?

区块链主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样是解决新车产品质量收敛的问题,以往是集中收集数据、集中建模然后调参数验证模型,现在可以每辆车形成一个质量自检区块,一旦有车辆自检发现疑似质量问题,通过车联网技术通报给其他车辆,形成质量问题共识后触发智能合约,自动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求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原本用来搞数据分析的部分团队成员可以被一些区块链智能合约代码取代,大量的人与人信息沟通的会议被消灭,可以建立车辆与工程师的直接连接,改变了生产关系。

我们读书的时候被教导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汽车产业应用人工智能的水平是否决定了区块链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呢?我认为还远远到不了那一步。事实上,真要在汽车领域应用区块链,首先要解决的是汽车产业的基础信息化问题。没有基础的信息化就去奢谈区块链应用,等于让一帮搞区块链的重构整个产业的IT系统,如果连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那帮人折腾了20年都搞不定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化,何以还是那帮人,靠刚刚开始的区块链泡沫就能搞定呢?

区块链能改变汽车产业的生产关系么?

举个例子,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一些相对成型的应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也确实急需更高效的信息化。但是不是直接引入某家精通以太坊的区块链到上汽大众、长安汽车的生产部门,就能砍掉供应链部门的大量“冗员”呢?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大多数中国本土车企而言,生产线的配件供应链并没有真正建立核心企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系统连接,车企喜欢用采购门户的方式,供应商自己登陆系统随时查看需求,提交数据,申请结算,都是人工完成。

对于沃尔沃、宝马等少数车企来说,在国内采用的供应链EDI系统更类似于欧洲,供应商能够自动化获得需求订单,这些订单的后续交付、物流信息、库存、结算、发票,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完成的。无论供应商采用什么ERP系统,车企的供应链都能够完成标准化接口连接。如果具备这种供应链信息化基础,我认为才可能去升级实时区块链技术,但说实话,如果已经采用这种基于EDI国际标准数据交换技术,是否有必要再花钱去搞区块链化的供应链,得看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了,从技术本身看,如果连供应链信息化本身都没有做好,根本不用再琢磨区块链技术,除非有人拿得出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的区块链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区块链能改变汽车产业的生产关系么?

对车企而言,在生产环节的IT投入还是比较慷慨的,这意味着车企在其他领域的IT信息化水平更低,这也意味着区块链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难度会更大。而区块链技术的复杂性远超过传统的IT技术,如果没有封装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汽车专业解决方案,更不可能诞生基于这些解决方案的运营服务商。纯粹搞供应链技术的供应商要理解汽车行业的业务需求才有可能形成某个领域的垂直解决方案,但问题是要说服车企采用这种颠覆性的方案,我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即使是欧洲美国已经很成熟的供应链EDI技术,10年也没有完成中国汽车市场的普及,这还是既能提高生产力,又能改变生产关系的成熟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生产关系   区块   汽车产业   欧洲   人工智能   生产力   汽车行业   车辆   解决方案   需求   供应商   领域   数据   系统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