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华:滴滴需要的E—call为何没有中国版?

8月26日滴滴宣布因为温州顺风车刑事案件下线全国顺风车业务,如果滴滴的顺风车真的是我们想象中的顺道载你一程,恐怕平台不会有那么多热心司机。事实上,即使是允许专职顺风车司机在平台上拉客,滴滴依然需要拿出陌陌约炮的运营套路吸引司机和乘客使用滴滴顺风车。我们处于一个消费降级的时代,无论你是谁,都躲不过极个别蓄意报复社会的滴滴顺风车司机的狞笑。

朱伟华:滴滴需要的E—call为何没有中国版?

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两期被媒体大量报道的滴滴顺风车命案是否只是冰山一角不得而知,但这么庞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如果没有网络警察入住,没有行业法规监管,全靠平台自律,这无论如何都难以服众,但问题就在于作为平台运营者远在北京,借助平台谋财谋命者却在各地,如何对这种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管,这显然需要政策创新,需要生产关系创新。刷屏卸载滴滴恐怕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滴滴顺风车有问题,其他顺风车就没有问题么?

在这次刷屏事件中,再次看到有人给Uber洗地,意思是相比Uber,滴滴没有创新,关于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没完没了,对于垄断者的情绪性发泄从来都是社交媒体的主旋律。实事求是看,Uber和它在美国的竞争对手Lyft有数以百计的司机涉及性侵乘客的问题,为此,Uber今年4月才宣布在APP里增加一个直接拨打911(类似110的报警电话)的按钮,并且增加分享乘车详情给好友的功能,但真正推广要到今年下半年——从Uber的情况看,滴滴平台涉及司机的刑事案件如果真的只有媒体报道出来的这几个,恐怕美国政府都得要求Uber向滴滴学习。别看Uber搞得早,美国的911报警和救援信息系统也更完善,但至今Uber也没拿出更好的用户方案,着急给Uber洗地的可以先等一等。

朱伟华:滴滴需要的E—call为何没有中国版?

从专业角度看,滴滴目前在手机APP里提供的是i-call服务,也就是有问题你可以微信和滴滴平台服务人员互动,平台给你提供信息服务。对乘客而言,有手机的情况下显然可以拨打110报警,如果犯罪分子强大到连拨打报警电话的机会都不给你,从安全预防的角度看,平台应该在车内装备全程的音视频监控系统,遇到呼救声音应该自动触发报警。事实上,目前在出租车和网约专车已经在装备这种硬件。后台是否能够人工智能自动监控车内行为这个需要平台方投入研发资源来解决。比如Uber在4月份的新闻里就提出要花费35万美元解决Uber平台与全美国911平台的连接……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警报发生后台该怎么响应。

社交媒体会放大人性的弱点,比如我们对滴滴温州顺风车事件就会上纲上线到要滴滴死全家,但是否有考虑过,出事的时候,女乘客已经在微信里求救,微信并没有响应这个问题,微信是否也应该承担责任?在参与这个讨论的过程汇总,我们是否计算过在滴滴等平台出现前,有多少无辜乘客被黑车司机、电摩搭客司机性侵、杀害,是否计算过中国马路上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挽救不及时导致多少人死亡……这不是说滴滴出现就有可能降低黑车司机人群的刑事案件发生率,而是说我们是否又可能从滴滴温州顺风车事件中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而不是让这样一次公共讨论的机会变成斗地主。

朱伟华:滴滴需要的E—call为何没有中国版?

一位参与刷屏的车联网圈内专家说“滴滴只有i-call,没有E-call服务”,这个方向没错,但并不严谨,中国并没有国家意义上的E-call,车企搞的前装E-call大多数都是假的,真有气囊弹开也并不会自动触发警察,后台仍然走人工程序报警施救。事实上,几个月前的Uber提出要在APP里提供直拨911的服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E-call,因为严格意义上的车联网E-call更多情况下是车辆主动呼叫医警及时到场服务。这项服务要解决的是车主无法确定自身位置,或者已经失去报警能力,这种情况下要施救必须解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问题。为此,欧盟和俄罗斯过去两年相继通过立法强制进入欧盟和俄罗斯的车辆安装各自本土的卫星导航系统,这本质上是借救命这个公众需求解决各自的卫星导航系统本土普及推广的问题。

朱伟华:滴滴需要的E—call为何没有中国版?

我们今天看到有很多车辆都宣称有E-call,但不客气的说,这些都是企业商业行为,是否管用真不好说,真出事救命的责任还是自己的。眼下基于北斗的中国救援救助服务标准已经在拟定,但如何落地还不得而知。对中国社会而言,不仅滴滴的乘客需要中国版的E-call,每天数以万计的老年人走失需要E-call,儿童被拐卖需要E-call,每年数以十万计的车祸伤亡人员需要E-call,几千万残章人士日常出行需要E-call……相比四肢健全的乘客,中国有更多弱势群体需要E-call,但我们仍然没有国家意义上的E-call,我们这些搞北斗普及的一直在努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救援救助平台早日建立,没有公众的共同努力,要建立这个平台并不容易。

我们抱怨滴滴不作为是合理的,作为花费了数以千亿计社会资本的企业,本应该搞出一个能对社会有价值的服务,基于北斗的中国版E-call显然有足够的社会价值,但滴滴的价值观是否会引导它走向为社会服务就不得而知了,期待这次事件之后的滴滴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价值观,走正道,谋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中国   黑车   俄罗斯   刑事案件   温州   美国   不得而知   北斗   乘客   后台   事实上   司机   车辆   社会   平台   科技   朱伟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