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有人帮我们管孩子,他们每周只能玩三个小时的网络游戏。在游戏之外,也没有任何的补课机会。我焦虑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我开心的是,终于有关于游戏限制的最严规定了。”

继大力整顿教培行业后,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成为了又一发力的方向。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也不能上补习班刷题,青少年们一下子空出了大量的时间。

有人说,智育教育不能取代劳动教育,体力劳动永不过时,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流汗出力。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那些不上补习班的孩子来说,这么做无疑是令人感到愉悦的。当孩子们开始依靠“自身实力”在学习中取得成绩的时候,适时的限制网络游戏,反倒成了家长们拍手称快的决定。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8月30日,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该通知还要求所有网游企业严格落实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一种配套的规定。当学生不能补课的时候,剩下的时间不就只能玩游戏了吗?当游戏时间被严格限制的时候,孩子周末还能干嘛呢?

反映在股价上,投资者对这次监管的反映并未算超过预料之中。2020年,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位居全球市场第一的腾讯游戏2020年实现营收1561亿元,占总收入的三成。

此次监管消息发布后,网易美股跌幅6%,哔哩哔哩下跌2%。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出版署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巡查,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对心存侥幸、敷衍应付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绝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事实上,对于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由来已久。

2019年出版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就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积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积不得超过1.5小时。

早在今年的8月3日,也有评论文章发文批评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及电子毒品,甚至还点名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呼吁收紧防范未成年沉迷。

不到一个月,8月30号就出台了针对未成年防范网络游戏沉迷的新规,堪称“史上最严”。

其实针对游戏行业的诟病,早前就一直存在。此前热门游戏《王者荣耀》旗下的李白,就涉嫌颠覆传统人物。网络游戏具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参与者的思想和判断,从而被动接受人为“加工”的历史。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当青少年们周末不能补课,也不能在家玩游戏的时候,他们还能干嘛呢?

也许,劳动是个不错的选择。

8月24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解决“有教育无劳动”,强调防止以“智育”取代劳动。

这个背景是,今年有超过900万的高校毕业生,再次打破历史记录,工厂却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换言之,“智育”仅仅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加以劳动才行。

按照这一趋势来看,未来几年的高校毕业生都将再次刷新历史记录,突破900万高地。面对每年近千万的新增就业人口,劳动密集型行业势必要成为吸纳人数最多的行业。

但眼下的情况是,大量的应届生不愿也不甘踏入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踏上了国企、考公和进入中小企业的道路。

教育成本是一个因素,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薪、低未来和工作繁重,也同样是主要原因。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谁愿意寒窗苦读数十载,毕业后跑到流水线成为一位工人呢?

但另一个趋势却是,不得不这么做。初中升高中,分流40%到职业学校,这是趋势使然,但却使得小学生和初中生更恐惧、更加开始补课。

恐惧的根源,本质依然在于蓝领和白领的薪资待遇和未来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眼下来看并没有缩小,这也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孩子和家长潜意识认为“进厂是没有出息”的。

教育部教材局申继亮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劳动教育主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来开展,开设劳动课程等等。

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个人的未来趋势,牢牢挂钩。人口老龄化一方面迫在眉睫,但每年动辄近千万的应届生,同样对于就业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两者双管齐下,对于学生和家长们来说,压力徒然倍增。在望子成龙的传统教育美好理念下,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一名普工,面对着数年不涨工资的艰难境地。

不能补课,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周末在家的孩子还能干嘛?

人才的“门槛”越来越高,科目越来越难,七门课样样达标,全面人才固然美好,可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单点突破的,是主打一个专业性的东西。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不缺大众标准上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很缺单点突破的高端人才。

教育在不断变化,它的本质依然没有变。宏观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本质已经开始变了。

朋友家的女儿读初一,一年学费一万二,一座极其普通的私立学校,因为没有本地户口,面对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未来的结果不该是这样。

这也是很多家长痛心疾首的伤疤。

家长想要的,也不纯粹是简单的体育劳动。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单点   智育   劳动教育   小时   孩子   劳动密集型   游戏   未成年人   家长   周末   趋势   未来   网络游戏   时间   人才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