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野心终于暴露了!卖硬件交个朋友,特斯拉靠软件赚不停?

就在近期,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推出了全自动驾驶(FSD)辅助驾驶软件的订阅服务,特斯拉车主可以用每月199美元(折合人民币1289元)订购,而此前需要花费10000美元来订购服务,显然特斯拉正在通过降价来大力推广FSD的订阅服务。

据从相关车主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订阅了特斯拉的FSD后,车主可以体验到特斯拉自动驾驶导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召唤、交通灯和停车标志控制等功能。当然,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驾驶员在一旁监督,而并非完全的自动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所推出的相关订购服务,也是基于美国人换车习惯所做出的决定。据市场研究机构IHS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人平均持有新车的时间为79.3个月,按照特斯拉FSD订购服务来算,平均收益可以达到15780.7美元,收益率提升了57.8%。

不过在中国,据相关数据显示,43%的购车者上一辆车使用不满3年,更有14%的买家,上一辆车只开了一年。平均新车使用时间不超过5年,并且还在减少当中。这意味着如果特斯拉想要在中国推订阅服务,价格可能更高。

智能时代 软件定义汽车

作为智能汽车的风向标,特斯拉推出FSD订阅服务,对于市场显然是有深刻影响的,而这也与目前的市场环境改变有关。过去,汽车只是单纯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让用户或者物品完成地区的转移,这就是过去汽车的价值。

而在当今,智能汽车的出现,让汽车不单单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而是开始扮演生活管家、工作助手甚至移动的智慧平台。智能汽车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型的智能终端,也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载体。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长何文认为,汽车将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包括百度、小米、滴滴、华为、360、恒大等,许多行外企业都参与到了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当中。

这是因为智能汽车未来可以看做与手机是同一种物品,用户未来会将手机的使用习惯融入进汽车当中。不过手机的附加功能是通讯,而汽车的附加功能是移动,用户也会希望手机拥有的功能,汽车同样要有。

那么这样一来就会带来一个显著的改变,即软件将在车辆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甚至成为核心。据何文透露,未来软件将占据汽车总成本的30%左右。

不过目前来看,软件还尚未成熟,单独的操作系统还无法覆盖车辆所有应用场景,比如电机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生态系统,许多用户有不同的需求,而目前的软件还无法完全满足。

不过这也是为何许多汽车行业之外的企业涌入的原因,因为可以从新的赛道与传统车企进行竞争。如小米在宣布要造车之后,于官网发布了大量关于自动驾驶的职位需求,包括自动驾驶工程师,涵盖数据算法、高精地图、毫米波算法、车载基础架构、前端平台研发等数十种。可以发现,大部分都与软件算法密切相关,这是过去车企并没有涉足的领域。

而做的最好的特斯拉,如今已经开启FSD订阅服务,通过更好的算法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营收。不过目前由于软件的不成熟,特斯拉推出的这些服务到底有多少人买单还犹未可知,花这笔钱是否意味着被割“韭菜”。

并且就在上个月,特斯拉通过OTA升级系统版本来进行召回,优化主动巡航控制相关的逻辑及提醒方式,共涉及28.5万台车辆,涉及部分进口和国产Model 3以及Model Y车型。

当然,为何通过OTA升级也算是一种召回,主要是国内法规明确规定,汽车OTA的升级中如果存在对车辆缺陷或隐患的修复需要以召回方式处理,并公之于众。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未来的智能汽车遇到一些故障,可以通过OTA进行远程升级,软件在汽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提到了软件定义汽车,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未来汽车到底是什么样的,要看消费者,不过在目前阶段,就是软件定义了汽车。

Tier 1迈向终结?车企走向运营商时代

当汽车中软件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这意味着汽车行业中的商业模式也将改变。整车厂未来将不单单只是作为一个产品的一次性提供方,变成产品提供加上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提供者。这让未来的汽车企业,开始转变为汽车行业中的运营商。

马斯克的野心终于暴露了!卖硬件交个朋友,特斯拉靠软件赚不停?

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及增长率预测(千辆)|IDC 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及增长率预测(千辆)|IDC

何文表示,当软件开始在汽车中定期更新,快速满足消费者利益的时,会导致开发模式的转变。目前的开发模式主要是Tier 1,由整车厂提供需求,由供应商提供相关方案。而在新的架构下,整车厂将会把应用、系统、软件、云计算都握在手中,传统Tier 1厂商的业务大多会由整车厂自己来做。

就在前段时间,上汽集团拒绝了华为,理由是不愿意出卖“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就是软件系统。显然,各大车企已经明白了未来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为此上汽还在集团内部成立了一家算法公司,专门针对智能汽车服务。

就算是一些新进电动车领域的玩家,也开始着重在系统软件上发力,如创维汽车的系统,便是与百度一起合作开发,尽可能将“灵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在供应格局上,也会发生大的变化,汽车市场中会出现单纯的算法和软件供应商,为汽车提供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甚至可以不做任何硬件,这种供应商在未来也将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今也有许多相关企业涌现,如华为、百度等。

如今特斯拉开启FSD收费服务,也让车企看到了未来盈利的新方向,从产品提供方,变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商,不仅进一步加强用户的粘性,也会创造更多的收益。

同时,这也意味着车厂们可以在自己卖出的产品中进行寻租,还能获得更多的数据,优化软件,快速迭代升级。

这种模式是否有些眼熟,没错,就是手机行业中运营商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整个行业中的顶端“掠食者”。如今,汽车企业自己也有机会成为这种角色,更何况相比基站而言,汽车的价格可便宜的多。

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既然软件与算法如此重要,那么肯定需要大量投入快速升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知道用户真正需求是什么,或者换一个问题,数据从哪里来?

在过去,中国市场的用户对于数据并没有太过敏感,就如某知名CEO所言的一样,中国的用户喜欢拿隐私数据来换取便捷性。这样一来,自然让不少在中国的企业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也促进了大数据及相关算法的进展。

特斯拉的FSD为何能够发展如此迅猛,与国内的用户对数据的不敏感有密切关联。显然,中国用户在过去是作为特斯拉等相关企业实验自动驾驶的“小白鼠”。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些用户提供的数据,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也没有这么快。

但是如今,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国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四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五月网信办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六月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并在9月1日正式实施。

这些法案的发布,都意味着过去肆意收集用户数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想要采集数据,要按照规矩来办。

这对于新的车厂而言,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继续坚持做自己的系统与自动驾驶,那么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按照规定收集相关数据,优化算法,但由于相关法案的规定,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投入,以及更久的研发周期;二是与其它自动驾驶算法公司进行合作,当然由于如今的局势,大多只能与国内厂商进行合作,如华为、百度等;三是出海寻找没有想过规定的区域,进行数据收集,从而快速迭代算法,但欧美市场对于数据安全更加重视,而其他地区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景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这种方式需要权衡。

从目前来看,大概率国内企业将会走第二条路,如近期广汽宣布和华为联合开发大型纯电智能SUV,项目总投资7.88亿元,计划在2023年量产。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与华为进行合作,让华为协助进行智能化赋能。

当然,车厂并不一定要华为与赛力斯那样深度的合作,但如创维汽车与百度那样,大概率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安全被愈发重视,智能汽车市场将迈入新的阶段,野蛮生长期即将终结。

特斯拉开启FSD订阅服务,也开启了智能汽车新的收费模式,这从侧面透露了为何特斯拉一反行业规则,不断压低汽车价格,就是因为它们已经将全款支付,变成了分期付款,并且还通过服务加深用户粘性。

同时,新的盈利模式也让车企看到了从供应商向服务运营商转变的机遇,但想要抓住这项机遇,就必须掌握自己的“灵魂”,也就是操作系统与自动驾驶。但如今随着数据安全被重视的程度提升,想要做好自动驾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合作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也预示着,硬件品牌方大规模的入场已经到了尾声,接下来是各家软件服务的比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特斯拉   华为   软件   中国   野心   算法   运营商   需求   未来   硬件   智能   数据   用户   汽车   系统   手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