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你觉得人到几岁才算中年?

在最近的热播剧《三十而已》里,这个答案显然是30岁。


顾佳,王漫妮,钟晓芹,这几个30岁女人的故事太炸了,离婚的,出轨的,被第三者的,每一集都在上演不同程度的炸。


不过,我最先感受到这种炸,真不是从电视里,而是从网络和身边人对电视剧感同身受的讨论里:


“30了我老了”,“我也好有压力”,“我都中年危机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你懂得,当一群快30岁人的集体焦虑像巨浪一样一波一波袭来,作为一个早就年过30的中年人,我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我当然知道,每代人都有每代人成长的烦恼,每代人的烦恼也都会因为正困在当下而被极度放大。


可就像电视剧里顾佳她们三个坐在大学教室后排,听到20岁女孩们口中的烦恼会笑一样,那些30岁的烦恼和忧虑,在35岁的人看来,真的只是“而已”而已。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这种“而已”,意味着不用急,意味着没偏离,也意味着能挺过去。


反倒是35岁的中年人,这个在网上基本消失的群体,你好像从来听不到他们的抱怨,感受不到他们的戾气,但他们正走在平静的下坡路里。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他们,当然也有我自己。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中国人普遍早熟,在《三十而已》里,三十岁已经是一个往金字塔尖爬的年纪,要开公司,要混圈子,要买爱马仕,更要婚都离完,小三都当完,孩子都生完,还得时刻提防老公出轨。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原本在我概念里,这都是四五十岁才该忙活的事儿,但中国人的雄心壮志和效率优先,生生把他们提前到了30岁完成。


按理说,30岁都折腾个遍了,到了35岁,你该经历的恶斗早经历过了,该享受的荣光早享受过了,生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一切应该,万事休矣。


可35岁的中年人,有的休么?


呵呵,他们只会比30岁时更发力,因为他们比30岁时更焦虑。


而这种焦虑,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因:


第一种是,你没赚到钱。第二种是,你赚到钱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第一种原因,是80%的35岁中年人正在经历的。


年轻时不发力,年轻时选错了方向,或仅仅是年轻时随大流了,到了35岁,都赚不到钱。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当然,这里说的赚不到钱,和20岁时吃不起必胜客不同,也和30岁时买不起车不同,这里的赚不到钱,是指你的钱撑不起一个家。


父母的医疗费,孩子的教育费,家里的房贷车贷,还有给另一半的惊喜……


所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反之,没有钱,这些问题,都成了大问题。


这半年,我身边眼见着,周围的许多人和事,已经物是人非。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36岁,在互联网公司做到了运营总监,结果疫情一来,他把下属优化后,老板又把他给优化了。


这半年,他前前后后投了200多份简历,可回应的不到10分之一,就算有回应的,也面着面着就没了下文。


唯一一次面了个独角兽公司,让他做个运营方案,他做了整整三天,发过去后对方就消失了。过了一个月,这公司新上线的活动页面,运营逻辑跟他做的一摸一样。他气急败坏闹着要去索偿,听我给他分析了时间成本后,最后放弃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还有一个做自媒体认识的朋友,34岁,美女,18年自己创业做了家MCN公司,之前每次见面都热情地张罗着要把我捧红。前阵子看她朋友圈,竟然去上班了。


我小窗问她,她才告诉我:公司现金流出了问题,她把唯一的房产抵押给银行,也只是多撑了三个月而已。


本想着凭创业经验,她能找个大公司当高管,可找来找去,谁都嫌弃她性价比不高。最后,还是靠着自己的视频剪辑技能,在媒体找到个视频创意的执行岗。


赚的钱,也就之前的5分之一吧,但至少有稳定现金流,能让她先把外债还了。


金融圈的中年人,今年也都不好过。别管过去职位做到了多高,业务能力如何如何,这几年,随着金融黄金十年的结束,降薪潮的来临,再受到内忧外患影响,很多人都离开了原来的岗位,要么回流,要么下海。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当然,所谓回流,多是下沉去了销售口,要么是去做保险(销售),要么是去银行(客户经理),要么去三方财富中心(卖理财),要么去券商营业部(做经纪业务和承销倒卖),当前这个环境下,也就这些岗位还可以吸纳中年人,技术更新与竞争压力小一些,存量资源变现快一些,怎么也稍微好混点。


所谓下海呢,是“精英”心气不死的金融人,选择去民营企业,做职业经理人或高管,或股权激励的管理层,不一定是理想的职业归宿,但往往也是金融中年不得已的最终(和最优)选择。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作为一个35岁的中年人,半年找不到工作,家里也会有点积蓄,工资降到五分之一,也总还有进账,就算下海了回流了,工资还是不少拿。


但这些人,没一个认为自己赚到了钱。


为什么?因为这和他们30岁时对自己的预期相差太远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就像《三十而已》里的顾佳,看到住在顶层王太太的房子,回头就和老公说,你看我们也就低了几层,我们才30岁,努努力,过几年也能搬到顶层。


在大多数中国的教育范式里,老师和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告诉年轻人,只要你努力,钱就会越赚越多,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有多少人能意识到,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职场生涯乃至人生都是一条抛物线?


又有多少人会在当时当刻,认为自己到达了抛物线的顶点?


想想看,顾佳能安然接受35岁时和许幻山的公司破产,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家三口住在老破小里么?


我的这些35岁上下的朋友里,又有几个能接受这种缩水的收入呢?


更何况,有时候,最折磨我们的,甚至不是缩水的收入本身,而是跟随而来的,和伴侣、父母、朋友、同事之间愈发脆弱而充满压力的紧张关系,整个世界仿佛都布满一种爆炸前的戾气。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我认识的好几对中年夫妻,在这段时间历经各种短兵相接的大撕逼,终于忍无可忍离了婚;父母与子女日常大吵,彼此折磨;家长跟学校大闹退费,甚至组织去校门口静坐,孩子不理解只觉得爸妈丢人,而中年人在这种时刻,却只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钱的重要


这就是现实啊,一个不怎么样、我们却必须生活在其中、直到最后自己去买单的现实。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再说说第二种原因,你赚到钱了。


这比第一种更糟糕,因为它代表你走向了史无前例的庸俗。


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卡纳曼和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狄顿对45万美国人做了一个调查:当一个人年收入低于税前75000美元时,他处于幸福感缺失状态,收入越低,越不快乐;可对于收入颇丰的人来说,无论收入超出75000美元多少,他也得不到更多快乐。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年薪75000美元按购买力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税前26万,平均月薪2.1万。


事实也是如此,当我们年轻没钱的时候,总以为越多钱越开心, 贫贱夫妻百事哀,很可惜,这个让我们开心的钱数是有“天花板”的,而且是一个并不高的“天花板”——月薪2.1万。


我想起上班第一年发年终奖,我激动不已,花了所有年终奖(当然也就2万)买了一个戒指给慢慢,她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后来,我的年终奖一年比一年多,激动的心情却没有了,慢慢拿到我的钱,也再也没流下过一滴眼泪。


这大概就是一个35岁赚到钱的中年人,最不狗血的结局。

你的欲望会越来越大,你和家人对钱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你会发现,你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甚至与父母的关系,朋友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坚不可摧的用金钱来维护的关系。


看到《三十而已》里顾佳严防绿茶婊,侦查蛛丝马迹,出门手撕小三,我问慢慢: “你担心不?会不会也严防死守?”


她看着我,轻蔑地笑笑,说:“我唯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你赚不到钱”。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虽然残酷,但是真话。


当你的生活爬上了个一个台阶以后,不仅是你,你背后有无数双手都在托着你,有无数双眼都在盯着你,生怕你一个不小心,就跌落了阶级。

所以,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个赚到钱的中年人,只会欲望越来越大,野心越大越大,然后把自己拖向庸俗。


就像大卫.华莱士说的:如果你崇拜金钱和物质——倘若那是你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那么,无论拥有多少,你都会觉得不够。你永远不会满足,这是真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另外一个35岁中年人走向庸俗的例证,就是失去自己。


当《三十而已》里,绿茶对30岁男人许幻山说:你把你心里的小男孩给丢了。


我就在心里喷:这才哪到哪儿啊!


让他到35岁再看看,如果公司没倒,家里没离,他丢的可不只是心里的小男孩,简直就是全部的自己。


人生嘛,从来都是一场trade off。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想趾高气昂地站着赚钱,又想把家里的老婆孩子陪好,还想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唯一的方式只能是放弃自己。


放弃自己的时间,放弃自己的脾气,放弃自己的坚持,把自己当做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都说中年男人爱出轨,许放炮和林绿茶被很多人骂来骂去,我就真想不明白了,一个中年男人,时间都被助理、家人和副业分成一块一块的了,心思都被一个接一个工作上的难事和生活上的杂事给堵上了。


咋还有时间出轨,咋还有心思出轨?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好吧,我承认,看《三十而已》,相比于剧里的角色和故事,我其实更喜欢的是这部剧的名字。


三十而已。30岁,真的不算个啥。


在整个社会的时代红利和观念刷新下,30岁,现在最多就算25岁的一个加长尾巴而已。


你还有的是资格去折腾,去失败,去闯荡。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就算有一天,你失败了,落魄了,焦虑了,别担心,这个社会所有的工作歧视,年龄歧视,婚恋歧视,砸下来,还有35岁的中年男女在扛着呢。


可你要真问这些35岁的中年人,你焦虑么,撕裂么,挣扎么?

好像也没谁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毕竟,等着我们处理的事太多了,等着我们去赚的钱也太多了。


每一个35岁中年人都默默点赞了“三十而已”


一切就是这样。总有些危机,是我们每代人都必须要去面对,也终究会扛过去的。


危机当下,困境总会被无限放大,可危机以后,任谁都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不过而已。


30岁,不过而已;35岁,也不过而已。


不就是危机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又有何惧?


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中年人   庸俗   年轻时   焦虑   中年   家里   烦恼   父母   危机   收入   关系   孩子   时间   金融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