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 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你要问那些广泛分布在金融街,陆家嘴,福田CBD等地的金融民工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猜他们八成会说,成为一个金融大佬。

对,就是那个工作体面年薪百万,站在城市最高写字楼里,运筹帷幄经济走势的金融大佬

是啊,谁不羡慕金融大佬们的工作高端大气?

谁不希望拥有金融大佬们指点迷津的超能力?

但又有谁真正想过,在金融圈,成为一个金融大佬究竟有多难?

在每一个大佬看似轻松的成功背后,又需要付出多少持之以恒的努力?

今天,我就来给你算一算:

01

想成为投行大佬究竟有多难?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02

想成为银行大佬究竟有多难?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03

想成为基金大佬究竟有多难?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这,就是一个金融大佬的付出。


当然,以上三张图里的数字都是基于真实情况的艺术加工,有些可能有点夸张。但每一个大佬确实都不简单,每一个大佬也都不轻松。


这个世界最不辜负成年人的,只有超额的付出,也只有超额的付出才能获得超额的回报。


下面给大家看一组真实的数据:每一笔投资背后,都有10篇研究报告,20次调研访谈,500小时深度研究。


这组数据来自天弘基金TMT投研团队。我其实一直在投资他们团队管理的天弘互联网基金,这次当我有机会走进这个团队,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对科技领域的研究,我才不禁感慨,想成为基金大佬,真的不容易。


我们来看看,天弘TMT投研团队这些年都在做什么。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正如TMT投研小组命名一样,在天弘基金2018年底完成投研一体化改革之后,天弘TMT投研团队就一直专注于科技板块的持续深度研究。


为什么他们看好并专注于科技领域?


因为,从长期来看,科技是中国未来数十年国家发展的核心;


从中期来看,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链正在加速渗透,开启新一轮科技浪潮;


而从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战更加凸显出科技发展是强国的唯一途径;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科技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未来三五年的重要投资主线,天弘TMT小组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遇和趋势,所以专注和聚焦科技领域,做最纯正的科技基金。


天弘TMT小组组长是基金经理陈国光,在业界更是有“科技股投资老将”的称号,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到清华兴业投资研究员,从诺德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再到天弘基金TMT组长、基金经理,过去十八年扎实的投研经历,给了他更多前沿的眼光和投资的实力。


他完整地参与了2013-2015年的科技牛市,经历多轮牛熊,带领天弘TMT小组,一直遵循稳健收益策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自上而下布局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细分产业,再自下而上筛选预期未来能够释放价值的企业,力争为持有人获得与风险承受匹配的较好收益。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以陈国光为代表的天弘TMT小组,一直坚持深度研究,力争深入产业通过价值投资为客户创造长久、可持续的回报。


这些年来,天弘TMT小组取得超额收益主要靠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景气行业的把握。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领域里筛选到优秀的公司。


对科技产业来说,找到一个景气度提升的领域非常重要,当然,筛选到优秀的公司更是重中之重。


什么才是优秀的公司?怎样判断一家科技企业的投资前景?


对科技产业的研究,需要付出比传统产业研究更高的精力,因为科技产业瞬息万变,及时获取公司研发进展非常关键,而研究的范围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更要宽泛,对风险的认识角度也要更全面。而调研就是深度研究最基本的功课之一。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据我了解,TMT团队可以说是天弘基金内部调研、路演最频繁的团队之一。


他们的日常调研有多频繁?


陈国光给我了一组数据——团队成员每年外出调研超100天,每人年均调研里程超七万公里,每年1/3时间在调研路上,累计产出超600篇调研报告、累计参加路演400多场。


通过超额研究创造超额价值,这是TMT团队成立之初便确立的理念。


陈国光还给团队成员定了一个原则:进入核心池的公司每年要做20次高密度调研,5-10人的全访谈,涵盖公司高管、研发、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行业专家、竞争对手等;对重仓比例5%以上的公司进行高密度调研,一到两周做一次信息跟踪。跟踪的方法基覆盖整个公司产业,所有业务的几大方面,保证全方位深入跟踪绝不漏掉。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当然,除了人工的深度研究。他们也会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初步筛选被市场忽视的潜力公司,再通过基本面深度研究,做出领先于市场的判断。技术与人力的结合,让团队的调研结果有有价值密度也有研究温度。


比如,去年,天弘互联网重仓了一家科技企业,专门生产手机屏下指纹识别。


这家公司过去因产品单一、价格被竞争者不断压低等因素,并不被市场看好。但为什么天弘TMT小组会重仓这家公司?因为他们从2018年初就开始调研这家公司,2018年四季度,团队经过调研发现,该公司新出的一款产品——屏下指纹识别芯片,有很强的竞争壁垒,所以2018年年底他们就开始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


“在市场还没有意识到这家公司变化之时,我们通过访谈行业专家、调研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发现其竞争壁垒很高,业绩释放要比市场预期久,我们坚定重仓持有。随后,该公司在产品布局方面也做了很多改善,去年一季度业绩释放后股价连续上涨,二季度业绩放出来后,又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


陈国光认为,一定要把产业的深度做加深,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特别是它的业务、产品、技术搞扎实以后,心里才会更有底。


“只有研究的深度超过同行,才能获取超额的收益,在市场比较犹豫的时候,果断的决策。”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甚至,在TMT小组内部,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对技术的理解,有时候比该公司骨干对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很多人开玩笑,他们可以去这家公司做顾问。


2018年底,天弘基金进行了投研一体化改革,通过分组运作、产品赛道制管理的方式,推动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专注能力圈,提高个股研究深度。


这次投研改革让TMT小组把产品做得更纯粹,团队的投资和研究更专注,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目标高度一致,沟通和配合更加顺畅,研究成果向投资转化非常高效。


正是由于这样超额、大量的研究,天弘TMT小组为用户带来的回报,并不是通过去追逐热点、追逐主题冒很大风险获取的回报,而是通过扎实的产业研究、比较高密度的公司的调研,还有比较细致的公司研究之后,得出的和认知相关的回报。


这种回报是和TMT小组的研究高度相关,而且是可控性比较高,可以复制的。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正如你看到的,天弘TMT小组每一次投资的背后,都有10篇研究报告,20次调研访谈,500小时深度研究。


其管理产品的代表作「天弘互联网」近一年来业绩有104.93%,大幅跑赢同类型基金指数,排名位列TOP5%(90/1863)。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只有17.44%。

在金融圈,想成为一个大佬到底有多难?真不忍告诉你


组长陈国光,2016年任职以来业绩更是优异,年化回报19.08%。截至8月10日,陈国光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36.39亿元。


8月10日,由天弘TMT组长陈国光作为拟任基金经理的天弘创新领航基金正式开始发行。


这只基金相当于天弘互联网基金的升级加强版,除了投资范围可以扩展到港股市场,陈国光和TMT团队在管理中更加重视对投资风险的把控,专注寻找更具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用千万份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体验,带来更超额的回报。


还是那句话,每一个看似轻松的成功背后,都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才是大佬真正拥有的“超能力”。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不代表本基金表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前请仔细阅读基金招募书与基金合同。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大佬   金融   科技   研究员   组长   不忍   深度   收益   业绩   小组   团队   经理   基金   市场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