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对于小米的P2P爆雷门,其公关处理得非常漂亮!

危机公关的精髓是危机理论和处置方法论,而不是媒介关系与资源。而北京奥运会所采用的鱼钩长矛理论则是个中翘楚。

所谓鱼钩,就是事件本身并不是热点,且无关紧要,但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事件的升级。此种事件的处理也很简单,冷处理+联系消息源撤稿。

但小米这次的危机显然不是鱼钩事件,因为P2P本身就是一个高危行业,而野鸡P2P平台更是高危中的高危。

小米这次的危机是其对于金融风险认识严重不足导致的,属于企业决策层的深度危机,是明显的长矛事件,若完全冷处理,会对小米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撤稿也不现实,因为那是实打实的用户自身损失。

小米这次危机有两个难点:

而由于此次P2P暴雷潮,无论是牵涉面还是影响力,其实都不是小米所能掌控的,而这也给予了小米危机公关以更大的挑战。

而小米的公关是怎么处理的呢?

第一步,前期冷处理

因为对于此类危机事件,在其发酵期,任何不冷静回应,都有可能招致更大的关注量和更大的危机。在制定妥善处理策略之前,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实际上,自20号以后,小米官微集团军,包括雷军、小米手机、小米公司等大号,集体禁声,既不回应P2P爆雷门事件,也不发其他内容,以免引发更大的危机。

第二步,利用第三方媒体资源间接发声,而官方,也继续装聋作哑

23号开始,“雷军”等官方微博大号恢复声音,但完全不提不理P2P爆雷门。

与此同时,一篇“小米回应,推荐P2P企业爆雷,已清查3000多款金融app”的小米官方公关文迅速刷爆网络。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这是一篇极其有水平的公关文,全文如下: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这篇文章不长,核心观点如下:

这里有两个方面:首先,承认既定事实,但弱化,强调小米这次事件是广告责任,虽然附加了一些其他要素,但那不重要;其次,公布官方接受投诉数据,429人和4000万金额。

这是一种很讨巧的说法,因为投诉人和受害人是两个概念,部分用户依然并未知晓爆雷,而大多数用户爆雷后会直接找P2P平台或者报警,而非向小米投诉。

小米并未专门开通投诉通道,所以这个数据实际上并不具备参考价值。

当然,对于公关本身来说,这是极其高明的处理方式。

这篇文章的第二个标题是,已清查3000款金融app,进一步用话术把小米的责任归于广告和审查不足。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实,实际上,把这些广告集成到小米vip任务里,这本身已经超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广告。

而对于这种重点推介业务,也不存在小米不知情状况。

清查3000个app严格意义上算不上事件处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米粉的损失该由谁来负责?小米该如何承担个种责任?

然而,小米给出的方案是:

都是不痛不痒的东西。

当然,对于公关,这手法极其高明。

在这篇文章末尾,小米说,“小米还会和手机行业的友商沟通协作,共同制定P2P平台“爆雷”的行业风险对策,互相传递告知相关“爆雷”平台风险信息,形成行业合力”。

然而,实际上,ov的p2p属于单纯的广告业务,而华为,完全未接p2p广告。与友商沟通协作不知从何说起?

对此,有网友评论: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第三步,等待事件热度过去,官方在适当的时候发声,争取公众谅解,顺便给予一定额度的经济补偿,如米粉券之类的。(未发生)

单纯从公关角度出发,小米此次处理非常漂亮。然而,公关毕竟只是公关,消防可以灭火,却复原不了被烧毁的东西。

这次危机背后的根本所在,其实是小米的盈利压力。

这次事件的另一个后遗症是雷军人设的全面崩塌。

当雷军以mix2s相机不错来回应P2P爆雷门之后,你还会相信小米所鼓吹的“良心”和“厚道”吗?

如何评价小米P2P爆雷门事件的公关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小米   公关   事件   冷处理   鱼钩   长矛   野鸡   危机   策略   风险   评价   责任   官方   广告   用户   数码   行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