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点击关注,每天更新情感励志文,不仅只有励志,还有成长干货


我们经常会感慨一句话:道理全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明明就知道该那样,但就是没有那样。


在工作中,与同事闹矛盾,互相都不让着谁.


明知道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就算再怎么样的矛盾,也不至于说出伤人的话,但那个话还是说了。


被领导当众骂,让你很没面子,半天抬不起头。


明知道一份工作的来之不易,却还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和领导对着干。


被人在背后捅刀子,无计可施,但你又咽不下这口气,明知道他是个小人,却还是模仿了他。


甚至有时候别人的一个不太友好的眼神,明明一点事都没有,却还是让自己郁闷一个小时。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不难发现,其实这都是情绪惹的祸。


情绪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人的生活是被情绪怎么影响的?


接下来我都会一一清楚。


01 情绪是什么


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过「情绪abc模型」,a代表「激发事件」,c代表「后果」。


打个比方:


他突然骂了我一句,我很生气。


「他突然骂了我一句」代表着a「激发事件」,「我很生气」代表着c「后果」。


他把我删了,我既愤怒又失落。


「他把我删了」是a「激发事件」,「我既愤怒又失落」是c「后果」。


所有激发情绪的事情,都叫做a,但a只能算一个间接原因,真正导致情绪的是b--由激发事件而产生的观念


再举个通俗的例子


在国外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游戏,两个演员在台上表演,其中一人扇了另外一人一巴掌,于是被扇的那个人生气了,拿起旁边的水桶,将桶倒向扇他的那个人,这个时候,扇他的人躲掉了,而拿着桶的那个人面对的却是底下的观众。


这个时候很有意思,前面几排观众都乐了,而稍微靠后几排的观众却慌了。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因为前面几排观众看到的是桶里面装着糖果,而后面几排的观众没看清,以为里面全是水。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不小心将桶倒向观众这件事,就是「激发事件」,前后两排观众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的反应,就叫b--「由激发事件产生的观念」


后排观众产生的情绪,并不是因为桶里面真的有水,而是因为「觉得」桶里面有水,由此产生的的一系列联想和反应。


正如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说的那样:“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加在这件事情上的观念。”


02 情绪怎么影响着生活与工作


《小舍得》这部剧已经播完有一段时间了,可我还是对里面的一个角色钟老师的印象,非常地深刻。


钟老师,我又要把您写进我的篇章了,记得这是第三次了吧。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在觉得好笑的同时,又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罪恶感。


好吧,下次写写你的优点。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讲过,钟老师是因为坏脾气,才导致他两次被开除,而且在我看来,脾气就是情绪。


因为情绪不稳定,导致两次失业。


还有,你们看过《九品芝麻官》吗?


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烈火奶奶在一家酒楼闹事,和老板娘争吵起来,开始两个人实力相当,但是越到最后,烈火奶奶的气势越弱,越词穷。


最直接的原因是老板娘的嘴厉害,但要究其根本,那就是她懂得如何气人,你看最后那个烈火奶奶被气得炸毛了。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有个问题叫读书的作用是什么,一个高赞回答,读书少,连吵架都吵不过别人


吵架,既牵扯到遣词造句,又必须得有一个重要的基础:你得保持你情绪的稳定,否则就算你饱读诗书,人家一句话就能让你咽气


和别人吵架,有情绪的时候,你怎么吵都不会赢,相反,你没有情绪,内心波澜不惊,就算不说一句话,直直地看着对方,纵然对方千军万马,赢的人还是你。


当然,你情绪稳定的时候,会更加能理性地说出怼人的话。


其实在沟通过程中,占据最大部分的是也是情绪。


03 情绪产生的原因


再回到开头讲的那句:道理全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也可以通过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


人的大脑可以看成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脑干,原始脑,大脑皮层


分别对应:低级,中级,高级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脑干掌控着人最原始的生存本能;


原始脑又被称为情绪脑,管理人的情绪;


大脑皮层也被称为理性脑,人之所以能理性地对待问题,就是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日常用来交流和处事,还有处理复杂的信息所依靠的区域,就在大脑皮层里面,叫前额叶


再回到那句话,道理其实都是装在理性脑区域,而当问题和麻烦来临时,最先触及到的却是原始脑--掌控情绪的部分


当情绪脑的呼声越来越大,反应越来越强烈,它会斩断理性脑与人体连接的那根神经,所以你那些储存的道理,也释放不出来。


由此你丧失了理性,被情绪掌控,最终酿成各种“悲剧”,才会感叹人生:道理全都懂,但就是过不好一生。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有些人就能很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情绪的挑战,那么这些人具备什么特征?


理性脑稍比情绪脑强大。


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少,为什么?


因为原始脑已经存活了几亿年,而大脑皮层中的前额叶,从开始出现到现在也只有几千万年的时间。


这就好比一个新手和一个老油条,新手怎么能干得过老油条呢?


所以当问题和困难出现的时候,最先起反应的是原始脑,而理性脑也因为干不过原始脑,所以才会导致一个人的情绪化。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有,就是不断地训练你的理性脑。


04 怎么强大理性脑


1.观心断念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当你产生任何负面情绪时,先停下来,问一问自己:


我现在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当你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其实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实际上,它是调用了大脑皮层的前额叶功能。


遇到问题和麻烦时,多去运用这样的模式,停一停,问一问,用得久了,它会慢慢地形成一条神经通路,成为习惯。


2.向下挖掘


每次来情绪时,向下挖掘,找出更多可能性:触发我情绪的是一件什么事?我当时是怎么解读它的?还有没有另一种解读方式?


比方说:刚才领导突然对我发火,我之前的解读是,领导针对我。


但换一种解读方式,就变成了:可能是他遇到了什么难题,最近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在他身上,导致他脾气变差了,而不是他针对我一人。


3.阅读写作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我们可以通过在社会上打磨,碰壁,经历,去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升,而除了这种方式,还有种就是阅读了。


大量地阅读,也是获取知识和锻炼大脑思维的一种方式。


而写作,对于大脑思维的锻炼,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方式。


4.处理问题


这也就是刚才跟上面提到了,去社会磨炼,多去接触人,多去社交,做一些稍微有挑战的事情,去刺激你大脑中的前额叶。


其实除了这些主流的方法以外,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


1.心灵鸡汤


此鸡汤非彼鸡汤,那种老式的鸡汤只有励志,没有成长,新型熬制的鸡汤,不止有励志,还有成长。


老鸡汤只有大道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故事,没有结合热点,不能与时俱进,这就是与新型鸡汤比起来,差的地方。


在别人的故事里,绝地逢生的处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醍醐灌顶:原来还可以这样,原来这个世界还有无限种可能


你说你做自媒体挣不到钱,但你有拼命地往死里写吗?你有做到坚持雷打不动每天更文吗?你有研究过3000篇10万+爆文吗?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励志+成长的心灵鸡汤,既有观点,又有故事,仔细地品,还有一丝道理。


有时候说到痛点,一句话能顶一万句,就像那句名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2.适当运动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之前在租房的房子旁边有一个公园,我每天晚上都会去跑40分钟,之后改为早上也去跑。


就很明显地感觉到大脑灵活度、精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一个变化,变得精力充沛,就算熬夜早上起来依然生龙活虎,白天处理工作和人际交往变得游刃有余。


特别是遇到糟心的事时,并没有像以前那么地纠结了,也不是说一点情绪都没有,而是在有情绪之后,会立马做出一个决定:遗忘还是行动。


3.听音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有时候就是突然听到一首歌,或者就只是听到一句歌词,甚至就那么一小下的口音,也能瞬间点燃我们心中的那根快乐的火种。


我记得很清楚,特别是在大街上走路的时候,那种身处人间烟火当中,突然听到某家店传来歌声,金属碰撞的感觉,由远到近的音响声,真的能瞬间提神。


05 情绪其实对我们也有好处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有情绪并不可怕,目前市面上有太多控制情绪的课程,就算只挑一本来研究研究,也能提升个一二。


怕就怕有情绪的那一刻,你却并不自知。


有点玄乎是吧?


其实很好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奋力地抗拒着自己的负面情绪,比方说,有压力了,我不能崩溃,不能哭,要像个男人一样顶住;


伤心了,不能哭,因为我是个成年人,不能一有心事就挂在脸上。


生气了,不能发火,这么一点事都生气,会被其他人瞧不起的。


在生活中,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生,我们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不会哭,只会笑的“强者”,万毒不侵。


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种生存方式,便觉得有情绪了,就该那样。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导致情绪的积压,最终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我是觉得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改变一下,情绪并不是什么坏人,他能帮助我们很多


首先是恐惧,能帮助我们紧急避险。


给大家举个例子:


古代的人经常碰到野兽,倘若没有对野兽的恐惧,看到野兽之后,不是逃跑,而是去想摸一摸,那就一命呜呼。


然后是适当的焦虑和压力,能给人带来动力。


还有很多。


情绪是朋友,我们不能讨厌他,更不要控制他,而要照顾他,就像你讲一大堆道理给别人听,没人会听你的,可是你将心比心,真正地为他人着想,把事情当成一件事情来做,别人自然会善待你。


道理全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来是情绪扎下的根


《把自己当回事》中讲到:不要为了融洽的气氛,而去一味地迁就和迎合别人,试想一下,别人都不顾及你的情绪了,本来就不怀好意,你还有必要顾忌他的面子?


情绪就像一粒老鼠屎,会坏掉你的心情,打乱你所有的节奏,你做事的时候,脑中不停地回想那件让你羞耻,愤怒的事。


遇到糟心事,不如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等一下再做决定,数个3秒钟,我们需要在生活中留下一点空隙,让我们喘气的功夫,就像两辆车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空间,我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己。


攻破情绪这关,比拿下一座城池还要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糟心   额叶   情绪   道理   脑干   大脑皮层   鸡汤   大脑   理性   原始   观众   不好   事情   领导   事件   方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