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外人看来,银行一直在做着最简单的金融工作,但却不断在利用其独有行业优势地位吸食着大众创造的血汗钱,犹如一只吸血鬼般存在。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赚取存贷利息差是银行的支柱业务,这项业务并不需要有多高技术和专业人才做支撑,如果放开权限,确实好像谁都能这么干,所以这些年银行不断降低居民储蓄利率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随着其他金融类机构企业诞生和发展,居民选择权限增大,许多人将存款从银行转移出来了。

这些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在降低,已经从最高点51.8%下降到了如今的44.6%左右,虽然在2020年受到"黑天鹅"影响,有了短暂地回调,但在国内经济恢复正常后,居民存款率也继续回归到下降通道中来。

表面上看,所有的一切都回归了正常,但其实银行根本回不过去了。"黑天鹅"的来袭,有利也有弊,管理层更是在这种变化中看到现存制度中已经发生或极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拉开了。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有关注过时事财经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一件事,那就是管理层曾明确指出,要求银行向企业让利1.5万亿,这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贷款条件放宽了、速度加快了、利率降低了、收费降低了......

1.5万亿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银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净利润在2万亿左右,相当于全部银行需要拿出全年净利润的75%给到企业,这无异于抽银行的血,但同时也是一个不管银行愿不愿意,都必须执行的任务。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银行借出去的钱越多,那么银行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话虽如此,但相比之前的盈利方式,此时此刻的银行对实体企业的支持更像"薄利多销",完全依靠量来取胜。

"薄利多销"需要银行具备足够大的资金量才能一直维序下去,银行本身不创造资金,它相当于一个"中介"服务机构,账上资金绝大多数"取之于民",而储蓄率的持续走低,银行压力真的很大了。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为了"找到"更多的钱,银行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这其中最让普通居民开心的就是银行提高了存款利率。根据融360大数据显示,近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上涨了,其中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涨幅最大。

与此同时,央行公布公开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定论。截止9月底,人民币存款211.08万亿,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存款累计增加18.1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5万亿,增速最快。

银行存款量的增加,说明商业银行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确实起到了效果。有人感到疑惑,按理来说,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既符合国际基本情况,也是我国未来存款率走向,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居民也认可了这种变化,为何银行这次要冒这么大风险反常规操作呢?就不怕以后再次存款率再次走低会带来不好影响吗?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事实上,银行这么做,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方面如前述所言,短时间内的贷款数量和规模的激增确实给银行带来了很大压力。银行为了维持内部基本稳定的资金存量,需要采取最为有效、见效最快的措施吸收存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银行那些有诱惑力的"揽储"神器,有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等等,前两者向来以时间短、收益高、安全高著称,备受高品质储户偏爱,由于门槛较高,银行能用较少的精力和人力在短期内揽到更多钱,可以说是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产品。

但这几年,这两种方式已经被有些银行"玩坏了",因此发生过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情,监管部门已经给银行下了死命令,必须缩量整改,银行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锁定到全民都能参与的银行定期存款上来。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另一方面,"找钱"越来越困难,全面撒网更靠谱。

随着时代发展,投资理财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且增加的投资理财渠道往往能带来更高收益,不得不承认一点,居民的存款意识是越来越薄弱了,许多人根本看不上银行那一点点的利息了。

而依靠"低吸"揽储的银行也是变着法子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但奈何体量太大,船大不好掉头,也不敢轻易掉头。银行在灵活多变上始终"玩不过"那些新生的力量,最终还是只能将核心点放在了"安全性"上,全面撒网以渗透每一个客户,同时顺带开发一些新产品满足小部分客户需求。

如今,马上要到年底了,中国人习惯性为来年做准备,银行也不例外。按照往年惯例,每到年末,银行也会积极揽储以备来年需求,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从而推高了银行的存款利率。

压力太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储户能拿到更多利息了

但不管银行怎么盘算这笔账,于储户而言,能实打实的多拿一些利息都是好的,尤其在2020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做任何投资都要三思的年份,很多人选择"暂停",将钱存入银行,既然都是要放在银行的,自然是希望银行利率越高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储户   利息   商业银行   银行   薄利多销   来年   净利润   金融机构   存款   确实   居民   压力   资金   我国   更多   数据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