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谁也不会想到,实现“口罩自由”将会成为新的实力象征。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的需求量激增。无论是一线临床,还是基层社会,都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为了堵上这个缺口,相关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全力赶制。

可是据不完全统计,若是全面复工,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每天至少需要5.33亿只口罩。而截至2月7日,相关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口罩日产量不到2000万。


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口罩缺口到底有多大,可想而知。然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中华民族最不缺的就是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精神。

于是,一批汽车、服装企业开始主动联合上游供应链,引进或改造生产线来跨界生产口罩。其中,比亚迪颇为引人瞩目,因为相较于其他企业,它可以说是“跨界老手”了。

01

官宣造口罩

比亚迪的跨界之路不止于此

2月8日,比亚迪宣布预计2月17日前后量产口罩和消毒液,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到每天500万只,消毒液产能可达每天5万瓶。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只口罩只要1.8元。比亚迪如此良心,真是夫复何求啊!


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这个一提到就会让人想起汽车的比亚迪,怎么又生产起医疗防护用品呢?其实,如果了解了比亚迪的发展历史,对此你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时间回溯至1992年,硕士刚刚毕业的王传福成为有色金属研究院的301研究室的负责人,此时他年仅26岁。

1993年,王传福被派往改革开发的前沿地——深圳,成为院方与比格电池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一年后,王传福毅然决然选择辞职,开始自己的二次创业。

辞职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下海”已成时代潮流。

1995年,王传福获得一笔250万元的投资,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比亚迪获得了来自三洋的手机电池订单,开启了手机电池领域的称霸之路。

而凭借低廉成本和技术优势,比亚迪受到了诺基亚、飞利浦、松下甚至摩托罗拉等手机大厂的青睐,其镍铬电池的产量一度占据全球40%,2001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亿只。

电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王传福开始考虑跨界更高端的制造业。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后,同年7月收购了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为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做准备。而为了拥有汽车生产许可证,比亚迪一年后又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厂。

从此,比亚迪开始了自己的造车之路。而其接下来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比亚迪逐渐成长为数一数二的国产汽车品牌,并凭借电池技术的积累引领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最后,主业变副业。汽车业务取代了曾经的主营业务——电池业务,成为比亚迪的支柱产业。

此外,比亚迪还跨界电子代工,甚至与世界顶尖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一较高下,争夺来自苹果的订单。而其轨道交通项目——“云轨”,也成功与20多个国家和城市签约建设。

所以,基于口罩产业的特性,比亚迪跨界造口罩,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02

跨界不是游戏

打造企业发展护城河是根本

跨界,因为跟本体反差较大,常常会被认为是博取眼球的一种方式。

其实不然。对于企业而言,“跨界”往往是结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发展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增强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只是,“跨界”没那么简单。正如马云所说,“要首先喜欢自己做的,不要轻易进入别人地盘,如果要去的话,手上先要有枪”。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握住那把枪呢?

以比亚迪为例,其跨界制造汽车的重要一点,就是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迅猛。而且无论企业发展如何,比亚迪从未停止过技术研发,在以技术为本的电池业务上持续精进,从而奠定其行业领先位置。

因此,跨界的前提,就是将自己的主要业务做到极致。要知道,任何跨界都是进入陌生领域,都是充满风险的挑战。如果“地基”不夯实牢固,楼再高也会风雨飘摇,甚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此外,正确的方向对于企业跨界至关重要。

企业跨界新领域,主要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跨界不是哪个领域赚钱就跨哪个,也不是哪个领域高大上就跨哪个,而是基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再以比亚迪为例,王传福转型汽车制造虽然也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好电动车在未来的发展。彼时千禧年才刚刚开始,“电动汽车”还是一个新概念。

至于,什么是跨界的正确方向,其实也是“因人而异”。它不仅考验着管理者对企业的理解,也考验着管理者对未来的洞察。

03

跨界者众

怎样跨界才更有意义

纵观一众跨界者,有个共性,就是其跨界领域和此前的领域存在优势联系。

或是两个行业领域本身关联性很强,可以优势互补,实现“1+1>2”,又或是两个行业领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管理经营思维是相通的。

所以,跨界不是简简单单地给跨界领域投个资,它需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跨界领域中,通过引入新技术或新思维,给跨界领域带来新鲜血液,改变跨界领域的旧有面貌,继而才能在跨界领域有所突破。

如果只是继续遵循跨界领域传统的发展思路,亦步亦趋,那么跨界将毫无意义可言。


口罩难求?比亚迪兼职造口罩,日产500万只,只卖1.8元


要知道,跨界不是目的,只是结果。一心只想着跨界,多半是不能成功的。唯有积累实力,打好内功,才能摆脱为跨界而跨界的思维,让跨界变得有意义。

实际上,如若不是疫情,比亚迪大概率不会跨界造口罩,因此比亚迪跨界造口罩这件事意义大于形式。但是,无论如何,“跨界”本身的意义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致敬跨界者,致敬为疫情做出贡献的所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口罩   消毒液   防护用品   疫情   产能   缺口   同年   兼职   思维   电池   意义   领域   业务   汽车   行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