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喜欢往下比?

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总喜欢往下比,就是和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比。即便是考了倒数第二的学生也要和考了倒数第一的学生比一比,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为什么家长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喜欢往下比?

学生喜欢获得优越感,尤其要在家长面前获得优越感。成绩出来以后,家长们想要孩子考一个高一点的分数,孩子也知道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想要好好表现一番。但成绩总是有一个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的,考第一的永远只有一两个人,不会太多。而家长们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考第一,因为考了第一就意味着以后有考重点大学的希望,也就风风光光了,尤其是给外人提起来的时候,脸上有面子,还要收获很多同学家长羡慕的目光。其实,并非如此,民间俗话说“小时候胖不叫胖”,小时候成绩好,长大了成绩就不一定好。毕竟小学有很多,在一个小学的某个年级成绩第一,不代表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某个年级成绩拔尖。只是孤立地看一个小学某个年级某个学生的成绩其实并不科学,但家长们就是要看自己孩子的成绩,还要给孩子鼓劲儿,要孩子刻苦用功,力争上游。以至于很多家长永远不知道满足,也永远保持了优势话语权,必要的时候还要拿出当年自己学习的事迹来标榜一番,甚至可以编造自己当年努力学习的事迹,就是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考了十几名,家长就要鼓励孩子考进前十名;孩子考了第八名,家长就要鼓励孩子考进前五名;孩子考了第三名,家长就要鼓励孩子考第一名;孩子考了第一名,家长就要鼓励孩子门门功课拿满分。要是100分满分,孩子考了99分,家长就不满意了,要批评孩子很长时间,要他下次一定拿一百分。其实,孩子已经做得不错了,家长的要求有些吹毛求疵,想想当年,家长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呢?

为什么家长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喜欢往下比?


孩子在家长面前没有什么优势感,也失掉了话语权,就要想方设法寻找优越感,寻找话语权。当成绩出来以后,家长就要拿成绩说事了。孩子想要获得优越感,就只能寻找比自己考得不好的学生做挡箭牌了。他们会说,某个同学还不如我考得好,但人家家长并不训斥他,我比他考得还好呢,家长怎么会训斥我呢?家长会说,咱们不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但孩子会拿着考试成绩不如自己的学生说事,自己获得优越感的同时也让家长获得优越感。当然,他们还会强调客观和主观条件,什么环境不好、心情不好、没睡好、紧张等因素等,都是拿来搪塞的理由,同时保证下一次一定考得比这次好。但家长们大多等不来下次考得好的成绩,下次考试还是如此,甚至会出现倒退,但孩子还会和成绩不如自己的学生比较,还会强调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实哪个条件都不是主要条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孩子和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比较就是要获得优越感,进而让父母获得优越感,进而获得训斥和惩罚的豁免权。父母拿成绩说事,就是要行鞭策之责任,鼓励的并不多见。但孩子只要拿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作对比就一定是没有把知识内化,而是停留在分数上面,这样是很危险的。连同家长拿这分数说事,也是很危险的。分数只是一个量化标准,并不是能考查学生学习的全部。一张试卷的考察范围是有限的,并不能涵盖所有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说明一定的知识水准,却不能说明全部。拿分数说事起码忽略了知识的复杂性,忽略了应考策略和答题策略,也没有看到孩子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是孩子考了不好的分数,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从知识积累、答题策略、应考策略等方面来给学生分析,反而会只拿着分数说事,有时候还会做出过激行为,酿成不好的后果。

为什么家长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喜欢往下比?


孩子是无辜的,家长是无奈的。至于老师负不负责任,家长管不着,孩子更是管不着。要是家长不给孩子做一定的考试 “技术分析”,就会让孩子产生逃避的心理。要是考好了,孩子就拿着卷子给家长看,要是考不好,就说没考试。甚至有的孩子还要故意修改分数,把很差的分数修改成高分数,同时改了错题和每个题的分数,让家长的虚荣心获得一时的满足,其实已经离着知识积累和答题策略很远了。

当家长给孩子提到成绩的时候,孩子总是喜欢往下比,家长就会训斥道,你怎么总是和不如自己的孩子比?你怎么不和那些考得比你好的同学比?其实,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家长应该耐心给孩子分析每一个错题,找出知识薄弱的环节,并准备错题本,让孩子把错题改正,整理到错题本上。与其每次训斥孩子,不如真的和他一块学习,一起成长。但有几个家长愿意和孩子一块学习的?训斥孩子其实表明家长的无能,失去耐心,也是对家长的一种自责。当孩子面对成绩要往下比的时候,家长就要当心了————孩子没有意识到错误,家长也没有意识到错误,都不知道错在哪里,还怎么提高成绩?只靠喊、靠训斥就能把成绩弄上去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家长   成绩   孩子   优越感   分数   下次   当年   不好   现象   策略   条件   年级   同学   喜欢   知识   数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