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不是烟?中学生吸食得气胸、肺损伤不是闹着玩儿

电子烟不是烟?中学生吸食得气胸、肺损伤不是闹着玩儿

昨天是世界无烟日,敏敏老师希望和同学们聊一聊该怎么看待吸烟。


青少年时,追求“酷炫”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儿,有的人染发、打耳钉,有的人则吸烟、喝酒。吸烟的确很“酷”,而且有时候同学们在吸,自己虽然知道不好,但也不好意思拒绝。


我的同事,曾就读于美国的圣保罗中学和耶鲁大学,他便来聊一聊,他在中学时是怎么抽的第一支烟,又是为什么而戒烟。美国的中学为什么对酒精、毒品管理得非常严格,却对抽烟相当宽容呢?


记忆中第一次听说电子烟,还是在飞机上:“飞行全程禁止吸烟,包括电子香烟。”

小时候在一个小城市长大的我,身边成年男性几乎无一不是老烟枪,因此家里的聚会总是云雾缭绕。六七年级开始,我身边的朋友们也渐渐拾起了香烟,趁着大课间躲进学校教学楼间的窟窿,津津有味得吐着烟圈。虽然我一口烟都不抽,但是香烟一直都是我回忆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物品。

第一次听说电子香烟时,我真的怔了一下,因为我实在无法理解这纸卷的烟草怎么能“电子化”。

来到美国之后,我发现美国烟民比国内少很多。后来我了解到,美国公共卫生机构从上世纪末就开始科普香烟的坏处,所以美国禁烟教育非常成熟,青少年抽烟人数也越来越少。

我当时就读的高中对于酒精、大麻、毒品等物品管理非常严格,一旦抓到直接记过,但是对于香烟却格外宽容,只是一些轻微的处罚。我问学校为什么这样决策,老师告诉我因为我们学校抽烟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没必要那么严格。

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在我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年,我第一次见到了电子烟。那次,我一个好朋友邀请我到他家过感恩节。一回家,他赶紧窜进自己房间,翻出了一个物件拿给我看:好似钢笔一般的物件,纯黑,几个按钮,一个吹口,还有中间一腔蜡黄的液体。我朋友对着吹口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了一片纯白的云朵。

那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vaping(抽电子烟),我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电子烟在一些学校里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


电子烟不是烟?中学生吸食得气胸、肺损伤不是闹着玩儿


我身边的朋友都给我科普说抽电子烟与抽香烟不同,对身体没有伤害,不致癌,所以没有任何问题。我问他们电子烟含不含尼古丁时,他们笑笑告诉我,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里面还有大麻成分,看你怎么选。

我与电子烟的第一次接触时,身边抽电子烟的同学还很少。不久之后,一个叫做Juul的品牌很快让我心目中不抽烟的美国年轻人重新回到了尼古丁的怀抱里。

跟我之前看见过的电子烟相比,Juul小而精致,看起来特别高级,而且吐出云雾里还有着各式香气。最关键的是,只需要20美金就可以拥有一支自己的Juul,而且可以通过充电和换胶囊,一支用到地老天荒。很快,不管是在大学派对上还是路边街角,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只Juul,没有电子烟的开始向有电子烟的同学“借火”。

那一年,我在学校里开了个生日派对。有一个好朋友带着她九年级的弟弟来参加,然后姐弟俩派对间隙在沙发上一边抽电子烟一边说笑。吞云吐雾又成了年轻人社交方式中重要的一环。

同一年,电视台记者开始报道Juul这个新潮流。不久,这个潮流开始变成恐慌。


一开始是个别抽电子烟的青少年出现了气胸,后来医生和公共卫生组织开始警告电子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电子烟造成的肺损伤(vape-related injuries)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辞藻,社交媒体上也开始浮现大量禁“烟”广告和禁“烟”新闻。

也正是这一年,我第一次听说有高中生因为在宿舍里抽电子烟被学校处罚,也听说初高中开始修改纪律政策,明确提到禁止学生在校持有或使用电子烟。我的母校也终于把尼古丁制品,包括香烟、电子烟、咀嚼香烟等列为严禁物品,与酒精等同等对待。


电子烟不是烟?中学生吸食得气胸、肺损伤不是闹着玩儿

作者Yoyo Han

2019年,美国联邦政府宣布禁止出售烟草味与薄荷味之外的风味电子香烟胶囊和其支持设备,各个州也在考虑提升电子烟的购买年龄,从而制止电子烟低龄化势头。

其实电子烟的流行已经有些年头。早在2011年,世界上就已经有七百万电子烟民。这其中,很多人是抽香烟的烟民,希望通过电子烟替代香烟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甚至慢慢摆脱对烟草的依赖。

虽然电子烟戒烟的功效没有被实验证明,但是电子烟比香烟更加安全这一点确实有科学依据,这也是电子烟在过去十年来变得愈发受欢迎背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令人不安的不是成年人使用电子香烟,而是青少年。

过去十年,美国高中生抽香烟的比例从16%降至8%,但是抽电子烟的比例从1%左右升至20%以上。这其中,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37.3%的美国12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使用过电子烟。另外一组数据更加焦心。2018年,5%的美国初中生有过使用电子烟的经历。

电子烟比香烟安全的口号掩盖了一个事实:比香烟安全不代表电子烟本身没有危险。


电子烟不是烟?中学生吸食得气胸、肺损伤不是闹着玩儿

作者Isabel Cai

一方面,绝大多数电子烟都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不仅成瘾,还会给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带来大脑发育的影响。CDC研究发现,有一些自称无尼古丁的电子香烟中也含有尼古丁成分,导致很多年轻人不经意间也产生了依赖性。另一方面,电子烟的香气中同样有致癌物质和重金属,长期使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电子烟安全性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也没有一个定论电子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但光是现有的几千例病例就足以让大家闻风丧胆了。疫情期间,很多网民甚至开始分析电子烟与新冠肺炎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也引发了一批恐慌的网民开始进一步抵制电子烟。

在美国,电子烟也渐渐变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对象。


点击视频了解为什么电子烟、香烟人人喊打


视频加载中...

对于家长来说,送孩子出国留学最大的担心之一就是物品滥用。

家长心中的美高听起来像丛林一样危机四伏,充斥着酒精、大麻、还有尼古丁制品。其实这种担心,一方面来自于对美高片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来自于家长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物品滥用教育。

我们有几点重要的建议给到我们的家长。

首先,充分了解烟酒毒品的健康危害并与孩子充分沟通。

这种沟通不止是法治沟通,也是健康沟通。家长自己要与孩子一起学习各种物质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帮助孩子理解物品滥用本身不仅违法违纪,而且伤害自己的身体。科学地理解烟酒毒品的危害,有时比法律纪律的约束更加奏效。

其次,家长要从根源与孩子去沟通同伴压力(peerpressure)问题。

我身边绝大多数学生都和我当年一样,是通过朋友第一次接触了电子烟。这其中就有学生在同伴压力下接过了电子烟,吸入了人生第一口电子烟雾。同伴压力正是绝大多数问题的导火索,因此家长要与孩子沟通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如果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寻找可以信任的朋友。

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平衡生活压力。

家长要确保孩子不仅学习课有条不紊地进行,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有适当的放松。如果家长觉得很难把握与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不妨邀请专业教育顾问帮忙评定。曾有家长形容我们留学顾问的职责就像高压锅的气阀一样,在学生松懈时加压,在学生紧张时减压。追踪学生心理健康、适当安排休闲娱乐这些工作通常和学业课外规划同样重要。

最后,如果孩子一旦出现物品滥用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与孩子建立信任,以健康为第一要素出发与孩子沟通。

虽然这些问题必然会给家长带来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但是解决问题远比情绪宣泄更重要。如果家长在这方面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也一定要积极得寻求专业教育顾问的帮助。

过去这几年,随着美国大众对于电子烟问题的重视,我身边抽电子烟的朋友越来越少。那个带着弟弟一起抽烟的朋友也跟我说,自己和弟弟都戒了,转而把设备送给家里的老人作为香烟替代品。

在世界无烟日这个日子里,不妨跟身边的亲人朋友聊聊电子烟。

如果你身边有人在抽电子烟,不妨问问ta为什么选择用电子烟;如果你自己平时使用电子烟,不妨了解一下电子烟对健康的影响,然后考虑慢慢戒除对尼古丁的依赖。

希望未来孩子们的成长中,少一些云雾缭绕,多一份天清气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气胸   尼古丁   烟民   电子   美国   毒品   损伤   中学生   酒精   香烟   青少年   家长   身边   物品   孩子   学校   朋友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