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消费者:原油质量受影响吗?

近日,根据报道显示,从10月1日起,进口原油的检验监管方式将“大变样”。之前,每进口一船原油,必须在港口完成信息核查,取样后,原地等待实验室结果,实验室结果大约需要1天的时间,经检验合格才可以卸货提离;而新规定中,原油将采用“先放后检”的检验监管模式,即原油到货后,经核查信息、取样后,即可进入卸货或转运的环节,不用等待实验室结果就可以申请提离。

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消费者:原油质量受影响吗?

“先放后检”的检验监管模式,是进步吗?

我国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家,引用金十数据的报道,我国在今年前7个月的进口原油数量为3.2亿吨,相当于每日进口1208万桶原油,俄罗斯、美国是我国石油进口大国。

今年第二季度伊始,国际原油价格跌至近10年最低点,我国能源企业趁机大量进口原油,导致港口原油挤压,一些运送原油的货船在7月才被清关。

此前,山东地方炼厂进口原油的货船因为滞留港口无法卸货,导致炼厂面临巨额的滞期费,原本是低价进口的原油,加上高额滞期费后,低价原油的优势一扫而光。

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消费者:原油质量受影响吗?

为什么进口原油到达港口后无法卸货呢?4月进口的原油要滞留港口那么久?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当油价到达低点时,各大炼厂和能源企业包括贸易商大量进口原油,前期进口的低价原油几乎同时到港,直接造成“压港”现象;二是港口泊位、库容能力有限,所以原油滞留港口是传导性拥堵。

在检验监管新规下,这种原油传导性拥堵将得到彻底解决,是原油检验监管制度的一大进步。

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消费者:原油质量受影响吗?

消费者担心的是,“先放后检”的监管模式,是否会造成原油质量层次不齐,从而影响商品油的质量?

答案是不会,“先放后检”并不是放松检验监管,而是将“原油流转”和“实验室检测”由上下级的流程变成了“平级”,在实验室检测的同时,进口企业可以将原油卸货后提取或运转,不仅为买主省去滞留时间和滞期费,还能提高港口和船公司的船舶周转效率。

而这些“先放后检”的原油并不是离开了港口就“自由”,必须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合格,出具证单后才能被销售使用。

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新模式,消费者:原油质量受影响吗?

未来几个月,中国还会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的原油,而检验监管制度的改革,为原油进口提供更大的便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原油   传导性   库容   质量   泊位   货船   低价   港口   实验室   合格   消费者   能源   模式   我国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